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品技击之道,行意境之美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991 )
作者:王国燕 品技击之道,行意境之美
黄梅一过,上海的气温一下子飙升到35度以上,肖力行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仍像往年一样,没有因为酷暑而停止。 昨天9点不到,看到老师抵达训练场,文发师兄一路高兴的跑到老师身边,向老师汇报他的现在打拳感受。师兄前几天在群里放了一段拳架很低的水浪拳片段。老师在表扬的同时,对他指出:“小八子你每天打六、七个钟头拳,功夫了得,但你不能要求别人和你一样打。如果韩耀华与你一样打,他会体力不支,就会影响健康。”听得一旁韩师兄连连点头称是。老师同时教导我和晓舟,作为教练要懂得如何去指导学生,要有具体对象。没有针对性说教,不是陈词滥调,都是废话。 老师带领大家打了一遍水浪拳后,又开始对礼贵一对一的辅导,通过前几次的辅导,礼贵水浪拳进步神速,每每辅导结束后,总看到在傍反复操练的礼贵。老师说:你们都像礼贵,我可省力多了。 礼贵打到高山流水一式,我随即联想起老师指导我们的情景,那是一幅置身山水间的恬静画面,下手从低上升转为高山,上手从高贴着山脊下来变为流水,两手始终护着中线,前手向前,后手边转边向后。 针对练了几十年十大形的礼贵,老师却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讲解。该动作的技击作用是要形成“对冲”,即对方的来势与我去的拳是相对的,让双方的力量加在一起,用我最尖锐之处,打击对方最弱的部位。达到最大的杀伤力,事半而功倍。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听得礼贵两眼发光。 等到老师指导礼贵结束,一傍的晓舟请示老师为她看拳,当她行拳至踏雪探梅时,老师对她进行了指正,左手置于右臂上不宜太过。涛涛师兄问老师这记拳与十大形的刮横相似,是否是这样?老师说:“你们看了好像是,其实不一样的,十字刮横,肘有左到右,要点在刮,在横。而踏雪探梅以肘为支点,肘不动的,要点在绞,在直。该动作引用于长枪对长枪的的技法,通过长枪似蛇一般,对对方长枪先绞后直刺对方。” 言必,老师对涛涛使出踏雪探梅,出手竟如游蛇争斗一般,绕着涛涛手臂直指其心窝,异常惊艳。看得大家如痴如醉,忙不迭地学习起来。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明白了老师为什么把这个动作称之为“踏雪探梅”,打这动作时,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今天行拳至此,体悟到了老师曾说过,打这记拳会有冷瘦瘦的的感觉。即使在如此高温之下,还有如此感受。意境一到,妙不可言。老师说行拳最高境界要把意境打出来。我们在掌握拳的正确路径下,理解每一记拳的内在含义,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拳兴趣。观老师教拳是享受,观老师对不同人授拳,更是一种哲理,让我一生受益。
王国燕 20170710
作者:王国燕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7/7/10 15:24:40 编辑过]
作者:晓舟 读了国燕师姐的小记,加深了我对高山流水、踏雪探梅两记拳的理解,更加深了我对小凌老师教拳水平高超的叹服。 师父给我指出了随波逐流一记打得不够好,要在前后的起伏中感知到“轴”的移动。 忽然记起2014年的时候,我也是打这记拳,那时还不知道拳名,只感觉打出了冲击,师父给了我八个字“功到其境,以意导气”,从而宣布我满师。那么,今天还是这记拳,我打出的感觉则是更强烈的冲击,但尚不能完全控制好平衡。我隐隐约约觉得这记随波逐流让我和水浪拳之间越来越亲密。
看到师父同样的动作教礼贵师兄、涛涛师兄、国燕师姐和教我完全都是用不同的教法,强调的重点都有不同。琢磨起了师父答小八子师兄问,说:不要用对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别人。还说,老师更加要做到。真是觉得太有道理了。难怪小八子师兄也大叹道:“老师一句话,解开了我多年的心结呀!” 2017.7.17 晓舟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7/17 13:49:52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看了晓舟这段文字,为老师的未卜先知,大为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