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8-03-03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8-03-03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9 | 点击数:1077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8-03-03学拳小记
晓希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551
经验:985
金币:985
注册:2018/3/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8-03-03学拳小记

2018-03-03学拳笔记

 今天是春节以后的第一堂课,看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们,很是亲切。

 先记录教拳:

1)给闻同学,赵同学和吴骎看了上半套从起势到无用之用,她们的进步很大,这一段都打得比较熟练。我觉得问题比较大的地方是孤雁出群以及后面的转身。我反复领打了几遍,她们好像还是没有明显改善。后来老师又特地把这一处示范了两次给大家看,我也跟着看得更清楚了,回去后再练习练习,希望下次课上可以给学员们更好的指导。

 2)给任敏,代瑜,范晓莉看上半套。感到问题大的是在瓶花落砚,生东两击西、燕子衔泥。也是多次带打,看她们再打,有了进步。

 3)给吴骎教下半套从起势到倒骑龙背,领打三遍。

 4)我观察国燕教练教拳,先是看学员打,然后领打,在领的过程中,指出刚才学员的问题,边讲边示范。这个方法很好,我下次也这样教。

 5)老师说教练教拳,要先看出学员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要看问题解决了没有,如果学员打出来问题消失了,说明教练的解决方法是对的,否则就是不对的,要再想办法。

 再记录我的拳的问题:

老师在看我教拳后指出我的问题,:

1)摘星换斗后双手竖掌,右手往前推同时转身向西北45度,注意此时右手前推的时候不可以向下推,要在水平方向上推;

2)倒骑龙背之前:右手穿向左手前:注意右手是虎口朝前,不是手指朝前;

3)倒骑龙背:意识里双手是平衡杆,所以要尽量伸远,在不伸得笔直的情况下,右手尽可能向前,左臂尽可能向上,双臂是一个打开的趋势,不是夹住身体的。

课后后讨论了设立凌氏拳艺翻译局的事情,卜巧感到难度很大,担心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外国人看不懂,反而失去进一步了解内家拳的兴趣。是不是先开办国际班,培养会打拳的外国人,然后让外国人加入到翻译组,再开始做这件事。老师说,“难度大我是充分知道的,所以我没有设定完成时间,而是正在进行时,边做边学边提高。“老师还说,我们现在碰到的情况,和当初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情况很类似,都是有很多懂外文的人,会评价你这里翻得不行,那里不行,但是没有人真正动手系统地做,严复做了,肯定会有种种问题、重重议论,但是严复坚持做下去,自定经纬,开创了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先河。后面人有各种修改各种改进,翻译得越来越好,但是都是在严复最初的翻译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严复开创这个先河,就没有后来那些信达雅的翻译。我们要做的事情类似,我们要系统地翻译内家拳的经典著作,前无古人。现在也有各种各样的翻译文章见诸于报刊网页,但都是有很多错误的,因为翻译者自己多半不懂拳也不打拳,即使打拳,也没有跟着真正的明师,认识和理解是有偏差有错误的。所以更需要我们这支队伍来做这件事,把真正内家拳的要义宗旨翻译出来,因为我们有老师在,可以首先保证中文释义的准确,我们如果对中文释义吃不准,老师可以细细讲解确保我们对中文的理解是正确的,然后我们再将英文翻出来,我们翻译局的几个人可以一起讨论,直到我们这一群人觉得可以了,再向外推出,推出的版本应当就是当今内家拳的外文翻译标准了。我们团队的地标,就是国标!因为没有什么团队比我们更正宗更有水平,更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不要畏难,开始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越来越有进步,就行,最重要的是开始动手做。

 让我们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跟随老师,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永不放弃。

 晓希,2018-3-3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3/19 20:56:4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7/28 16:44:49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3/3 16:40:49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8-03-03学拳小记

2018/03/03

源深体育场.

这节课没有教新的内容,继续复习之前学过的十大形.首先跟储教练把先前学过的一起打一遍.因膝关节下蹲会不舒服,或打好后会有明显的不舒服,我很少练一头碎碑和大拗步.再加上这两式有点类似,我基本上是忘了.跟打一遍后,再请教几个同学,目前路径应该不成问题.

打踩步时储教练跟我强调在第3式回到第1式时,前伸的手掌不要先上扬一下再下摆,直接前探然后往下略压至第1.动作要直接,简单,明了.

后面小凌老师前来指导,我演示踩步及虎扑双把.小凌老师鼓励有加,并指出了目前阶段的问题

1.     踩步:大有进步,但打时要注意特别是第3式不要噘嘴. 要放松,脸部不要太紧张. 脸部紧张其实也是导致了意念的不集中,劲的分散. 熟能生劲,我的理解是熟了才有助于放松,放松有助于生劲.

收式小凌老师说还要多练。

 

2.     虎扑双把:小凌老师说左式正确,右式有问题.让我再打一遍,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小凌老师说我右边打第2式的到第3式时双手有个向下拐的动作.

这一式我记得储教练说过是腰带动手.所以手应该是直接向左的.

打拳经常有无意识多余的动作.

 

 

问题:

打水浪拳是,手有胀气之感,这个应该是得气吧. 在不打拳时,当我意识集中的双手时,双手也有胀的感觉,这周练拳听黎明说他也有这种现象. 那这个是不是有点属以意导气??假如以后练拳练到某种程度后,身体其他部位也有气感,那是不是也会当我意念集中在该部位时,便能得气?当我意念游走时,便能不同部位得气,这就是以意导气??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3/5 16:53:32 IP:已记录
童金星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6
经验:75
金币:75
注册:2018/1/8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8-03-03学拳小记

学拳小记2018-03-03

这次学习纠正了很多动作

1.踩步,出去那一下要学会发劲;

2.收式,小凌老师特地指导了一下转身的动作,结合这两天回来我自己练习,感觉打收势这一下有点像一个弹簧圈先拧紧,然后踏步上去顺势把弹簧圈松开;

老师还指出了我的另一个毛病,收势头低了,因为之前想着头朝前上方顶,理解错了,所以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应盯着前方!

晓舟老师带我们打收式则强调了,最后猴束蹲要收住,然后向前移胯,按这种要领练习了两天,稍微体会到一种束展的感觉;

张黎明师兄则指导我猴束蹲后向前跨步应朝着脚尖方向,之前自己是笔直朝前跨步,有时候还有点站不稳,而按照师兄说法,向脚尖前跨步,稳了很多;

3.踩步,出去的那一下,之前侧身没有到位,导致前手肘拧裹的太过,掌指或无法向上撑直,或用力撑直以致手腕太过僵硬,同时后手推前手的时候手腕不直。经过储教练和各位师兄师姐纠正,应侧身同时前手自然护住中线,然后小臂稍拧裹即可;

4.龙吊膀,跨步过小,手臂张开幅度过小,应按上步跨步跟步来练,按个人身形比例练习;

5.穿拳,同踩步一样的毛病,出去的时候身体直面前进方向,这样劲打不出来,应做到肩与胯合,才能把力量打出去。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3/7 19:20:29 IP:已记录
陈清怡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营长
发帖:332
经验:616
金币:616
注册:2016/9/2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8-03-03学拳小记

2018-3-3习拳小记:

本次学拳是十大形特训的第十三周,也是2018年农历新年停拳课2周后的第一次集体练拳。快9点到了源深体育中心,路上碰到刘飞带着茗露来上课,于是一起上了二层平台。储教练已经在指导嘉严和金星练拳了。因为刚过十五,大家简单问候一下,自己到一边去打老三篇活动活动。可能练习十大形有一段时间的缘故,以前踩步打个单边就气喘吁吁了,现在已经可以打几个来回,体力明显好了很多。这个倒是水浪拳练习对体力的进步,没有这么明显。水浪拳、十大形,一个柔一个刚,一个繁一个简,如同一阴一阳,倒也是比较配。

 

那么这次学习,和以往一样,大家请教储教练拳上不确定的问题,然后储教练带大家打十大形。带打了几记拳后,小凌老师指导完水浪拳,过到十大形这边,开始帮大家看拳。于是打了踩步、龙吊膀和抡劲给小凌老师看,主要是其他招式基本疏于练习,想着先把基础的搞对。

 

对于我打出的十大形,小凌老师指出“收势”要多练习,并特别指出动作5是“虎扑”,然后走到我旁边,演示动作5的定式,让我比较自己的动作5和小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结果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于是小凌老师指出(1)前后2个手要在一条线上;(2)手指微分;(3)手腕要直,不能上挑或左右偏;这些都是细节上的问题,很多时候也就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简单的几句话,如果没人指点,也不知道要绕多少圈才能体会的到,当然也许根本就体会不到。

 

和谢哥交流中,大家对踩步动作1,脚迈出去多少有些疑问,于是咨询了一些储教练。储教练说,踩步动作1的步法是鸡步,踏出去的幅度以自己舒服为准。

 

朱教练指点踩步的时候说,以后慢慢的动作1可以像弓一样含一点,这样动作3打出去才有劲。这些要慢慢体会。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3/8 21:54:09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8-03-03学拳小记

陶嘉严2018-3-3学拳小记

农历狗年第一次学拳,地点依旧在源深体育中心。

因为中间隔了两周,一开始上课储教练就带我们先复习了一遍原来的课程,随后小凌老师过来,指导我们的“十大形”。

小凌老师在指导童金星的时候,对我和金星说,“你们年轻,要有后来居上的精神。我们则要有为你们后来居上铺路的精神,这样,传承才有希望。”老师胸襟开阔,气度不凡,才能说出这番话。

我打了踩步、抡劲和龙吊膀。踩步的问题,人朝前冲,这个是不对的,踩步应该是立身中正,这一点做得不好。龙吊膀打得不错,速度应该再快点。抡劲的问题就是撅屁股,也是老毛病了,小凌老师说要改掉这个毛病就要有人在我边上看我撅屁股了就抽我一下,这样我才能比较快地改掉这个坏毛病。随后老师指出,我现在的运动量不足,十大形的练习时间要加长,先每天踩步练个15分钟,这样还能帮助我减肥。

我抽空请教了理事长,怎么才能不撅屁股,理事长说主要还是把重心放在后脚,重心在后脚支撑住,自然不会撅屁股,理事长还示范了一遍,打踩步1的时候,前脚高高举起,但是整个身体却笔笔直直,我自己也依样画葫芦试了一下,人就摇摇晃晃,看来是自己功夫不到家。随后就被晓舟教练叫着和金星还有欣珂一起去水泥地练习十大形。

在练习的过程中,只要我屁股一撅,晓舟教练就会提醒我,让我时刻保持注意。在打抡劲的时候,晓舟教练指出在1的时候,手脚要一起到位,我明显是脚先到手再到。在打收势的时候,猴束蹲要收住,然后在移胯,通过后脚发力使整个人出去,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人的高度是不变的,听晓舟老师这么讲解,自己再练,发现收势原来难度这么高。

    其实吧,我知道我自己撅屁股就是功夫不到家,要多练,所以小凌老师要求我每天踩步15分钟,就是为了帮助我提高,早日达到行拳标准,可以看出老师对我的要求又提高了,自己也要努力,好好学拳,好好练拳。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8/3/9 20:29:2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28 13: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