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学拳小记2018-09-01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学拳小记2018-09-01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4 | 点击数:466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学拳小记2018-09-01
童金星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6
经验:75
金币:75
注册:2018/1/8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学拳小记2018-09-01

学拳小记2018-09-01

这次训练,小凌老师给我纠正了一头碎碑和夜马奔槽两记拳的一些错误,颇有感触。

上一次老师纠正我一头碎碑是一个月前了,那会儿的问题是动作一起身撩手有问题,拖泥带水,不够干脆。

这次训练,先打给储教练看,刚开始没松下来,一直打到满头大汗也没把那股劲给打出来,索性停下歇息了一会儿,再去打,自己感觉放松了好多,储教练也说看着比刚才打的好多了。我觉得打的差不多了,决定打给小凌老师看看。

轻步站站好,踮步撩手,跨步不想第一个跨步就脚底一滑,虽然没摔着,但是后面的几个动作,跨步的时候都有点放不开。每次打动作三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没有把劲打出去,我一想老师在看着呢,向下的时候就特别用力,不想还是逃不过老师的法眼

老师说觉得地面滑让我有了心理障碍,嘱咐我等下去楼一下的水泥地上再打一遍给他看,先让我打夜马奔槽。

打完后老师当即指出三点问题:

1、两手下落后,左手没有伸直;

2、出拳应像踩步一样从侧边贴住出去,而不是从腹部直接翻出去;

3、动作一的时候起腿,起的前腿应垂直于地面。

后来自己练了练,尤其对第三点很有感触,因为之前总觉得动作一合不起来,储教练也说我这个动作一不够干脆,我试了一下如果能保证起的前腿是垂直于地面,并且保证两臂伸直的话,自我感觉要好很多。

虽然功夫要下功夫去练,但是老师的指导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之后去楼下打了一头碎碑,老师指出的问题是:

1.起手撩击,要有肘尖前顶的意识;

2.同夜马奔槽一样,前腿要垂直于地面。

同样的道理,前腿竖直了,手臂和身形跟上,虽然有些吃力,但是感觉要比之前好很多。

 

 

老师指导我夜马奔槽的时候,见我听的不大明白,于是亲自演示给我看。

夜马奔槽,一头碎碑都是束展很明显的拳,演练这两记拳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那天的天气很闷,我一年青人打这两记拳都有些吃力,而老师却坚持给我们做演示。

在楼下带领我们打一头碎碑时,打到收式前的最后一下,老师爆发出了一声,那种感觉,文笔粗浅的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说,我感受到了一个武者的气场,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一种一往无前的气魄,还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感觉,可能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武术,言传身教,传下去的不仅是武术动作的本身,更是一种精神。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9/10 19:13:19 IP:已记录
柏伟磊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0
经验:66
金币:66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学拳小记2018-09-01

学拳小记0901

    这次课,继续逐段修正水浪拳的动作细节,进行到顺水推舟。怀着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心情,细节的修正对打好路径和更好理解水浪拳的意义非常有帮助。

演示十大形的“云遮月把”给老师看时,老师说我打地断了,而且不够放松,身体太紧张就容易断,气也跟不上,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了。回来自己操练时,努力让自己放松,就会好一些,但同时打得快了,注意了不断,就会感觉没有力,或者说是力跟不上了。

所以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内三合,真的不容易,目前的我,还是不要想太多,先练习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外三合,控制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

6日晚,有幸参加了小凌老师宴请英文日报姚记者的晚宴,席间老师讲到自己对《易经》的理解,说很多人觉得《易经》很深奥很神秘,讲解起来花样百出,让人听的云里雾里。但老师觉得《易经》其实很简单,有机会会给大家讲讲《易经》。

我没有研究过《易经》,从小到大,记得最清楚的两句话,就是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也曾是我的座右铭。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历的增多,现在再体会这两句话,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大道至简,不管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能始终影响我并激励我的,还是天健地坤的精神,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正如老师在大讲堂上说的,君子当有为一样,这是一种需要从内心树立起的价值观。

所以我觉得,读经典,读古人的著作,首先要学其神,重要的是领会前人所留下的优秀精神财富,至于在执行层面,是需要融会贯通的,并不只是生搬硬套,同时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师教导过我们,学习要抱着质疑的态度去学,不能故步自封。有些人喜欢用《易经》算命看风水,用《易经》中的卦象来推测自己的运势,以此来生活和工作,何其荒谬哉?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三千年前可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也没有互联网,更遑论通过互联网可以和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跨越物理距离去交流、通话和视频。也就是说,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的信息量和生活要素,要远远超过三千年前,用单一的算命看风水来作为自己生活工作的行事准则,是不够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未知,所以会感到害怕,这是人之常情,面对这份恐惧,希望靠算命推算出点什么,让自己早做准备,能够趋利避害,这是外求。而天健地坤的精神告诉我们,为人当自强不息,待人当厚德载物,明了了这两点,对待任何困难和未知,胸中自有一股气在,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去战胜挫折,才是自我修行的进步之道。

正如东坡先生词中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老师说拳是艺术,拳先要有骨,然后有肉。学习内家拳和学古人经典著作一样,学套路、学技巧很重要,但为什么行拳时一定要虚领顶颈,要立身中正?因为首要打出气势,打出精神。对于初学者来说,动作不到位可以纠正,但是如果没有这股气,身体语言表达不出招式中的精神,那打的就不是拳,而是操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适应,去坦然面对,并去努力获取对于自己更好的结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柏伟磊

201898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9/11 22:08:42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学拳小记2018-09-01

018/09/01

水浪拳继续跟王教练学习,这周是丹转九成后一式到顺水推舟

1.承丹转九成,右脚跨上右手从头部要靠着头部胸部往下,至腹部往前斜下伸出,小凌老师强调注意手不要在末尾上扬.

2.闭门推月后转身时小凌老师强调左手回拉到左边胯部,而不是左侧小腹部,这样有利于转身到位.

 

十大形.

龙吊膀,请教储教练第2式跨步向前时身体是否要有一个往前倾的动作,储教练说不要,身体要保持原先的位置,是随步伐而上的. 打给储教练看, 储教练指出我的身体有点靠后,要略微向前俯身.后跟随储教练打,储教练念1,2—3, 1,2—3,这样很好体会并掌握到了前2式连续不要停顿.

后继续请教踩步,储教练指出2式双手回摆时,注意肩膀不要也回摆,要始终对着前面.

 

小凌老师指点:

打龙吊膀,打时嘴不要噘嘴. 之前打踩步也是这个问题,打水浪拳其实也有这个现象

当我打拳专注的时候就会无意识的有这个问题. 应该还是功夫不到位,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改掉这个习惯.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9/12 16:32:43 IP:已记录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学拳小记2018-09-01

2018-09-01学拳小记

晓希


今天的天气很闷热,湿度又很大,人稍微一动就会出很多汗,容易感到累。老师和教练们今天一定格外辛苦。

 老师今天指出我以下问题:

 1、倒拽牛尾:后手要往后多拉一点,前手倒不必往前出太远,重点是后手往后拉,体现出“拽牛尾”的意思;

2、犀牛望月后到鹞子入林:左手翻掌掌心朝下,从头侧穿而向下向前,我之前没有这个翻掌向下向前的动作;

3、三记鹞子入林:眼神要到位,眼睛望定的方位是西北--西南正西,不好乱看,眼睛先望向敌人随后手跟上出击,眼到手到;

4、赤龙搅水:手臂在身体的垂直平面上划大圈;

5、风动浮萍:上手在眼睛位置,下手与上手平齐,在一个平面上,上手佯攻对方面部而下手已经到了对方裆部,上手吸引敌人注意力,下手是实际的攻击,下手肘部略弯,上手不超过腿外侧。砍刀的手往远处一点;

6、气升昆仑前右手向前平出时是一个罩子形状,左手托住,两手呼应。手臂从头顶上划一圈时身体不要动;

7、收势后要回到起势前的完全放松状态,回到原点。从完全放松、起势,到收势、完全放松,这样就是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是生命的自然状态。我们的拳也是遵循这个自然之律,是为道。


 老师说今天毕其功于一役,一鼓作气指点我到下半套结束了,够我回去练一段时间了。下面要加快对其他同学的指导,要让更多的同学学出来。我完全理解老师的用心和期望,自当全力配合老师的安排和部署。十分感谢老师不辞辛苦对我第三遍考字就版的指导,今后我在自己认真练习的同时,应当承担起更多的教拳工作,为老师分忧。

 国燕教练今天教大家从丹成九转到顺水推舟,达达黎明建军学习从第二个临崖勒马到摘星换头后的提手抬腿,老师都做了指导,我学到以下几点:

1、丹成九转后的转身:左手从头顶向前向下,成之字形,泄下去,一泄到底,经常做这样的动作,不会得高血压。老师说一要泄,二要排,这两点做到位了,身体不会有大问题。

2、转身后,右手在额前,左手在左胯部,左手放在胯部也有一个引左胯向下一点的意思。接下来的动作要打得舒展一点,左腿往正北多跨一点,左手上右手下,步伐拉开,看上去就舒展了。

3、摘星换斗:意识在右手,抓住对方的手臂横扫过来的意思,然后到左膝上方劈下来到右腿前,提手抬腿是同时进行的,好像手上有两根线,把腿拎起来了,想象一下牵线木偶的肢体动作。

 教拳方面,老师点评今天的教法,有两点需要注意:

1、复习环节教练带领大家从起势打到丹成九转,花了挺长一段时间,然后才开始教新拳。老师说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如果每次都从头打,十几二十几分钟就没有了,复习,应该就打上次教的那一小段,突出上次教学的内容。

2、今天新教的这一段,大家都打得比较象,出现的问题是共性的,纠正一两个人,大家就都知道了,那么就可以多往下教一点。今天教得有点少了。

——我记下来。以后自己教拳的时候,当多加注意。

 课后讨论了三件事:

1、资格证书任命书的做法,老师要求我们不要做演义,要做实际的操作,请大家把目前要做的几样证书,全都实际做出来看。做了看看是否会有问题。

2、应邀对外进行讲座的问题,需要有方案出来。我们要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要讲些什么?怎么讲?重要的是内容,我们独有的内容,有了内容,形式和次数都是围绕内容来设计和安排的。老师要求大家动作起来,每天前进哪怕一小步,也比不前进要好很多。

3、目前我们的网站遭到不法网站的骚扰,说明我们网站的点击量是不错的。我们网管是十多年的朋友,要给人家时间和信任去处理。如果到时候处理不好,我们就与狼共舞一段时间,同时我们再想新的办法。

晓希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9/19 18:56:21 IP:已记录
罗建军
 


角色:超级版主
等级:连长
发帖:279
经验:352
金币:352
注册:2016/10/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学拳小记2018-09-01

<div style="direction: ltr;"><div style="width: 6.109in; margin-top: 0in; margin-left: 0in; direction: ltr;"><div style="width: 6.109in; margin-top: 0in; margin-left: 0in; direction: ltr;">

老师说经过前两次的指导,我,黎明和达达的水浪拳有了质的提升。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身体比以前更中正了,肩部比以前放松了,整体感得到加强。这次老师给我纠正的地方,是摘星换斗后右手的动作,跟着老师学了几次没学像,卡在沿弧形转那里,凝神回想老师的示范动作,运动轨迹很清晰,可就是打不下去,老师给了我一记生活,瞬时我感受到了其劲路,有点明白了,照着感觉打了下去,这下终于对了。这里掌缘如刀,拨云见日貌似也如此。比较惭愧的是这个地方是以前提过的,竟然打错了。另外这是我又一次从老师生活中感受应该怎么打了,以前的驽马回头,童子抱琴仍旧记忆犹新。

 

大部队水浪拳的学习继续,从丹成九转到顺水推舟。

丹成九转至拨云见日

1.丹成九转后,左手从头顶往下往前,斜向下,同时右脚尖向右转,左脚向前。老师说一要泄,二要排。我感觉左手的运动轨迹好像瀑布一样,先陡然落下来,然后再变缓成潺潺溪流,估计这就是泄和排吧。

2.这里右脚尖向右转,弯弓射虎提起来前貌似也是这样,我想这就是顺着运动轨迹动最近的胯部的实例吧。

拨云见日至顺水推舟

1.转身,右手在额前,左手在胯侧,后面一式可以打得舒展一些,往左多转一点。

2.顺水推舟两手是向下向前

 

十大形的学习,有两点:

1.抡劲手的撕劲要由肩,肘,再到手,最后要停住。老师曾经说像拉丝绵,丝绵我没有拉过,不过小时候顽皮,捉过蜘蛛,拉过蜘蛛尾部的丝,可能感觉和这类似吧。

2.云遮月把,老师让我打四方,先180度,在270度,这样就不会开裆。

 

罗建军 记于201897

</div></div></div>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0/22 17:16:16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0 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