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逾矩——学习肖力行老师70华诞讲话有感不 逾 矩
——学习肖力行老师70华诞讲话有感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从十来岁开始,通过坚持不懈的学、问、思、辨、行,最后总结出修身的终极目的就是三个字:“不逾矩”,而最高境界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孔子乃万世师表,我们普通人穷尽一生几乎都不可能像他那样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普通人为什么要做到“不逾矩”,又如何去做到“不逾矩”呢?肖力行老师在七十岁华诞之际,以他从16岁教拳,为内家拳传承奋斗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为当日的满师弟子,和满师多年开府建牙的弟子做了讲话——做一个社会人应有之公德,既是警示,更有实践意义。肖力行老师在70岁生日发表的这次讲话是真正读懂了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堪称以武道光复儒学的第一人。
肖师用了两个概念就为我们清晰透彻的解答了这个有关人生意义的终极问题。什么是社会人?什么是公德?
社会人,就有你、我、他。仅仅你我二人之间,那是私德问题,一旦涉及到第三人,就属于公德了。私德可以是心有灵犀,相看两不厌,可以是相濡以沫,也可以是相忘于江湖,总之,这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不干他人。然而,公德,因为有了第三方的加入,就不一样了。百人百性,要想在一起做事情,就必须求同存异,此时依靠的只能是“规矩”,故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否则国将不国,家势必分。
只要有团队,就有团队的规矩,就需要团队中的人有公德,也即自觉遵守团队的规矩。所以,对一支团队来说,什么是高贵的,什么是卑劣的,唯一的审核标准就是:能否以团队公德来规范自己。如果不能,即使坐在团队中再高的位置,也是德不配位。
肖师说“人来世上一趟不容易,想带走什么是不可能的,能留下些有益的东西在人间,就算没白来”,说透了人生的意义。怎么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呢?大多数人其实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然而,我们因为有幸进入了内家拳中的凌氏团队,接受了肖力行老师亲自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只要我们认认真真按照老师规划和要求的去做,我们是可以,也是应该要为内家拳的历史传承做出贡献,为后世留下有益的东西的。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我们不可以暴殄天物。
那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老师在讲话中都告诉我们了。
老师说“人贵直,文贵曲”。做人要直,有话直说,不浪费彼此时间,既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健康有利。而做事要曲,一切按团队规矩来。连孔子也只有到70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你不是孔子,就只能克己复礼,也就是曲。
老师说“人生苦短,一生中有效时间不多的。”所以,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的不同阶段,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更高境界的人,是可以帮助他人规划人生的,这种人可以称之为人生导师。比如,师父让我在30岁完成生孩子的人生大事,但随之而来对于孩子的照顾,培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师父其实早为我做了安排,只是我因常常只想自己而不领情。你先要懂得去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同阶段,才能够懂得去理解和配合团队中的其他人更好的做好他所处的人生阶段所要做的事。所以老师十几年前出山时就提出了“培养阶梯”,现在回想起来,是何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啊!团队中不同年龄段的同门当体会老师的苦心,互相体谅,拾遗补缺,跑好接力。对个人而言才能走好人生,对团队而言才能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圆满”。
最后,老师说了“我之所以提倡习武者要文武双修,是希望大家为武术文明进程增砖添瓦,有记录才能有文明,有文明才能有传承。”凌氏团队发展到现在,在肖力行老师的带领下,在师兄弟姐妹共同的努力下,所达到的高度和为大家所创造的条件是前无仅有的,我们应当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为武术文明的记录和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负老师的期望和培养。
在给老师庆贺70岁华诞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当时因会上时间有限,又怕提到之前的一些事情会让老师不开心,所以没在会上读,我把这篇文章也一起发上来。自己原先很多想不明白之处,通过学习老师这次的讲话,找到了答案,感谢老师没有放弃我,对我给予的教诲,又顾及我的自尊心!同时,也就自己之前犯过的错误郑重向老师,向团队,向我曾经伤害到的同门致歉!
听其言,观其行,警醒自己要越来越好的“不逾矩”,少给老师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也衷心祝愿我们团队会越来越好,老师心想事成!
晓舟 2019.11.11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9/11/11 13:19:09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