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读书得间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读书得间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894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读书得间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59
经验:1551
金币:1551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读书得间

                                                            ——2021.6.27凌氏拳艺文化课随笔

上周日,肖力行老师在大宁茶城以《遥远的救世主》读书会形式给我们上了一堂弥足珍贵的凌氏拳艺文化课。在这个当口,老师金针度人,把凌氏团队文武双修境界拎上了一个新高度。老师用意深远,学生受益终身。

参加此次读书会的凌门弟子人才济济,俱是高学历和行业翘楚,有中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交大、同济的高材生,有大学系主任,企业老总,券商经理,投行经理,私募经理,律所合伙人,银行总监,医药公司高管、新媒体创始人,青年公益社区理事长等。读书也好,开会也罢,对这些人来说均应不在话下,然而,老师举办的这次读书讨论会别开生面,为我们自小所受的应试教育补缺。 

主持人蒋仲寅开场后,同学们一一谈了自己对《遥远的救世主》的读后感,除了国燕和侃希外,其他人好像基本没提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我们读书缺少质疑,这是应试教育的硬伤。

老师通过这次读书讨论会,从选书、交流辩论、到回顾再辨,让我学到了深入读书必需的方法——读书得间,而质疑则是能够读书得间的关键一步。为此,我兴奋了好几天。我想我一定要重新读一遍《红楼梦》,会读出很不一样的东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书得间就是要读出门道。文武有别,其理一也,肖师曾跟我们讲过内家拳的“全息观照”,于无形处着眼。触类旁通,画国画要留白,写书法要计白,懂得了“白”的妙处,才算摸到点门道吧。正所谓“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从老师所做的示范,以及回答我们的问题中,我总结了读书得间的方法。

 

一、找一本合适的书

老师给我们找的《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有几个特点:

1、时代性

小说里的事情差不多是在90年代末真实发生过的,我们有经历过,比较容易有共鸣,而且能够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作为一个明白人来看过去的种种,更容易达成共识。

2、人物的代表性

小说里的人物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个性、不同追求的各类人,从他们的故事中不同的人物身上,读者多少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反省自身。

3、问题的普遍性

小说里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比如文化属性、宗教、私募基金、扶贫、商战、爱情、友情、道义等,读者普遍都会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工作经历和人生思考,从而能对书中的问题得出各自的看法。

老师的高明之处是为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本不早不晚、不高不低、恰到好处的书,让我们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有一次百家争鸣、读书得间的成功体验。我真不知道,除了老师之外,还有谁愿意为我们花这样的功夫,还有谁有能力带给我们这样的读书领悟。

 

二、谁是背后的“真凶”

小丹、林雨峰、刘冰三个人的自杀,可以说是这本书带给读者最大的冲突。有冲突自然就会有思考。我们读下来要么觉得这三人的死咎由自取,要么觉得罪在丁元英,然而,老师却从书中的种种细节推断出作者没有点出来,却已经埋伏好了的“真凶”。

老师的解答让我猛然醒悟到《红楼梦》中晴雯、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等人的死真的是那么简单吗?谁才是背后的“真凶”?谁有那样的动机,谁有那样的心性?

 

三、聪明、明白、智慧三者的区别。

第二章一出场几位男士的名字颇为好玩。丁元英(因缘定,“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郑建时(真见识),韩楚风(峰处寒),李志江(理智僵),作家借这几个人代表了什么?聪明人、明白人到底有何区别?

我最震撼的是老师对智慧核心特质的解读——悲悯!这使我想起了一张师父为我拍摄的照片,以及师父拍成功后对我说的一番话。行文至此,我终于了悟到那是师父在用他的悲悯之心,让我得以在刹那间感应到了悲悯的境界。我佛慈悲,悯我世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老师常会提到《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听了老师对聪明、明白、智慧的辨析,我认识到能够世事洞明大概就是明白人了,而真正能够做到人情练达,定然少不了一颗悲悯之心,那应该就是智慧了。

 

四、前文点到,下文缺失。

老师还教了我们一种读书的方法,就是站在比作者高的角度去俯视这本书。于是,你会发现不少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老师告诉我们长篇小说都是写写停停的,作者写了后面忘了前面也是常有的事。还有种可能出版物都是要经过审核的,有些内容出于种种原因会被删减。

老师再次告诉我们要先入乡随俗,再移风易俗,先读懂她,再去改善她。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如此,先了解环境(对方),再适应环境(对方),最后改善环境(对方)。有的人第一关就过不了,有的人第二关过不了,有的人过了前面两关,然后乐不思蜀了。所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从小到大喜欢读书,但从小到大都没有这样去读过一本书,如果没有老师此次的开蒙,我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到要这样去读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里有一句话让我触动最深,“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然而,师父为我,又何止是开了一扇窗?!

                                           晓舟 2021.7.2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1/7/2 16:34:42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1/7/2 16:34:22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9 1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