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学拳笔记2019-11-16学拳笔记
今天这堂课,老师让四位满师弟子,各打水浪拳起势到第一个临崖勒马,然后逐一详细剖析。老师现在对弟子的指导,已经跟满师之前大不相同。对具体问题,让个人知其然;对大家,告知所以然。处处都是从培养拳教师的角度出发。
老师让清怡、冬雷、郭博、刘飞都打了这一段,然后问我们大家,各人的问题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了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说还好我没有这些问题。老师说,作为拳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们有的毛病,你们本人不一定有,教师要多方了解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知道如何解决。不可认为现在看到的错误我没有,就跟我无关了,就不管了。这不对,此时你要积累经验,我现在对他们的纠正,是为了以后让你们去教拳,以后你们看到学生有了这种问题就知道怎么办了。
老师说你们现在都打了三年了,有了一定的功底,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都要从高一点的层次上去做。要知道为啥对了,才会纠正错的。纠正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标准,让他们好参照执行。
以清怡为例,
问题:起势转动手臂时,幅度过大。
如果我纠正,我的方法:示范。
老师说: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意识不对,这里的意识应当是中指垂直向下转动(好比一个钻头)。老师让清怡把意识放到中指,再打,立刻有很大改善,但还没有到位。老师说,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当场打不出没有关系,有了意识,回去多打几次就打出来了。
问题:双手托举时手掌有倾斜。
这个我打了是对的,这个问题我没看出来,当然无法去纠正。
老师说:做拳教师,要知道自己对了啥地方,才能纠正学生错的地方。这里的双手要平托,宛若托有重物,不使遗漏。如果手掌歪斜,气就会泻掉了。
问题:丹田转得不圆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没改过来。
老师说:这记拳,左右手在身体中轴线转动,可大可小,两边要对称,手指垂直向下,这个就是要告诉学生的标准。
大家一起看老师仔细纠正过清怡,都一起学习了,后面的同学再打,相同问题出现的情况就少了很多。这个是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方法。
到东雷,老师只指出了一个问题:转丹田之后缺少挑手提后脚跟这一细小环节,这记是东雷这一段里打了最差的。也是我之前打了最差的,教学生始终教不好的地方。我除了示范,还是没有其他方法,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老师说:你们要学会从手型看到意识是否正确,从手型就可以看出冬雷没有用双手虎口上提。老师让东雷用这个意识去提手,手型马上就对了,整个动作立马改观。
对郭博、刘飞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和纠正。用他们的错误来告知清怡、东雷打得对的地方,而这些他们虽然打对了,却不知道为何打对了,只是形似而已。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现在的对,不能保证以后不走样,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拳教师。
通过今天老师的上课,告诉了我不是会打拳的人就可以做老师的,最多就是一个合格的领操员。把学生错误的意识指出来,把正确的意识和道理告诉学生,学生有意识了,行拳时就能有正确的方向。
老师说,作为拳教师,首先是要看出学生的问题,这是教拳的第一个层次,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要解决问题,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把问题改掉。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的效果,要立竿见影,手到病除。
到了这个层次,可以说是到了相当高的一种境界。当今武林,到此境界的凤毛麟角,我们很幸运,小凌老师恰是个中翘楚,教拳本领独步天下。
今天课上,老师跟上周去参加精武杯武术比赛获奖的同学们合影留念。同学们对这次比赛的评比规则等问题,感到颇有疑问,无不敬佩老师的先见之明。鼓励同学去亲历一番,可以了解全过程。为我们凌氏团队要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树立信心。
课后,讨论了团队下阶段的工作。我提出头条号工作由金星负责,因为金星操办印刷的老师70华诞纪念册,又准时,又有水准,工作质量很高。老师说,你这样说法不够好,对于金星这样的年轻人,不管纪念册做了如何,都应该給他机会让他充分锻炼,在锻炼中提高。我觉得老师所言极是。金星也毫不犹豫承接了这项新的工作。
我另外提出,因为筹备华诞和满师庆典而暂时停顿的百度百科工作,当恢复推进。前面尝试了一次,感觉工作量很大,这项工作将是系列化的长期性的,需要更多同学贡献聪明才智,一起努力,希望大家毛遂自荐报名参加。老师说,建军,黎明,等等电脑知识丰富的同学应该参加,东雷也应该参加,因为东雷是做领导的,有其独特的视角。课后不久,我们百度百科工作组就收到了四名新成员的报名:建军、葡萄、东雷、金星,感觉本工作组兵强马壮,一定会为我们团队的百科工作闯出一番新天地。
晓希
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