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内家拳可以益智——2021-09-12学拳小记真正的内家拳可以益智
——2021-09-12学拳小记
今天大宁拳课,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堂课。不仅学拳,还学肖力行老师如何指挥团队工作。
仲寅向老师汇报了拜师仪式暨颁证仪式的筹备情况,老师予以肯定,随后指出了几点原则:
一、 要让尽可能多的团队人员得到锻炼,尽量用新人做工作,培养人才,发现人才。
二、 每项工作的执行人员,名单暂时空白。然后请大家自告奋勇,到了限定时间之后还没有人报名,再指定人员。
三、 每个项目的负责人确定后,他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去“拉夫”,如果他找人有困难,想一起这的人,可以主动帮忙。
四、 每个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要有AB角。
五、 至少要设一个突发事件处理人,这个人不要安排具体的工作
每一条原则,背后都是老师长期工作的实战经验,实用且高效。我感到,我们即刻可以拿到工作单位,运用于集体型项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很多麻烦。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接下来,肖力行老师继续指导我、晓舟、国燕水浪拳,从丹凤朝阳到抽梁换柱。
丹凤朝阳:之前我理解字面意思是,红色的凤凰朝向太阳。也觉得这个拳名没有什么意义,但也就放过去了。老师则不会放过任何一处疑惑,对这记拳名反复思考求证。拳打到最后,老师的体悟是不论什么天气、什么方位,都有向着太阳的感觉。打法就是把丹田拔起来,迎接晨阳之气。(走笔至此,耳边突然响起老师说过练拳最好在有氤氤之气处,对健身有益。也告知过我们这记拳意识朝阳。氤氲之气:日出为始,露退为终,见2017-10-28学拳小记。也就是晨阳之气。)所以,丹凤,应为丹逢,拳名应为丹逢朝阳,才与客观体感相符,方为合理。老师说立拳之师,皆因体悟而设,但写拳书的人则不一定。懂拳之人很可能没文化,因音、因自以为是而写,难免以讹传讹,丹逢就成了丹凤。这样的事例在武术史上如恒河沙数,可知传武之难,也可知真正高质量的拳书,少之又少,凌老师写的《凌氏心意六合拳艺传真》是其中一本,十分珍贵。
倒骑龙背:要注意左手,往上往后伸,于往前伸的右手呼应。同时重心有一点前倾,落在脚尖,前后手臂拉开彷佛一根平衡杆,主要靠左手掌控身体平衡。老师前后晃动手臂,身体随之在向两侧晃动,正如站在龙背上。
狸猫扑蝶:扑的直线距离要加长,从对方面部一直扑到对方胸部以下。而不是从对方脸部就直接斜线收手回来了。往下拉的时候慢,卷起的速度快。才有灵动感。
老师再讲旋转乾坤:
用贴纱垂帘的劲转动手臂,其实是一种听劲,不被你攻进来,也不被你拉过去。推手就是听劲,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样的功夫主要用于太极拳的推手,不要误以为是技击。他动了我再动,为时已晚,先机已失,将制于人。要致胜,必须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先明察彼之意识,在彼未动之时,已做到得机得势,方能一击制胜,这才是高明的技击。孙子兵法里写得清清楚楚:"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可为敌之司命。”这同样可以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提前预想好工作对手可能会做的各种反应,然后一一做好针对性预案,不管最后实际情况是哪种,都已在我的预判当中,我抢先一步,做出应对,无往而不胜。我近来观察和回想老师做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佩服不已。我无从入手之时,老师常常迎刃而解。老师说,这没有什么,是我从打拳当中悟出来的,内家拳就是儒家文化,就是高明的哲学。打拳可以益智,此所谓也。深知要做到这样很难,只希望自己,有所认识,不断实践,逐渐有提高。
在拳课上学习经世致用的本领,也只有在老师的课堂了。珍之惜之!
晓希
2021-09-13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21/9/14 13:55:2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21/9/22 22:57:12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