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9-5-11 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9-5-11 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7 | 点击数:1018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9-5-11 学拳小记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29
经验:611
金币:611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9-5-11 学拳小记

2019-5-11 学拳小记

这次的拳艺教学内容有些多。我的体会是很多水浪拳的单操,和踩步一样都可以是十大形的基础,锻炼各处的筋骨。

 

一气和二气之差别

记得以前曾经问过小凌老师一个老年拳的问题?小凌老师回答说,年纪大的人,拳慢慢就变成老年拳了。什么是老年拳,就是一个动作不能一气完成,要二气或三气才能完成。当时,对一气和二气的理解,以为指的是呼吸的气,要在一个呼吸之间完成动作。结果这次在讲解“抽梁换柱”这个动作的时候,又解释了什么是一气和二气。原来是指的动作的一气呵成!如果一个动作不能一步到位的做到,还要来回纠正才能摆到正确的位置上就是二气。不是指的在一个呼吸之间完成动作。在“抽梁换柱”这一式中,指的是脚步的前进和后退,要一步做到位。

 

“风卷残云”撑后背

小凌老师指出“风卷残云”外撑的手臂只要不是伸的笔直,就要尽量往外撑。这样后背能撑圆。以前不觉得,这次突然发现,手臂尽量往外撑,肩胛就“卡”住了,就能实现左右两臂的同步运动。为了体会左右臂的同步运动,回来每次会打个那么几下。

 

“蛰龙现身”定方向

上次说“蛰龙现身”讲了八卦走泥步的故事。这次强调的是手和脚的同方向。

 

“乌龙摆尾”翻腰胯

小凌老师说我“乌龙摆尾”动作太小,还要更大一些。我的理解因为“乌龙摆尾”双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动作小是因为我用肩膀在翻。动作大就要有翻胯的动作。回来试了试,好像是练习腰胯的翻腾。

 

“平分秋色”需对称

前后手要对称,不能不一致。只注意前手,不注意后手,前后要做到一致。

 

平分秋色后面是一个退步,弓步反锤手的动作。这个时候右手的手锤要垂直地面,手腕要直,不要断。

 

单把点评

今天小凌老师专门就我上周问的单把好在哪里的问题做了一个解释(以下不是原话)。说到,在龙吊膀的拳理要旨中有一句叫“一步三曲能上身”,指的是龙吊膀里的踮步、跨步、跟步这三步一循环中,跨步可左、可右、可大可小,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运动方向用的,这样拳就有了技击的作用。因为与人相较,对手不是死的,是在不断变换位置的,有了这个“一步三曲”,拳就能随人变而拳变,就可以打人了。

 

那么,对于单把也一样,要可以技击,也要有这个“一步三曲”,就是最后一步的起落中要含有“起”、“跃”、“落”这三个动作。“跃”如同NBA篮球运动员上篮过程中的空中滞留动作,因为有了这个滞留,就算有人阻拦,也可以改变运动方向,投球入蓝。单把中的“跃”,就让你在腾空之后,根据对手的实际位置变换方向成为可能,就有了实战的意义。至于为什么刹车难刹住,因为通常的单把只有“起”、“落”,刹车容易。有了“跃”,是难刹一些,就更要练。听完小凌老师的解释,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

 

回家不禁又看了一遍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禁感叹,学拳老师是多么的重要!难怪古人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无师哪里通的了啊!关于龙吊膀的“一步三曲”早在2012年就已经公开了,自己也看了不知道几遍,但看到了不一定就明白了。就如同这个单把,就算说了“起”、“跃”、“落”,没有小凌老师的指点哪里知道这个就是“跃”!没打到,告诉我要“跃”,我也不知道怎么实现。打到了,不说这就是“跃”,我也会失之交臂,可能会以错为对,把对的又改成错的。所以学拳没有老师真的是万万不能的。谢谢小凌老师!

 

本周十大形自练汇报

这两周的身体不知道怎么了,哪里都疼!尤其是左半边身体,膝盖有点疼,肩疼,胯疼,胸口也拉的疼。老实说,训练量和以前一样,打的东西也和以前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到哪个临界点了。说是膝盖疼,实际是右膝盖上面一点的筋疼。以前这个地方扭伤过,不能吃劲,后来碰到天气变化或受了冷就开始疼,打了水浪拳后好了很多。现在又有些疼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踩步蹲的低了一点。

 

因为有酸疼的反应,身体自己的反应就是不想打十大形了,打了一通踩步后,明显有惰性,不愿意多打了。而且踩步也不是流畅的打出,有些慢,一个一个动作好像是摆出来一般,略有些涩。涩就涩一点,争取做到连贯不断就是了。不过涩也有涩的好处,可以慢慢体会一下各个动作手和脚的位置,以前呼啦一下就过去了,也没有好好体味过。但是连贯的动作和慢慢摆过去的动作还是有差别,一快手脚想到的位置就到不了了,被身体整体带着跑了。也不去管她,慢慢练吧。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18 22:22:08 IP:已记录
黎明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9
经验:100
金币:100
注册:2016/10/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9-5-11 学拳小记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9.05.11

这次上课,水浪拳部分,接上次的抽梁换柱,从风卷残云到平分秋色。

风卷残云:双臂要在不锁死肘关节的前提下,尽量伸直。两臂展开角度约90度。对于右撇子,两记拳的意识都要放在右手上,左撇子则反之。

另外还有一点,是我发现建军打的这记拳,手腕与我的不同,我的手腕是直的,建军的手腕有点外翻的。开始我还更建军说,他的不对。后经过老师确认,建军是对的,我的才是错的,汗一个。这个其实就是之前老师讲过的,用在哪里断在哪里。

蛰龙现身之前两次的前后翻掌动作:需注意手脚方向的一致性;

蛰龙现身:踩趟泥步时,两手方向都需指向假想敌,即左手虎口和右手掌心,一个上一个下,随着步法的都要稳定指向假想敌。这个是我看其他同学的拳,发现和我的不太一样,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等下次上课和老师再确认一下。

乌龙摆尾:开始时,前手(左手)是手掌指尖指向前方,不是竖掌。摆尾过程中,需注意通过腰胯带动。按老师讲的,开始时不要刻意去想腰胯,把摆尾的动作幅度拉大一些,慢慢动作路径就对了。

平分秋色:这个拳的要点在于右手尽量碰到左脚尖的情况下,做到“平”,也就是立身要中正,左右臂展开幅度要一致。

十大形这次印象最深的就是单把的学习了。可能是因为清怡这次单把打的好,收到老师的点赞。激发了大家练习单把的热情。我刚到场地时,大家正围着储教练,学习单把的要点。储教练看了我打的单把,直摇头。说我打的太“平面”了。另外还有好多小问题,如左手肘尖高过了左肩,右脚抬得太高了,等等。

储教练指出,单把动作1时,左肩在前右肩在后,左肘略低于左肩,肘尖指向前方的姿态。我的理解,这样单把击打出去的那下,才能靠身体的旋转,带动右手的手臂自然甩出去。道理上是有点理解了,不过回来后联系下来,发现原地做分解动作的演练,倒是能找到一点整体带动的感觉。不过一旦连贯的打起来,就有点控制不住重心,容易前倾,同时那一点点整体感,也就有些找不到了。

另外,小凌老师重点也解密了,清怡单把打的好的关键点。在此之前,好像清怡自已也不清楚自己好在什么地方。老师讲,清怡的单把,关键是打出了“起、跃、落”中间的“跃”。这好比篮球运动中跳投,特别是后仰跳投,运动员在急停避让对方球员后,原地向后起跳,在空中有一个滞空点,时间虽短,但在那一瞬间,同时完成了观察全场态势,特别是近身的防守对方的方位;篮筐的方位;并在身体下落前,做出最终的投篮动作。单把这里的“跃”,就和这个滞空点非常类似。因为,人是活的,这个比篮筐是固定在那不动的还要复杂,有了这个中间的预判点,才可以在最终发力前,随时控制住自己的姿态,调整至正确的击打方向和击打距离。才能真正的运用到实战上面去。

如上,道理大致是理解了,但实际练习上,还是各种不协调。只能慢慢练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0 16:49:31 IP:已记录
郭明虎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9
经验:56
金币:56
注册:2016/11/3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9-5-11 学拳小记

郭明虎 2019-05-11
今天学习抽梁换柱, 风卷残云,蛰龙现身,乌龙摆尾,平分秋色。
抽梁换柱: 注意腿型是前三后七,并且前面的腿不能伸直,略带弯曲。
风卷残云:前面的拳头是垂直向下,拳心向外,后面的拳头水平放置,拳心向上,两个拳头整体水平运动。
蛰龙现身:在蛰龙现身前面的过渡动作,小凌老师指出我的后手向上的动作不对,应该欲前先后然后用肩膀带动肘部,肘部带动手向前摆动
乌龙摆尾: 王教练很奇怪我做乌龙摆尾的开始动作和别人的方向不一致,我看了一下大家的动作,原来蛰龙现身的趟泥步动作结束后有一个双手向右甩开的动作,然后复位就是右手掌在上面,左手掌在下面。我缺少一个向右甩开的动作,所以容易放成左手掌在上面,右手掌在下面。看来整套水浪拳是连贯的,缺少一个动作后面就会衔接不上。
平分秋色:老师强调要两个手臂分开向外,能挨着脚更好,挨不着也没有关系,手臂的动作要做好。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0 21:33:26 IP:已记录
罗建军
 


角色:超级版主
等级:连长
发帖:279
经验:352
金币:352
注册:2016/10/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9-5-11 学拳小记

晚上小朋友睡前习惯了听一个故事,这次是《曹刿论战》,听到那句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我想起来了,小凌老师在我们训练时曾经说过,这句话打拳时反过来也是对的。我的理解反过来就是“气而一,衰而再,竭而三”,气血充盈时行拳一步就可以到位,年龄大后气血衰竭,中间就会有停顿,需要再二再三才会打到位,就像上一个坡一样,年轻人一下就冲上去了,身体虚弱的人要在中途歇息一下喘几口气。

训练水浪拳时小凌老师讲了几个要点:

1、风卷残云时两手尽量伸长,注意不是伸直,肘部要带点弯,两臂就可以贯通。想起来,前面有些路径应该也是类似,手臂尽量拔长。

2、风卷残云后一记,向后一步,是向下的,我有一个上提的动作,这不对。

3、接下来两记,两手前后向上向下摆动,犹如枝条一般(我的理解),同时注意两手动作的协调以及前手和前脚方向要一致

4、平分秋色的关键在于平字,身体在两手中间,和抡劲类似,定式动作时,身体保持竖直,勿要前凑

 

十大形时,老师告诉我们清怡的单把好在哪里,他打出了“跃”,老师在龙吊膀的拳理要旨里写道:“一步三曲能上身”,单把的三曲:起、跨、跃,我们当中只有清怡做到了。我的理解这是身法,就是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在空中我们仍旧能够控制自己身体从而有能力变向变招。

 

罗建军记于2019522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2 14:57:33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9-5-11 学拳小记

2019/05/11

这次从风卷残云打到平分秋色.感觉目前小凌老师针对每一招式讲得跟仔细点偏向一些细小的地方

风卷残云:

之前打的时候后手是弯成直角,以为是肘部打击敌人,后来王教练说要手撑开,这次小凌老师说要手臂尽量撑开,但不要直.手臂撑开双臂一起联动动才能打出力量

 

蛰龙现身

开始时是左手手掌是朝外,右手手掌朝下双手摆动起来,而不是伸

 

乌龙摆尾

在摆到侧面时,小凌老师说注意贴着身体,而不要摆到外面

 

平分秋色

注意左右手要对称,同时脚要尽量踢高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4 16:54:59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2 1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