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全弟师兄的第四本大作“从上海到洛杉矶”隆重出版。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热烈祝贺全弟师兄的第四本大作“从上海到洛杉矶”隆重出版。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784 )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0/11 15:09:44

 

热烈祝贺全弟师兄的第四本大作“从上海到洛杉矶”隆重出版。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0/11 15:35:48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0/11 15:10:45

资深记者全弟师兄,历年来出版的前三本大作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0/11 15:22:09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0/11 15:20:41

热烈祝贺全弟师兄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0/11 15:24:59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1/18 13:35:02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1/18 13:36:35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1/18 13:49:42

 

热烈祝贺全第撰写的“从上海到洛杉矶”新书第二版出刊!

本次再版恢复了封底原来的设计,把原印刷厂排漏的《凌氏心意六合十大形传奇》中的一段话,重新排了上去。

内容为:武术界有句话: 一个学生要找到好老师难,同样,一个好老师要找到一个好学生也难,卢嵩高是一生喜欢武术的凌汉兴最终找到的高人,而凌汉兴又是卢嵩高意欲发扬心意六合拳所不能替代的学生。——《凌氏心意六合十大形传奇》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1/18 14:04:49 编辑过]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6/11/20 20:03:25

 

小朱的力作《从上海到洛杉矶》一出版,即告售罄。闻讯这次再版,这在当今市场上是极为罕见的,可喜可贺!这不但是小朱的光荣,也是我们凌氏团队的莫大荣誉。
该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读之得益多多,应该常陪左右。
等再版出来了,凌氏团队人手一本。我在这里请大作家到时给我们每个人签名,让大家留作纪念!请国燕开具沙龙成员名单,请晓舟开具井希分会成员名单,辛苦小朱了,谢谢!

并建议沙龙到时举行庆祝活动,为理事长一乐!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6/12/22 10:23:32

龙泉青瓷青未了  朱全弟


     到龙泉,问青瓷,青瓷青未了,归结到一个土字。及至到了下面的上烊镇,我看见“中国青瓷小镇”的标牌,并在路边一间罗汉堂里遇见年过四十的民间艺人刘小龙,与之交谈,引发心中颇多感慨。
高高的个子,一脸憨厚,说起青瓷,刘小龙流露出一种执着乃至有点倔的况味来。他坦言现在青瓷的销售遇到瓶颈,正好脱离世俗静下心来,研究一些东西提高自己。他表示坚持手工制作为主,以传统的模式作坚守,创作自己的肖像作品,而不是产品。现在,龙泉从事人物肖像的很少,老祖宗的香火不能断在我们的手上。刘小龙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似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起身端详,在与旧窑连为一体的土屋中,一个孔一个孔里坐落着他的作品,他宏大规划的十八罗汉现已烧成的六个罗汉已经“上岗”。但是,就这么六个罗汉,他做了三年。体型小的,温度来得快一点,自身的吸水量也不大。超过一米以上的,窑头炉温超过1300度,中间要求温度适中,进入尾声时温度要低,其实就是头与尾不烧了。而且这些,都用柴火,整个制作过程容不得出现半点瑕疵,如暗点、开裂、跳釉、漏坯等。
继续走,知道龙泉的泥巴,是富含矿物质烧制青瓷的原料。与别处的土质不一样,它是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釉色,以铁原素为主,造就了青瓷独特的风骨。后来,代表宝山区宣传部去参加电影首发式的阳树智先生,他和我在参观时,看见一包一包的泥料堆在墙壁角落待售,都有同感,惋惜和感慨。那是国土下面的“青龙之土”,土之不存,瓷将焉附?坐吃山空,何况卖土?!
刚到龙泉时,去一依山傍水的青瓷老厂旧址,开发此地的是浙江美院毕业的儒雅老总,介绍颇有意思:现在的大师,都是原来这里的下岗工人。大实话也!只是,他们手上的技艺没有荒废,赶上好年代被激活了。
激活是需要内在的东西,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此去龙泉,躬逢电影新片《飞天窑女》放映。此片该片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龙泉当地著名作家叶放先生编剧,艺术总监却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宝山文化名人滕根泉先生司职。故事以南宋龙泉大窑的哥窑和弟窑为主线,展示了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诞生过程。因为还有青瓷在,所以看来感觉真切。
现实中的还鲜活存在的东西到了电影里,好事;但是,电影里的如果在现实中已经消逝,那就是悲哀了。所幸,窑在人在传承在,电影推波助澜才有其功在。2013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成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唯一陶瓷类项目。这次《飞天窑女》首映后,龙泉市人民政府特意给滕根泉颁发了“龙泉市文化使者”的证书。滕根泉这位汉子曾经为了影片的拍摄十下龙泉,其时高铁未通,早上开车晚上到,累得不行,他的下属杨阳坦言当时听说要去龙泉心里就怕。如今朝发夕至已成往事,三个半小时到龙泉轻松便捷。
在龙泉听到了一出最有趣的悲喜剧,还是刘小龙说的。一位50岁左右的艺人高仿了一件文物,有人举报,最后竟被“捉拿”归案。这个“嫌疑犯”供出了制作过程的“同案犯”,说明不是文物是仿制品,但是惟妙惟肖的程度,令前来鉴定的地方专家和国家级专家都认为是一级文物,那可是要坐牢的。最后没有办法,在底座打一小孔才鉴定出真假。制作者幸而免除了牢狱之灾,而且佐证了这个工艺还在。还有一则消息令人欣慰,在龙泉县宝溪乡,还有一批老艺人专做复古传统的东西,他们顽强地维系着龙泉青瓷的经脉。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6/12/22 10:31:24 编辑过]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6/12/22 10:33:30

《从上海到洛杉矶》再版自序     朱全弟


       这本书,有点怪,从书名到内容,都是!它敢于出来,源自我的胆大,再追究下去,不惮直白,那就是无知者无畏了。
       今年春,我的记者生涯行将结束,带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当然还有回首往事的情怀,于是萌生“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想法,把最近两年里写就发表的散文,加上以往报刊杂志上的采访纪实类作品结集出版,将我的人生屐痕,以及我的未竟理想,告知朋友乃至读者。诸君如能获益其中一二,庶几堪慰我也。
       该书由散文和纪实上下两部分。前半部绝大多数是近两年间写成的几十篇散文,其中《秋天,飞往洛杉矶的航班》,倾诉了我对生我养我的土地和人民的大爱;而《感恩成都》则是重游草堂回顾此生而发出的由衷感慨:“怕应羞见,哪怕是杜甫的雕像。”
      纪实的文字的美誉度比起散文可能稍微逊色,但是纪实承载的故事相当广泛而且引人入胜。 作为记者我在采访生涯中,曾经三上高原西藏,七次进疆,足迹遍布全国无一阙漏。2002年,我和上海新闻界同仁一起进入江苏灌县曝光警察打人事件;2004年,只身一人深入广西河池卧底揭露传销黑幕。我还先后采访了被藏族人民称为“门巴将军”的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原上海刑警803重案支队长刘道铭、重庆115岁跨跃3三个世纪的传奇武术家吕紫剑、上海著名中医张建明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出身平民,无异乎寻常,但是自幼爱好文学,常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其文者”之心,于是有了一点记叙人事和抒发胸臆的篇章,亦算是无为而为了。书即成,得编辑赞誉之:一篇篇文章单独看没什么,但是整体阅读这本书后,发现作者的跨度非常大,阅历非常广,好看。
    不当记者,还在工作,毕竟与我所爱相去甚远。2016年5月27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文汇出版社联合主办——朱全弟《从上海到洛杉矶》新书发布暨人生感恩答谢会在沪举行。作为一种告别“演出”的新的形式,我把发布会演变成将此书奉献给所有帮助我、有恩遇我的良师益友。因此,感恩答谢会自始至终由我“亲自”主持,场上气氛轻松活跃,发言大多幽默调侃。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继1996年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后,经过二十年的淬火洗礼,今年7月我又荣幸地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此,我的笔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的理

2016年9月19日傍晚写于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6/12/22 10:34:48 编辑过]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6/12/22 10:44:08

1993年全国第五届全运会,朱全弟理事长在成都温江县与吴斌教练深谈良久,由前卫武术队总教练为二人拍摄合影。

全弟理事长书生相貌,英雄本色,真有练内家拳的风采!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6/12/22 10:44:52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1 23: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