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2021-08-21 学拳小记陶嘉严2021-08-21学拳小记
周中的时候,听闻老凌老师过世,实在意外。今天是老凌老师的大殓,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切从简,老师也在参加完大殓之后,赶来给我们上课。
上午的时候,我们就在场地训练,祝总因为上午有事,和我们打了一套拳之后就离开了。清怡先指导张博士十大形,小潘则和我交流了一些水浪拳的看法。指导完张博士后,清怡又开始指导小潘的水浪拳,从“犀牛望月”前一记开始到结束,在清怡指导完之后,发现有个问题他没看出来,征得清怡同意后,我指出小潘在打“犀牛望月”前一记的出拳,应该是沿着身体的中线出去,而他的左手,则是从身体旁边绕过,绕到胯边出拳,小潘也说这个问题储教练也给他指出过,但是打的时候自己不注意又给打错了。
中午老师过来给我们上课,指导侃希、晓舟和王教练,从天官指星到鹞子钻天。
侃希的手伤还没好全,打的时候出现了“扭”。根据老师的讲解,我的理解是初学者只会动手和脚,不会扭,但是学会了路径,拳艺熟练了,才有可能扭,扭就是身体与手脚无关联的动。同时老师也劝侃希好好休息,等手伤好了之后再习拳。
晓舟教练的五云捧日,如一开始老师教我们那样,左右的意识均在二手,打出的左右轨迹意识导向是一样的,因此打出的拳是也就是匀速的。年初的时候,老师也说过打这一记意识可以放在不同的手上。当意识仅落在一个手上,那么打的节奏就和意识放在两个手上是不同的。一开始前手上去之时会有阻力的,打得就比较慢,回转之后向上提起是顺势的,打得就比较快,要打出快慢节奏,这个与上节课声东击西后的转身打法得道理是是相通的。
“托天盖地”应该怎么用?我以前一直是望文生义地认为下手要往上托,上手要往下盖,今天老师实地演示了一番,我双手还来不及反应,老师已经两下攻击到我的腹部了,这一记要在短时间内攻击对方两下,行拳时是肩膀带动手臂,而不是单纯的手臂转动。
鹞子钻天,老师提示我们,当双手下压,身体提起时,不是简单直线向上,而是螺旋上升,也难怪我们打这一记的时候,打得都比老师快。只是目前自己的功夫不到,不会刻意去那么做,免得走火入魔。
老凌老师已逝,但内家拳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