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931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1
经验:1088
金币:1088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8月8日灵石训练,由于疫情,妨碍了肖力行老师来沪,停课三周后,今天在晓希的陪同下,从苏州赶到上海灵石培训点,指导大家拳艺。

 

我把刚印刷出版的《凌氏艺海》第二期,带给大家。老师看了后,对全体编委首次共同编辑完成的艺海给予很高的评介,证明第二梯队可以胜任。艺海编委遵循肖师要求的每个编委都要学会编辑的精神,在达达的指导下,在建军的领导下,分块共同完成了整本艺海的编辑,多数成员是边学边做,非常的不易。期望编委们再接再厉,把艺海编辑越做越好,做出特色。

 

10月拜师活动,肖师高瞻远瞩的提出了这次拜师要创新模式,要为团队以后的发展考虑,从之前的拜师模式要向后老师时代模式转换。这次拜师不仅是向肖师拜师,还要有带教教练一起参与。具体形式由本次拜师组委会抓紧参与策划,把承上启下的积极效应体现出来。

 

拳艺指导环节,晓希继手臂旧伤发作后,尚未痊愈,老师要她静养休息不宜打拳。本次课程肖师指导我和晓舟,从声东击西到瓶花落砚。

 

一、容易混淆的方位和难度动作的正确指导

接声东二击西后的青龙三探爪,从第二记的探爪到第三记的探爪,方位从正东转向正西方向,正西方向即为后面丹成九转的运行方向,右手的探爪轨迹从下转向正西肩的高度,轨迹投影是直线。肖师指出了晓舟右手投影轨迹变成了曲线,且把丹成九转的定型动作方向移到了西北向的错误。这记拳的方位问题我发觉极易与后面的一记45度混在一起,我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幸亏老师及时纠正。

 

我在打第三记探爪时,出现了二起,这记动作的正确要求是,随身体的90度转身,手和脚转向正西方同时探向对方上、中焦。随着年纪上去,特别在打全套拳时,这记动作较难做好,老师说对你这年龄右脚的探可以不作要求。但在指导学员时,要学会因材施教,对年轻有潜力的学员,要把正确的要求告知他,力求他能做到;对上年纪的,则可忽略。

为了拳的正确传承,老师不忘在这里作个特别提示,令人感慨。

 

二、松与紧

记得刚开始学拳时,肖师就一直告诫我们,松与紧是相对的,打每记拳如果都是松就不是松,都是紧就不是紧。一味的去追求松,就形同撩锡箔灰,打出的拳毫无意义。打十大形时,老师特别强调过程松、节点紧的意识把握,唯有过程松,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出撧劲。同样,打水浪拳的过程也是松的,打到每个节点,要做到五心实,这就是紧。松、紧在应该显示的地方就要显示出来,这样打出的拳,才能起到真正的健身效果。

 

晓舟的顺水推舟,过分的松了,节点时的紧不仅没有演示出来,大拇指也应过分的松,内曲了。老师无不担忧的说,如果我不指出,水浪拳按此发展下去,将来就会和平演变为现在的太极拳了。

 

三、势正贯穿于拳的始终

从虚领顶颈、立身中正,到踵息、吸壁功,自始至终老师提示我们行拳势要正,尤其是身体的转动时,脚处处要随身体的转动而转动,否则身体会拧而势不正。脚不会跟着动,是行拳时最易犯的错误。

学习凌氏拳艺十六年来,承蒙肖师恩泽,先后间隔十年,为我拍摄了二套水浪拳定型照,前后对比,判若二人,老师倾注全力的教诲,可见一斑,这二套拳照见证了我水浪拳质的飞跃,具有里程碑的纪念意义。老师说我的定型动作的势是可以的,但一旦把视频过程中的动作截屏下来,势正就存在欠缺。这节课,老师就伏虎听风后的转身,脚随身体的同步移动,再次作了师范,在地面粘糍系数很小的情况下,老师说我两手的转动幅度是正确的,但后脚的转动幅度还不够到位。看到老师一次次的耐心教导示范,让我感受势正的重要性,做到过程中处处势正,是我接下来需要提高的方向,要对每记拳不断的修正、提高、再修正。

 

四、打出拳的节奏

以意导气是内家拳健身的根本,动作要求在变化中一气呵成。其表现形式有慢与快、有匀速与变速、有刚健与柔和、有过程与到点要做到这些,从节奏上把握是关键它也是由内向外的功力体现

第一记声东击西后的转身过程,右手心向后从右侧拉回反手提起到胸前是蓄势过程,是动能转变为势能的过程,要体现出重而慢,其后的转身势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是顺势流畅的,要体现出轻而快。

老师指出我打出了匀速,问题出在右手臂反手提起时,手臂的翻转不够到位,动作散而意识不明显,打出的拳不能透出,节奏难以体现。前半段手臂未转到位则散,后半段不顺则滞。把这记拳起之时的重、慢,落之时的轻、快体现出来,做到动能与势能变化之际,就势而为,不散不滞。

当我再次演示,把右手臂转足了,外侧腕横纹中间部分达到最紧了,体感出现了,在由内向外的带动下,节奏感也明显反应出来了。

难怪看老师的拳,劲路清晰,节奏鲜明,息息自然,毫无造作。老师的功力之高,是我辈追求的方向。

 

五、特殊的手形

作为拳中唯一一记特殊的手形,肖师今天就抵篙摇橹的手形要求给我作了详细的指导。

左右两手手背平行向相,向前向下插入时,不仅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且大拇指和小手指向两侧拉开,五指做到要在一个平面上,此时的两手掌的外形恰似两把鱼叉,向前向下插入河床。

当老师看到我翘起兰花指的双手,问我这记拳打出有什么感觉时,我如实答道,有时稍会有,但今天没有。老师说我知道你现在没有,你翘起的兰花指就告知我不会有感觉,唯有五指在一个平面上,两手背向平行向下,双手的中指才会有意识,否则意识就落到了翘起的兰花指上了。中指有了意识,就会带动小指、大拇指达到相同的感觉,这记拳的正确效果就体现出来了,手掌就像鱼叉,手指均有感觉。老师说,一直在拳中提示大家注意中指,打对了,不仅中指,小指一定也会有感觉。确实如此,行拳时,我每每中指能感受到涨、麻,小指甚至手掌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今天是老师师范指导我的第六堂课,深知老师在一步步把我的拳引向更高的境界,随着难度系数提高,虽然每提高一小步,所花费的努力可能是之前的几倍,但每一次的提高,所带给我的快乐,真无以言表。有恩师在,我会努力修行,与大家一起陶提高。

 

王国燕

2021年8月12日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1/8/14 9:37:3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8/14 9:33:42 IP:已记录
王国燕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751
经验:1088
金币:1088
注册:2011/7/4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六课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1/8/14 9:36:3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8/14 9:34:11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2 8: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