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5学拳笔记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8.03.25
本周的课因故临时调整到周日,可能受此影响,来的同学不是很多。
人少的一大好处,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储教练更多更全面的指点。大家都说,这次课的干货太多,可能会消化不良。
这次课采用了小凌老师上课指点拳的模式,每个人轮流打一式十大形,储教练分别给出针对性的点评。针对我的问题,大致记录如下:
踩步摇散把:
123的节奏太过于匀速,从2到3需要有速度的变化,要有加速度。
龙吊膀:双手甩的有些随意,开度也太大,要控制在可以自已控制的范围内;
抡劲:
和龙吊膀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垫步、跨步和跟步的步幅几乎一致,没有节奏感。储教练同时指出,这个和踩步打的匀速,其实是相同的问题。踩步那个节奏,那个劲没有打出来,其它动作也会犯一样的毛病;所以根子还是在踩步没练好,没练到位;
虎扑双把:
猴束蹲的动作,还是放回来的,不是缩、束回来的,换一个说法,也是节奏的问题,就是加速度的缩回来,也就没有加速度的扑出去的劲;
穿拳:
从2到3的动作,不要开始就握拳,应该是到最后击打的瞬间,才由掌变拳。建军边上补充说明,按老凌老师的书中所属,这里的描述是“前击”,实际运用的 ,掌、拳都是可以的。
储教练在讲解穿拳的时候,还说到两个我之前没有注意的、没有领会地方。动作2时有一个前后手先略微拉开,再前脚大步跨出,前手后拉,后手击出。
一个地方是:这个过程中,后手击出的最终位置,应该是前手拉开时所到的那个位置。这个之前是没有明确概念的。
另一个地方,前后拉开这个动作,之前的理解是由前后肩带动手臂的拉开;这次储教练进一步说明,实际是由左右胯的前后拉开,就那么一点点的相对拉开距离,然后带动肩,进而带动手,逐步增加运动幅度的前后拉开。胯的前后拉开,幅度虽小,也自然就带动了下半身的膝、足的相对拉开。
好像一下子有点明白的外三合的含义了。以胯为核心起始,由肩与跨合,带动肘与膝合,最后体现在最外层、最容易观察到的手与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