返回首页

学拳须明理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学拳须明理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410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学拳须明理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学拳须明理

,

 

学拳须明理    

 

 随着梅雨季节的落幕,夏日的炎热如约而至,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照在草地上,微风拂过,树叶随之摇曳,仿佛阳光也是一晃一晃的。

 

尽管天气炎热,小凌老师依然从苏州远道而来。同学们兴致高扬,不仅对武术功夫心驰神往,更对精神的自由境界充满向往,大家一起聆听小凌老师讲述拳理拳法,感悟人生,得以思想上的解放。

 

今天训练课程很深奥,以下是我个人理解和体悟:清怡师兄练拳,已到一定阶段,老师根据他身体情况,针对性教学。如“沾衣翻翅”之后一记,要求两手相叠,在腹部前画一圆起来,要做到内外同步,圆越小越好。两手重叠起来,五指分开,中指领劲,至肚脐处。老师看拳总能抓住重点,清怡师兄两手起来时,手指并拢在一起,这样练习对他身体不利,气也吊不起来。老师用“脏腑精微,隔垣洞见”来形容。我的体悟是,第一要稳,眼神不可游移,眼向前平视,意于丹田合,不可纵肩,两中指徐徐拎起来。

就会有东西吊起来的感。以前有一种老式称,有秤砣,秤砣上面有个眼,用稍微粗一点线吊起来,沉甸甸的,就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思想不集中,身形不稳,滑一下就过去了,就无法捕捉到那种深层次的感觉。

 

  小凌老师为我指导十大形老三篇《弓步踩步》时提到:踏步时,脚不要刻意提得太高,太刻意就会显得不自然,就象平时走路一样就可以。在《抡劲》的练习中提到:前手不可太高,应再低一点。为了让我有深刻体验,用《抡劲》让我体验了一下,老师出手特别快,防得了上面,防不了下面,变化快,有一种猝不及防,意想不到的感觉,意想不到就会防不住,从而被老师的气势镇住,此时眼睛无法捕捉到老师招式的变化。若生死搏斗,对方既然能碰到你的面部,就能取你性命。

 

今天教学内容很深奥,以我目前的水平尚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精髓,深知需不断学习体悟,才能逐渐深化理解,在此,我对小凌老师的辛勤教导表示衷心感谢!

 

学拳小记2024712日汪家林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4/7/14 22:11:35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学拳须明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4/7/14 22:14:2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4 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