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2 学拳小记
小凌老师依旧不拉的老远赶火车过来,继续指导国燕教练、晓希和晓舟水浪拳。快结束时,天下大雨。
丹凤朝阳
今年指导我的时候,老师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都要打出朝阳的味道。当时是觉得腰部发力,腰往上涨。这次点评则是更内在了,打的时候自下而上的动,把丹田之气提到檀中,提到头顶。自己打是不是真提起来了,不知道,自己觉得应该是提起来了。
结合上次讲的龙形搜骨和这次的“燕子斜飞”和“丹凤朝阳”,其实讲的内容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已经还在说沉,自上而下,现在已经是升,自下而上了。还有“孤雁出群”的翻等等。
丹成九转
水浪拳里面有几记拳名,我有很久一直没有明白啥意思。一个是“提手七星”(“提手七星”老师已经解释过了),还有一个就是这记“丹成九转”。这记“丹成九转”当时想是不是应该是“丹沉九转”,是不是搞错了。这次老师解释,原来是“九转成丹”,不觉欢喜,这下就和拳对上了。不过可能是“久”,倒也不纠结,毕竟9也是大数,意思在那里。
张博士的水浪拳
张博士的水浪拳,这次看了“起势”到“高山流水”,前面总体还好。在“声东击西”和“青龙探爪”这个地方花了些时间,因为博士在第二个“声东击西”到“青龙探爪”的转换过程中,重心在中间,所以腿没法踢,纠结了很久。“青龙探爪”也少了一探。
新的动作教了从“童儿送书”到“樵夫担材”。这个“童儿送书”手的转动,来来回回有些绕,困扰了张博士,建军帮着一圈一圈带着做,才明白。
本周习拳
本周习拳如常,上周是水浪拳把腰扭了,大概1周就好了。这段时间左膝外侧好像吃不住劲,以前是受伤的右膝疼,现在右膝好像没问题了。回想可能是“一头碎碑”打的,因为下去比较凌乱。于是平时注意了一些自己走路,发现左腿好像习惯吃力在外侧,右腿好像习惯吃力在内侧,是个偏把子。看看是不是能都吃在内侧。另外十大形应该都是提胯变重心往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