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9-04-27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9-04-27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6 | 点击数:1147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9-04-27学拳笔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45
经验:982
金币:982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9-04-27学拳笔记

2019-04-27 学拳小记<div>
</div><div>今日春光明媚,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我带了儿子结婚的喜糖送给肖力行老师和同学们,大家纷纷对我表示祝贺,并且开玩笑祝我早日成祖母,训练场上,一时充满欢声笑语。 巧的是,理事长接着到来,也给大家送喜糖,原来他的千金也在同一天举办了婚礼,我也祝理事长早日成外祖父!,同喜同喜啊!</div><div>
</div><div>今天看老师纠正大家从燕子斜飞到抽梁换柱,学到以下几点:</div><div>
</div><div>丹凤朝阳:起手的时候,右手食指一侧为刀,挑起来,右臂升上去,坠肘,这记拳要充分体会坠肘,肘坠了,就打对了,同时右上臂要略高于肩膀,意为便于砍下去。</div><div>春风拂面: 右手从上向下拂,右手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原路径返回,不会拂到身体外侧去,同时有意识用右肘把手带回。然后向前向下出右手,虎口朝前,左手与右手平行,高度略高于右手,意为左手拖住敌人右手去叉敌人。</div><div>狸猫扑蝶:手的活动距离不要高过头顶也不要低过腹部,大致是从眼睛到胸部的这一段距离。</div><div>抽梁换柱:前手虎口朝前,手臂朝上。后手向下撑住,是后手撑的力托住了前手。</div><div>
</div><div>看老师纠正晓舟、建军、黎明、达达,学到以下几点:</div><div>
</div><div>熏风扫叶:上手肩膀要含住一点</div><div>燕子衔泥前:左手从面前翻下去</div><div>回身灵猿摘果独立式:立身中正,意识往后,不好前倾。</div><div>灵猿摘果:肘朝前,保护肘下的匕首。此乃兵法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拳打得绵绵不断但是要突出重点,比如灵猿摘果,后手向前向上那一击是重点,必须打出斗的精神。</div><div>
</div><div>下课后老师在答疑阶段,教了我们一个面对旁观者发难的方法:</div><div>以后在外边打拳或者教拳,若有旁观者说我们的拳不对,那么谦虚一点向他请教应该怎么打?然后再问这样打的道理是什么?这样就可明理。</div><div>
</div><div>晓希</div><div>2019-4-28</div>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9/4/29 11:43:18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4/28 17:12:47 IP:已记录
罗建军
 


角色:超级版主
等级:连长
发帖:279
经验:352
金币:352
注册:2016/10/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9-04-27学拳笔记

 

拳意的内涵

 

这次训练,老师的讲解相当丰富,任意撷取一点都获益良多

 

坠肘

丹凤朝阳,意识在肘,需要坠肘,坠者,向下也。从燕子斜飞上步时,右手有上挑之意,拇指与食指侧平。老师指导时强调了要坠肘,所以右手从手至肘竖直向下,两臂不是直角,小臂略上抬一点。清怡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既然是肘击,为什么不小臂向里屈,肘尖向前凸出呢?”老师用一句拳谱作为回答:“拳打三节不现形,若见现形不为能”,如果是像清怡说的那样就暴露出攻击意图,对手就会有防备。右手臂竖直,就阴阳未分,敌不能知道我之意图,,这样才能攻其不备。也就是轻步站中说的“无拳无形有真意”

在之后的翻江搅海时,老师特意纠正了晓希右手的动作,肘要坠,勿外翻,下落之时以肘带动,犹如春风拂面,起时左手在什么位置,右手落下时就在什么位置

 

手形

老师特别注意我们的手形,倒骑龙背前一记,我们都做得不对,需右手虎口向前向下,左手虎口略高,与其平行,可已两手食指为参考,这招使用是为左手抓住敌手臂,右手虎口去叉。这招感觉和孤雁出群后一记有点像,可能是其扩展用法。记得全弟理事长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擒住一个扒手,用得就是孤雁出群。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这招脚的动作。

 

拳意的内涵

这次老师对我们单独的指导,从截手双推至猛虎回头,上半套至此已经结束。我打到琵琶遮面时,老师说,打得不错的,表扬一下。全部打完后,老师说要提高一点要求,我打得平铺直叙,抛石头之后,转身藏匕首左右手相合这下,动作要快点。另外燕子衔泥抛石头那一记,左手握拳向前之时,以肘为轴,轨迹为向上向前的一个弧形。

 

前段时间自我感觉腰,髋骨这里比以前松了一些,对尾椎这里也清楚了一点,一晚在家练习水浪拳时,小燕在旁说:“你怎么在喘粗气?”,这时我才发觉,呼吸很重,完全不是以前那种若有若无,而且拳打下来胸口有点闷。不禁有点纳闷,我的功力上升了,为什么呼吸反而退步了呢?那一段时间练拳时,打的拳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自我感觉比较差。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尤其是上次课老师指导我龙吊膀要提胯,我回来就专练龙吊膀,步法得到一定的提升后,呼吸又顺畅了,而且拳打完后,那种水火交融,心手通畅的感觉更为强烈,没想到这一点提高没逃过老师的眼睛。总结一下,主要是功力提高后,尚未稳定,我又不自觉地降低了拳架,身体还未适应,所以动作气息就经常断,从而影响到呼吸。当我专练龙吊膀,步法再提高一点之时,下盘进退之间就比以前流畅,动作就连贯一些了,自然就带动呼吸绵绵不断。这可能也是以外带内吧,在我目前这个阶段,动作可以影响到气息和呼吸了。

 

另我再斗胆猜测一下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要求,这一招是匕首技,为近身搏斗。如同荆轲刺秦王需要樊於期的人头一样,这一招,左手在前,也有诱引敌攻击之意,是损失、牺牲,只为了能够近敌之身让后手一击得手,故后手出击之时要狠、准,出击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快速撤退,不然容易陷入敌手的反扑。经过这么一分析,那么这招就有藏、击、退三个动作,藏要隐,击要准,退要捷。所以右手和左手合时动作要快。另外老师要求左式与右式不一样,需要轻描一点。

 

再者我想老师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希望我能够通过动作的快慢,打出节奏,打出拳意中的内涵,如同燕子斜飞要求我们两手微内扣一样,同样是以鸟命名的拳,鸿雁双飞、平沙落雁、燕子斜飞两手动作各不相同。国燕教练曾经发过一张图片,老师说那就是自然界中的燕子斜飞。我想象形取意,两手取意为鸟儿之两翅,鸿雁双飞为携飞之翅,平沙落雁为折收之翅,燕子斜飞为束收之翅,所以两手各不相同。

 

虚心请教

我问了老师一个问题,是关于蜇龙现身中的步法。老师说,这种步法是好的,优点是可以很稳,但是它是特定条件下使用的,我们不要食古不化。老师还教导我,对于别人指出问题时,要虚心向他人讨教,问问为什么。我性格内向,脸皮薄,纳于言辞,老师正是指出了我的弱点。

 

 老师还讲了志者,师者,隐者。听得不是很明白,刚开始还记录错误,经过国燕教练的更正,又看了晓舟教练的小记才知晓其意。期待大家更多的小记。


整堂训练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从动作细节到拳理无不解释得清清楚楚,简简单单,不深奥,不玄乎,我们听着听着忽然发现怎么多了几个不认识的人,原来是从旁走过的路人,被老师讲的内容吸引,就停留了下来,这一停留就移不动脚步了,直到我们训练结束。

 


 

罗建军记于2019429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9/4/30 12:46:1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4/29 17:48:51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9-04-27学拳笔记

陶嘉严2019-04-27学拳小记

今天阳光明媚,外加大家吃到了侃希儿子和理事长女儿的喜糖,双喜临门,心情都格外的好。

这次的课内容很丰富,需要自己好好花时间消化。首先从“丹凤朝阳”开始,打这一记,右手小臂要向上伸,同时做到坠肘,何谓“坠”,就是垂直朝下。那么为什么要坠肘?首先就是防守住了自己的面门,而在进攻的时候,既可以用肘部攻击对方,又可以拉下出拳攻击对方的腹部。秘书长听了就问“既然是肘击,为什么不直接肘尖向前突出呢?”老师用 “拳打三节不现形,若见现形不为能”作为回答,拳要有阴阳,要让对手摸不出你想干什么,如果手肘突出,那么别人就知道要怎么防守了,就无法攻其不备了。同时“丹凤朝阳”肘的用法和十大形中的“一头碎碑”的用法一样,丹凤朝阳怎么打,一头碎碑也应该怎么打。

翻江搅海,肘要坠,不能够外翻,一开始的右手和左手在什么位置,之后双手动作之后,也该在相同的位置。

“倒骑龙背”前一记,老师看我们的手,说我们打得都不对。应该是是右手虎口向前向下,左手略高略后,两虎口相互平行。“倒骑龙背”这一记,左手不能朝后翻,而是向前向上。

“狸猫扑蝶”手的活动距离不要高过头顶也不要低过腹部,大致是从眼睛到胸部的这一段距离,我的动作幅度太大。

 “抽梁换柱”,老师说我的前手过直,后手过弯。

   在纠正我们“倒骑龙背”前一记的时候,老师又展开说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打到最后,都会有那么点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这个是性格使然,性格豪迈的打得豪迈,性格潇洒的打得潇洒,因此“仿我者死,学我者生”。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 14:26:13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9-04-27学拳笔记

2019/04/27

有点晚到,大家已经开练,王国燕教练已经请小凌老师评点.

1.丹凤朝阳:小凌老师说这记拳的重点是沉肩坠肘,右手的肘要坠下,就是要垂直往下,通常右手上举的时候,肘容易带点外翘的,这样就右胁暴露了.这招攻击点就是右肘,右手上举至上臂微微向上倾斜,这样的位置出击更有力,但肘不要外突显眼.这叫拳打三节不现形”,不能让对手知道自己的意图.

2.翻江搅海: 双手上下翻动是,注意腰贴着身体,肘不能外摆.双手摆动起始是啥位置,摆回也是啥位置

3.倒骑龙背:前一式小凌老师让我们看各自的手形,都不一样,其实我们大概都不知道这一记的用意,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右手虎口叉向对手,所以是右手成虎口装,斜往下叉,左手于右手同一斜平面,虎口对齐右手虎口,掌心朝下.

4.狸猫扑蝶:小凌老师强调了双手上下抓动的距离不过头顶到胸部,双手翻动是一手主动翻动带动另一只手.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2 19:56:01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29
经验:611
金币:611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9-04-27学拳笔记

2019-4-27 学拳小记

 

丹凤朝阳,右手要体会坠肘之意,这一记拳意在肘,要带点意识。而且拳有开合,开和合往往就差一点点,肘不坠其实就开了。拳亦有阴阳,要不露形。

 

翻江搅海,国燕教练说要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观察搅动的手臂高度就在眼部,以前自己都打到头顶以上去了,不对。小凌老师说,翻江搅海右手下来要注意肘的后击之意。

 

翻江搅海之后上步,一个如孤雁出群的动作,但是孤雁出群是右手背叠在左手背上,而翻江搅海是双手手背相对,为前后,拇指平行有高差。意如拿住别人手臂,下压。

 

就这一记拳,大家两个手的位置都不尽相同。小凌老师说,你们跟了我快三年,就这样亲自教,还打的都各不相同。那就不要说外面不是很明白的人教,会最后成什么样子了。内家拳的传承,真的是很不容易。这里又说了外形的重要性,外形对,内在不一定对。但是外形不对,内在一定不对。这里自己的体会,小凌老师之所以要各地游历,看鹤观虎,实则是为了体会拳意。形生意,形对自然会生意。

 

狸猫扑蝶,实际是单手在动,不是双手一起。而且是对对方的头部的范围,所以手不要下到腰际。

 

教拳中,小凌老师还讲了一下因材施教,听的不是很明白。大概意思,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个人的条件和气质都不相同,不可能都模仿老师的动作一式一样的,这样把拳打死了。要学老师里面的东西,具体因人而异。

 

后记:今天(5/4)国燕主教练传小凌老师的话,说我在4/21的单把这记拳上面,打出了应有的精神,已经可以满师了。看到后觉得有些突然,老实说,和其他的师兄弟比起来,我是打拳最没有感觉的一个,也一直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曾经很困惑,问过小凌老师,每次看拳,老师说对,到底对在哪里?小凌老师说以后看现在就知道了。回来想想也是一头雾水。因为体力的关系,每天十大形的实际练习,时间不是很多,大概也就5分钟,够打1~210米的来回。大多数的时间实际是在走路,边走边想想,边摆摆动作,体味一下。这个一想就有12345一堆的问题做不到,然后自己安慰自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不练了回家。所以,练来练去,还是在练踩步。这也是为什么觉得满师好像来的太突然,问题还一大堆呢,怎么就满师了呢?

 

说到自己的十大形,自己其实就练踩步和单把,其他基本不练,所以每次打给老师看也就只有踩步和单把。练习踩步,一个是觉得踩步是心意拳的基本动作,还是蛮有意思的,踩步、摇闪、塌法、转身等等里面东西实在多,一时半会也弄不完。另外,就是时间,按我这种踩步走走停停的练法,弄一遍学过的十大形,没有2-3个小时估计都过不完。精力有限,就先基础动作吧,反正朱全弟理事长说过他们以前一个踩步至少踩个半年一年的。我也踩个一年,也不算学的太慢。

 

单把的练习,则是因为小凌老师。去年下半年的某一次源深练习,不知道为什么打了个单把给小凌老师看,结果小凌老师说太机械了,最后实在没话说了,说了句你们到下面跟我打!老师年纪大了,十大形平时的带打,基本都是储教练负责。这次亲自带打,对学生固然是机会难得,但是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下场带打,希望弟子早日学成的殷切之心,已然溢于言表。老师演示完,在回到二楼平台的楼梯上,已经有些气喘,真是有些于心不忍。这也是为什么平时除去踩步,还要练习一下单把的原因。

 

但是相较于踩步练习的时间,单把的练习时间更少。具体的练习上,如果踩步是练练想想、想想练练的话,单把则更多的是想、是比划。老凌老师的书里面,单把的描述比踩步少很多,不像踩步包含的这么多东西,单把就是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直截了当,因为动作简单,自己练得就少了一些,主要都是在琢磨的。真正有体会是从水浪拳的“凤凰展翅”中,体会到单把不就是拖拉机摇把一般的摇手臂嘛?后来发现,不是手臂摇是腰胯在转,当然这个也就是2月份过年时候的事情,也就2个月前。所以,421日听到小凌老师在大宁说我单把打的好,心里一咯噔,毕竟练习的时间短,怎么反而好呢?今天国燕教练转小凌老师话说,当时单把打出了十大形应有的精神,那十大形应有的精神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空的时候还是要再请教一下小凌老师。

 

絮絮叨叨了许多,只是写了一些自己练拳的经历,其实基本都在每次的学拳小纪里面记录了,只是这里汇总一下,也算给师兄弟们学拳路上的一个借鉴和参考。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9/5/4 19:08:17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2 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