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浪拳学拳笔记-2018.11.25宁可不教,不可枉教
2018.11.25,阳光明媚,第二堂拳课如期开始。按约定场地是选在了梅花山的梅花妆韵处,吸取上节课差点迟到的教训,这次早早来到梅花山。本以为自己来的挺早,没想到进门处的人已经是熙熙攘攘,三五成群,争相拍照,只怪景色太美,让人忍不住要留住美景,留下倩影。来到梅花妆韵处,果不其然,也早有打拳舞剑的老太太占据领地,“一展拳脚”。四处观望,觅得一处偏僻的走廊,复习起第一堂课的内容。一遍未了,晓希教练已笑意盈盈地走至眼前,见老太太们兴致正浓,没有结束之意,便果断改换场地至第一堂课的植物园。
还是植物园相对清幽,绿色调看着也舒服,和我们练拳更配些。趁着还没到上课时间,晓希教练让我把上节课的内容打一遍,略带着紧张的心情打完一遍,没想到晓希教练赞道:“不错不错,挺有样子,比第一堂课好很多!”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一些,心想教练说的每天练15分钟果然有效。接着晓希教练便对我打的不到位的地方指导纠正。有教练现场指导果然和看视频的效果截然不同,我觉得特别别扭的两处,在教练的指导下,一下就觉得顺多了!一处是,注坔贯月前的往下坐和转身,总觉得坐不下,转的也僵硬别扭,原来是我坐和转的时候,特意将重心落到后腿,但前腿伸的太直,晓希教练说打拳要自然,没有哪一记是腿要伸的笔直,手同样也是如此,而且转身的时候,手是有个往后划一下的动作至两手的手指相对,然后转到45度角,打出注坔贯月,这样一调整,果然顺了很多,转的没那么僵硬了。另一处,是随波逐流处,之前对照视频时,总觉得哪里不对,自己打的为什么总比教练快很多,觉得不像,但又说不出怎么不像。晓希教练一下就指出往后拉的时候,是要往下的,并不是平平的,要像水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所以向后的时候要降低重心“伏”下去,然后像浪一样慢慢“涌”起来,难怪晓希教练说这是最符合水浪拳意境的一记拳。这样纠正过后,也确实比原来顺了不少。
这时,同学向玉也从不远处跑来,晓希教练同样让她复习了上堂课内容,并让我看看能不能看出问题,当我说这个蹲重心要向下些时,教练却说才开始练,不必太拘泥于这些,先路径熟了,慢慢再来改进提高。想来很有道理,如果第一堂课,晓希教练就和我讲上面要改进的地方,我肯定体会不到,但是练了两周后,这第二堂课提出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我有了一些体会,再去改进就相对容易了。
复习完之前学的,晓希教练继续教新的内容。这次有两记新拳,一记“闭门推月”,在这之前,要将手压下去,我总是做成拍的动作,教练讲“拍”显然没有“压”有力量,而手推出去时,我的重心又会不自觉地跟着推出;还有一记“拨云见日”,这个很有气势,很好,“打开胸襟,拥抱太阳”,我很喜欢,无奈总也打不像,脚的位置总是移多了,而手“拨”的也不好,看来还要多加练习,才能“见日”了!接下来又到了“注坔贯月”“随波逐流”和“临崖勒马”,这样刚刚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温故而知新。但这次换了相反的方向,又觉得很不顺手,手脚有点无处安放了,会不自觉地回到原来的方向去,想来这除了反复练习,也别无他法。
至第二个“临崖勒马”处,第二堂课的新内容也学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练习。这下我们真的成了园里一道别样的亮丽风景,引得游客驻足,更有甚者,还饶有兴致地打听起这个拳来。一下让我也感觉良好起来!
打完拳,许是怕我们学拳有什么负担,晓希教练说:“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在说成“学拳”也一样,有余力来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从而生活更好,和生活是不可分割,并不是说花时间来学就会影响生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教练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自己想要做成一件事,方法有千百种,“余力”自然就有了,但同样不想做的理由也有千百个,那做起来自然总是“力不从心”。想方法和想理由仅在你我一念之间,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去纠结,坦然面对,答案自然会有。但如果选择学,便要认真对待,教练都说“宁可不教,不可枉教”,那做学生的又岂可“枉学”呢?
虽已入冬,但天气温暖的有点阳春三月的感觉,阳光洒下来,心也跟着明媚起来!

向雪
2018.11.26[此帖子已被 向雪 在 2018/11/30 16:49:4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