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7-21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7-21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3 | 点击数:472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7-21学拳笔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7-21学拳笔记

2018-07-21学拳笔记

 

今日已近大暑,天气甚为炎热,老师和教练们十分辛苦,汗如雨下,但都将炎热置之度外,一丝不苟教学生们。

 

老师指出我以下问题:

1、燕子斜飞后转身起立举起右臂,此处举右臂要一步到位,不可上下来回调整,我现在这样的来回调整的动作要到80岁以后再做。

2、狸猫扑蝶: 每次扑的时候手的高度是一定的,大致是从挡住面前这个高度扑,不可忽高忽低地扑,而且扑的时候是在跟身体平行的平面上扑,双手是垂直下来,不是斜线下来,手扑到底的时候跟身体还是有距离的,不是贴到腹部的。

3、抽梁换柱: 身体不要斜不要倒向后,虽然重心在后腿,但是身体要保持是直的。

4、盖步: 右腿跨向左的时候尽量跟左脚在一条线上,不要伸向前太多,然后双手伸向前的时候要开一点,尽量往前伸。左右双手都竖掌。

5、乌龙摆尾:上手五指张开,下手手掌心朝前,手指向下,双手的形状好像大张开的鱼尾巴。

6、平分秋色: 左脚尖要碰到右手指,我碰不到是因为左胯根部没有放松,左胯这里松一松,左腿就举起得高了。

7、黄龙转身: 右手臂要往前出一点,我太靠近身体了。

今天我请教了老师一个问题:高山流水后的弓箭步,起身到下一个高山流水,起身时是前脚出力蹬地还是后脚出力蹬地?我怎么觉得前脚蹬和后脚蹬都可以?老师说这是妄问。妈妈教小孩子走路是不会去教他怎么走的,不会教他脚尖着地还是脚跟着地这些东西的,只是说迈脚,迈脚,小孩子走走就会走了。打拳也是,打打就自然而然知道怎么用腿用脚是合适的了。

 

今天跟着老师学教拳,学到一点: 学生很多的时候,把问题最突出和最明显的学生喊出来打给大家看,等于是把问题的放大版演示给大家看,通过对这位同学的纠正,所有人都会加强意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对所有人都有帮助。

 

今天看国燕师姐一个个给大家纠正姿势很吃力,很辛苦,下次我应主动帮师姐分担一些,帮忙纠正。不过限于功力,我能帮的有限,但一定尽力而为。

 

                       晓希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7/28 16:41:3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7/22 19:14:00 IP:已记录
黎明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9
经验:100
金币:100
注册:2016/10/19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7-21学拳笔记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8.07.21

好几周的小记没写了,一来最近突然间工作、生活方面的事都凑在一起了,静不下心来写东西,二来自己写文字效率又非常低,要么得一大段的时间,要么断断续续的要写上好几天。客观的、主观的原因,就这么一直拖着。也一直有着欠债的感觉。

有点空余的时候,打开文档想写来着,欠得多了,又有点不知道从那里开始落笔。还没写什么,就又有事来了。想到那写到那吧,慢慢还了,要不越欠越多。

任助教的事,平日里同学间相互讨论时,没什么压力,好像也没出什么大的问题。但真的当助教的话,心里有点小慌的,担心不能胜任。刚看到时,心里想着,如果等这一轮的削峰填谷过后,应该底气会更足些。再想,王教练提出这个提议,也必定是深思熟虑很久了。为了传承,小凌老师、王教练、储教练、晓舟教练等,都付出了太多太多了,是需要我们这些后进者,为团队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了。一方面加快自身拳艺的提高进度,一方面同步开始学习如何教拳。有压力有老师的保驾护航,我们一定能更快的成长。

水浪拳环节,漏的这几周,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凌老师创新编排的水浪拳《密州出猎》表演版学习,另一个就是继续水浪拳的第二轮削峰填谷。

最近团队里,最重要的事,应该就数十大形再版书的编辑工作,和水浪拳表演版的学习了。1分钟的表演版,结合苏轼的《密州出猎》,拳、词同步记忆,还是可以很快学会的。自己最大的一个感受,每一遍的时间虽短,但气感比整套水浪拳还要来的强烈,节奏上也要紧凑的多。更多的,我也说不好。最近有时练拳时间短,我就是3~5遍的表演版再加十大形的练习。

这里多说一句,慢慢有发现一个现象,每天的打拳重心在偏向十大形的练习。之前是每天不打一套水浪拳,就会觉得当天好像还没打拳,会觉得少了些什么。然后,应该是十大形特训后,每天不好好练上几十分钟的十大形,就好像当天的拳还没打,会觉得少了些什么。水浪拳还是每天有练,大体是表演版和整套的,看当天的时间轮着来。

回到水浪拳的削峰填谷。因为没及时写小记,有些记不详细了。印象较深的几条:

开枝散叶:前手出去时,需做到两个直,手指直和手腕直;我的手腕有十大形一样的毛病,手腕不直。

闭门推月:需要注意的是,前后脚的方位夹角需略小于90度,成圆档,不能成两腿并拢的夹档。还有一个是,第二个闭门推月,前脚落地时,要略大于第一个。这里是为了后续的动作衔接顺畅。这里我有一个困惑,那水浪拳中,其它几个地方的闭门推月,是不是也应该是这样的?

无用之用1:双手托的距离略小了些;

转身接无用之用2时:有两个注意的地方,首先是欲右先左,即转身前,有一个轻微的向左的动作;其次,在转身至正西方时,有一个中间的定式,此时双手手掌位于身体中线的上下,掌心相对;

无用之用2 3个要点:a.过程中掌心都是相对的;b.2次上下对拉时,身体都是随着手势向下的;c.第一次对拉后,上下手转换方向的过程中,身体略站起;

接野马追风的转身动作:转身开始前的手部变换动作,注意点是,左掌向上、右掌向下,相距一个前臂的距离,曾一条线手指都指向正东方位。

十大形环节,除了一些具体招式上,小凌老师和储教练的指点之外,就是开始在5+1模式的大强度练习。

5+1模式,就是5分钟连续练习一式十大形,加1分钟的休息,再开始下一式的循环,如此一直坚持到体能可以支撑为止。这段时间,因为需要早出门,每日的锻炼时间,除了水浪拳约30分钟左右。这个模式,正好切合我的时间需要。通过累一点和相对轻松一点招式的交替,老三篇必练,其它招式约两天一轮换的方式,目前已坚持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下来,最大的几点感受:

1.明显的感觉到呼吸有节奏了,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呼吸配合一个动作循环,部分比较累的,如怀抱顽石、虎扑双把等需要2次呼吸配合一个动作循环;

2.呼吸有节奏了,动作上也明显感觉顺上很多;但可能是因为需要连续大强度的几个招式连续练习,下意识的整个动作节奏有变慢,特别是发力的动作3,变得更慢。这点,小凌老师有特别指出过,如体力跟不上,可以放慢动作12的节奏作为蓄势,但必须保持动作3的速度。

3.这段时间,体能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觉自己外形上又有变瘦了些,但实际体重没有任何变化。

具体招式方面,几个印象较深的方面:

1.     抡劲:一定要有 “撕”的意识,注意到这点,就可以解决很多其它方面的毛病;另一个是我动作1的时候,身体有起伏,有一点站起来 了。

2.     踩步:小凌老师指出我速度可以再加快一点;

课间吕师兄也有指出几点:其一,身体的重心应该吃在后胯上,而不是前脚。这个应该跟小凌老师平时讲的,要以后脚为刹车是一个含义;试着静态的摆了,发现能很好的改掉我身体前倾的问题;其二,踩步动作3的发力,不能靠手的前后伸缩,手和身体的距离,实际是相对保持的;还有就是,后背脊椎要微微鼓出,并与弓步的后腿成一直线;以上几点,经吕师兄的讲解,道理是大致理解了,静态的摆摆动作还行,但动态的练起来还差很多,功夫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出来的;

3.     穿拳:左右两式的夹角要打的大一些,一来可以增加发力的行程,二来可以在有限空间里,一个来回多打几次;

4.     一头碎碑:动作2,右手上穿时,应以,肘部不能抬起;我自己感觉,这个上穿的动作,在大劈、收势起跳里面都有类似一样的动作,要领应该也是类似的。

5.     燕子抄水:动作1的垫步,要跨的大一点,不要在原地;

6.     单把:这个是最新学的招式,问题也最多。几个注意事项,要打出水银倒灌的意识来;动作3劈出去后,竖掌要做到位,肚子要缩回去不能前突,和手掌要有前后的对拔劲;动作1,右手掌要后拉至盖过耳朵,注意坠肘并护住肋部,左手护在右掌处,肘部指向正前方的假想敌;

7.     猴束蹲:包括收势、虎扑双把、穿拳等好几个动作都有猴束蹲这个动作,十大形的发力,基本上要点就在于一束一张之间。最近慢慢有点感觉到猴束蹲的束,及后续的张的发力感觉。不过,打给储教练看,说我的猴束蹲还完全没打出束的意识来,汗。。。

[此帖子已被 黎明 在 2018/7/28 22:14:20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7/27 23:28:44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7-21学拳笔记

陶嘉严2018-7-21学拳小记

炎炎夏日,又到了学拳的时候了,天虽然很热,但是老师一早就到了,我到的时候,老师在指导侃希师姐的水浪拳。

大家练习了一会十大形之后,就开始水浪拳的学习。这次是从无用之用一到野马追风后一记。这次学的东西动作上很简单,但是正是因为简单,要打好反而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大道至简”,拳术也是如此。

无用之用一,双手要撑圆,如同抱着一个球一样,在转身的时候,“欲右先左”,手先向做再和身体一起向右转身。

无用之用二,转身之后,两手掌心相对,位于自己胸部位置,右手朝上,左右朝下时身体下蹲,手腕转向时身体起立,然后再下蹲。后一记双手位于眼睛位置,不能耸肩,手指相对抱圆。

野马追风,我之前打这一式的时候,手是朝正北,这次看老师和王教练打才发现打的方位不对,首先在右手向后拉圆弧的时候,左手翻掌,掌心朝上,然后左手和右手位于同一直线上,方向为东北。后一记,右手朝上左手朝下的时候,双手的位置应该是人的中线,我偏左了。

水浪拳完了之后,随后是十大形,在拍龙吊膀拳照的时候,小凌老师指出3的时候,手指应竖直朝下。我在打龙吊膀和抡劲的时候,王涛教练和储教练指出我身体有起伏,随后演示给小凌老师看的时候,老师说的确有这个问题,自己看了王国燕教练拍的视频,还没看出来,随后老师演示了一遍,并指出问题的所在是自己的身体松了,身体一松,就上下起伏。

最后,老师说到现在有一部分解释经典的书籍,都是看了经典的英文版,然后再将其翻译回来?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因为首先要将其翻译成英文,首先要彻底理解经典的意思,才能翻译,不然怎么能够翻好呢?老师说的我比较有体会,因为自己读过Thomas Cleary翻译的《孙子兵法》,比我读过的一些国内版本写得好。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7/28 20:24:29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31
经验:613
金币:613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7-21学拳笔记

2018-7-21习拳小记:

和以前一样,周六学拳,先是水浪拳,然后是十大形。

 

水浪拳

从“无用之用”到“野马追风”纠正动作。这里的重点是

  1. “无用之用”之后的转身后,双掌在胸前相对,然后左掌朝下,右掌朝上,相向分开,这时身体随着缓慢下蹲;当右掌指尖到头顶的时候,左右手掌同时转腕,左掌指尖转向上,而右掌指尖转向下。在手掌上下转向的过程中,身体缓缓上升;手掌转向完成后,右掌向下,左掌向上,此时身体又缓缓的下蹲。这里身体有一个下蹲、上升、下蹲的过程。

  2. “野马追风”不是正南北的,是略微偏西北方向,这个是为避免下一个动作180度转身后腿别着。其实这个地方,自己打拳的时候已经发现转身别腿的问题了。只是打的时候还是正南正北的打“野马追风”,180度转身就不是180度了,有些偏西南。这次讲解正好解决自己的疑问。

  3. “野马追风”转身180度后,身体是重心在前脚,身体向后倾把重心转到后脚,手顺势收到腹部,然后直接上下相向对拔开。我的错误动作时右手要提起划个圆圈再开始上下相向对拔。

 

十大形

踩步:手还是抖,储教练说就最后一下发劲。只有多练习了。

单把:这次有同学问单把,正好没学过,于是跟储教练学了一下。小凌老师也正好后面点评了金星的单把。动作2时,右手一定要在耳朵边上,因为别人打也打这里的太阳穴,所以提手护就护这里,然后出去。

 

我因为第一次学,小凌老师在给别的同学讲事情的时候,就跑到边上去练单把,被小凌老师瞟到不对,指出我动作1的时候,手自然收回垂下,不要有意向后摆一下。这个感觉和一头碎碑一样,手都是自然放下就好,不要多余的动作。

关于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小凌老师讲过很多次纠正学员错误动作的方法,就是放大错误。因为毫厘很难纠正,但是放大要千里,一下就看出问题了。以前对这个体会不深刻。这次“野马追风”转身180度,重心后移,然后双手相向对拔的动作,小凌老师把我叫出来给大家演示,因为我有手臂“提起划个圆圈”再对拔的错误动作,这个是非常明显的。老师说,纠正动作要找出这个动作做的最不好的学生出来纠正,因为太明显了,大家一看就知道哪里错了,理会了问题的关键。但是如果找一个错的不是那么明显的同学纠正的话,当前的水平,是没法达到这个效果的,说半天,可能还是不对。因为细微的动作纠正是很难的。所以,毫厘难纠正,要把它放大到千里,这样就明显了。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12/15 19:14:56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2 8: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