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汉兴武术生平简介——晓舟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凌汉兴武术生平简介——晓舟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727 )


作者:凌氏艺海
发表时间:2016/10/2 11:48:32

凌汉兴武术生平简介

                                                            凌氏艺海百岁特刊

作者:晓舟 2016.1

 

凌汉兴,心意六合拳宗师。著有经典拳谱《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封面拳照为凌汉兴与其子肖力行拍摄的鹰雄斗志,轰动沪上,当时一流的诗词家、书法大师争相为该经典拳照作诗挥毫。《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通篇文言,辞约义丰,为内家拳传承之圭臬。

凌汉兴生于武医世家,自幼习拳,后师从卢嵩高练习心意六合十大形,为其入室弟子,尽得师传。在凌汉兴的力推下,卢师在人民公园设立场子开教十大形,凌汉兴代师授徒,终卢师一身,唯凌汉兴一人。

凌汉兴与当时各派著名拳师吴翼翚、田作霖、姜容樵、诸桂亭、郝湛如、杨基峨、叶大密等多有交往或为好友。年近六十,跟李道力老师学习六合八法拳,深感此拳精妙,极具健身价值,此后每日练水浪拳,从不停歇。2016年,凌汉兴已100岁高龄,还是手轻脚健,一人独居,仍然时常出门教拳。在其99岁时,上海英文日报B45用整版加以报道。

凌汉兴对拳艺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至今100岁高龄,无任何慢性疾病,与药品、补品绝缘。日行水浪拳,笑越百岁龄。凌汉兴是得心意拳内核之标杆,是由练心意拳而健身之标杆,是健康长寿人群之标杆。

 

中文名  凌汉兴

      力行

      中国

      

出生地  上海川沙

出生日期  1917711

      武学家

毕业院校  上海外国语学院

主要成就

1.写就经典拳谱《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2.为卢嵩高的入室弟子,代师授徒,终卢师一生,唯凌汉兴一人。
3.百岁高龄依旧每日操练水浪拳,亲自传授弟子,身后跟随者无数。

代表作品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人物生平

    武医世家

凌汉兴,上海川沙人士,生于1917711日。祖父乃一方中医名家,父亲为南拳高手。

凌汉兴髫龄从父习拳,稍长入上海精武会,学少林、鹰爪、太极诸拳,以敏捷而悟性见称。

上一个世纪四十年代,凌汉兴师从卢嵩高练习心意六合十大形,为其入室弟子,尽得师传。凌汉兴代师授徒并著有《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书稿既成,卢师过目,欣欣然而意满。

凌汉兴性亦好学,遍访当时各派著名拳师,吴翼翚、田作霖、姜容樵、诸桂亭、郝湛如、杨基峨等,且多与之成为好友。


    拜师学拳

上世纪30年代,凌汉兴入精武会,先后学习多种武术,习练十路潭腿、鹰爪拳、杨式太极拳等,遍访名师拳友。

四十年代,凌汉兴在震旦大学(现复旦大学)大礼堂,观看了河南心意六合拳宗师卢嵩高表演之后,立即为卢师勇猛、精妙的拳法所倾倒。遂跑至后台,执意要拜卢师学习心意六合拳。其时卢师已不教拳了,初看凌汉兴一个文弱书生,又是富贵之人,不会苦练,就一口回绝。后见凌汉兴程门立雪,求学至诚,终于答应传授绝学,学拳在虹口昆山路小花园旁边的景灵教堂内秘传,卢师看凌汉兴练拳异常刻苦,悟性极高,遂倾己所学,传之衣钵。


文武双修

凌汉兴一生练拳不辍、好学不倦、文武双修。民国时期,在国术馆见过吴鉴泉、孙禄堂、杨澄甫等名家。与姜容樵、诸桂亭、郝湛如、张长信等过往甚密。耳濡目染,实属不易。他习武兼学文,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老师是卢嵩高和薛学潜。(薛学潜,字毓津,无锡旺族,祖父薛福成,前清重臣。父薛南溟,曾任天津县、道、府三署发审委员会委员,专理华洋讼事,后在上海七浦路开办水泰丝厂。)薛学潜在北洋军阀政府期间担任过江苏省议员、国会议员。曾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所著《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于1937年出版,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治易的早期著作之一。卢师是刚猛激烈的武术高人,凌汉兴不折不扣地跟着学,薛学潜却是名重一时的大学问家,是凌汉兴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文武并举,凌汉兴古文修养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英文亦非常了得。他能从浩瀚的中外典籍中读出自己的东西,以文修武,以武证道。

姜容樵称凌汉兴为心意六合拳专家,赞其一生学练不辍。1973年,近六旬的凌汉兴,为了更好的博取众长,在叶大密的推荐下,跟金仁霖学习叶式太极拳,数年内,每次都按时到达,偶有要事,必事先假条。1976年,跟李道力学练六合八法拳。习练数年后,深感此内家拳极具健身之价值,通经络,行血脉,炼后天之气,固先天之本,此后每日练水浪拳,从不停歇。习凌氏水浪拳者,皆得健身之奇效。

2016年,凌汉兴已100岁高龄,还是手轻脚健。新民晚报、文汇报、上海英文日报(Shanghai Daily) ,各类武术杂志等多家媒体采访武术专栏的资深记者,纷纷赞叹凌汉兴为硕果仅存的内家拳武学泰斗。


    著书立说

凌汉兴向卢嵩高学心意拳有年,卢师见其已得心意拳之精髄,悟性极高,文字功底深厚,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有意让凌汉兴写心意拳拳谱,卢师还让凌汉兴拍了全套心意拳照。37岁的凌汉兴写成了《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以弥补此拳拳谱的阙如,该书一写成,就在武术界经手抄本而风靡,可惜在文革中书稿散佚。

凌汉兴古文根底深厚,从拳书中可见其阐微探幽,将拳术中难以言表的精妙之处,用极简练精确的文字表达出来。1953年写就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通篇用文言,师古而不拘泥,辞约义丰,明白晓畅。文革中,这部书稿一度散佚,到1992年凌老重新整理此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很快被爱好斯艺者奉为圭臬。


    教拳育人

上世纪50年代在凌汉兴的力推下,心意拳正式公开对外,卢师在人民公园设立场子,由凌汉兴代师授徒。60年代卢师仙逝,凌汉兴继续在人民公园教拳,直至文革。70年代,凌汉兴在虹口公园、闸北公园、复兴公园教拳。80年代,又应邀在徐汇区武术协会晚上教拳,学者之多,不堪接受,成为美谈。每个星期天先后在金陵中学、浦东公园教拳。1985年成立凌氏心意沙龙,组织学习指导心意拳艺。

新世纪以来,设立了《凌汉兴心意六合拳》www.lsquanyi.com网站 ,凌汉兴以90高龄出任嘉定武校顾问,时常亲临凌氏拳艺各培训点指导学生习武,先后接受许多媒体采访: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嘉定电视台、宝山电视台、新民晚报、文汇报等都大幅报道。

201554日上海英文日报B45整版报道了凌师在凌氏拳艺培训点教拳的专访。老骥伏枥——百岁传奇老人与他老字号的中国功夫

时至今日,凌汉兴依然出席凌氏拳艺心意沙龙的每一次活动,仔细阅读每一期的《凌氏艺海》内刊,时常给出中肯的意见。

借用文汇报2009222日登载的拳师今年92”文章中的这段话做结束语:新上海,桃浦镇,90多岁高龄的凌汉兴老先生仍在跑,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去南翔古猗园打拳,风雨无阻,虽然只身前往,但他是精神领跑者,他的身后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跟跑者。


鹰熊斗志

心意六合十大形,鹰熊斗志数精英。

鹰拟凌风向熊视,金眸炯炯剪水清。

臂指张开抓拿势,卓立雄姿飞剑翎。

熊则蹲跠悬劲稳,曲肱蓄气身矫轻。

目视摩天鹰铁爪,待间跃如欲与争。

入云掠地威攻力,复掌振领巧守能。

俯仰随心多变化,疾徐合度任纵横。

凌家乔梓揣摩久,身手逼真肖神情。

拳艺精纯臻妙境,扬前启后着鞭声。

一九七六年元旦题汉兴武师所摄鹰熊斗志照 余昂作诗


3心意六合拳艺传真简介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谓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谓外三合。总内外三合而为六合,即此拳命名之由来。

仰观鸷鸟擒掠之势,俯察猛兽搏斗之形,象形取艺,故又有十大形之称:

燕有掠水之能,鸡有争斗之性,

龙有收骨之法,猴有纵身之灵,

虎有扑食之勇,鹰有抓拿之精,

蛇有拨草之巧,鹞有侧翅之劲,

马有奔腾之功,熊有博战之情。

鹰熊斗志,以象攻守之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此为身法。勇、猛、短、毒、疾、狠、快、利,以此为意志。踩、扑、括、束、撧以此为劲路。头、肩、肘、手、胯、膝、足,以此为七拳,左右相加则成十四,附以腹、臀尾两处,共为十六拳。

熊在束,束而起身,起似镗锉;鹰在长,长身而落,落似钢钩。势势似虎扑,把把似鹰抓。吸是蓄,呼是发;柔运转,钢着点。轻如鸿毛,重如泰山。虚实实虚,随机应变;柔化刚发,循环无端,述其大概,以为爱好此艺者学习之方向。

凌汉兴 一九五三年冬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序

心意六合拳艺,相传创自宋代岳飞。飞幼好武艺,后得名师周侗之嫡传,文武兼擅,其武艺之造诣,尤为精遂。于是集众技之长,撷精取华,参以心得,著为《心意六合拳经》,是为《旧谱》。元明两代,几乎失传。逮明末清初,有姬际可氏,字隆风,武艺高超,历访名师,游终南山,得此《旧谱》,悉心揣摩,融会贯通,遂收其精微奥妙,广为流传;于是由晦而明,发扬光大,亦云本矣。

考《旧谱》所载,其术易简,其象形仅六,曰: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六者为心意六合拳艺之身法。又云:势势如虎扑,把把如鹰抓,为起手出势之攻法。鹰在长,熊在束,以象攻守之势,谓之鹰熊斗志。此皆先哲仰观鸷鸟掠食之势,俯察猛兽搏斗之形,象形取意,以意立拳。要旨采其擅长,补已之短,法良意赅,曲尽妙用。拳名心意六合,盖心动意随,内外相应开合,而心实为之主宰也。若能理会心动意随,浑身俱动之义,则对于拳艺之道,思过半焉。

由是观之,先哲所守者约,故习焉而功深;其术易简,故临敌而捷动,不期然而然也。奈何昧者莫之知,增益之为十大形,曰:龙、虎、鹰、熊、鸡、猴、燕、鹞、马、蛇,而附以雷声。再增益之为十二形,曰:龙、虎、鹰、熊、鸡、猴、燕、鹞、马、蛇、鼍、鲐,而雷声不与焉。且更名形意,所增之形为七,已由简超繁,而妄删雷声,则惊法阙如,于是樊然淆乱,几失心意六合拳艺之真谛矣。

窃维增益之故,当时亦不过便于教授徒众,启发常人易于理解而已。后人不知,视若固有,则未免画蛇添足之见。盖龙、蛇仅大小之别。猴在束,而熊亦在束;鹞鹰同属,其性能相类;燕子掠水,与鹰之掠食,其行动何殊?马奔虎践,实同义而并称。再增而鼍而鲐,更无论矣。若基本之形,可任意增减,则所治之形多矣。例如:鲤鱼打挺为鱼形,乌牛摆头为牛形,丹凤朝阳为凤形,狸猫上树为猫形,然则何止十二形耶?至于雷声之废,实乃管窥蠡测,以为雷声涉俗,有失文雅,而茫然不解雷声有舒气、发劲、惊敌之作用,体用具备。故妄弃雷声者,实不足与语心意六合也。

此拳之特点,其易简已如上述,而其为用则不涉丝毫虚玄荒诞,与力学不牟而和。科学证明物质就是力量。观乎《拳谱》云:打法须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才为真。又云:浑身齐到无拦挡。则知此拳不是一挥拳,一投足以袭敌之手法而是全身以赴之整劲,而以丹田为主。盖一拳一足之质量,所冲击之力,焉能与全身之质量相抗衡?人之瘦小者,其浑身质量之重亦近百斤,设运用此百斤之质量,捷若闪电,以碰撞对手之中节,则对手虽形体魁梧,欲维持其重心不外倾,不仰跌,亦难矣哉!譬如百斤之锤,所击之力,何堪与四五十斤之锤相比拟,其理一也。

是故心意六合拳艺之发拳,多身力摆撞之挤劲,而丹田为之主,腿臂为之辅,所以其势倍猛。且夫劲道刚柔,不偏不倚。上下有束长之势,左右寓开合之劲。当其束而合也,胸腰内涵,肩胯紧裹,神气内敛,身如弓之引满,蓄而待发;当其长而开也,胸腰凌直,肩胯舒展,神气随势外发,而身如弓之复原,拳如箭之脱弦焉。

此拳授自我师卢嵩高。卢师为河南周家口人,少侍名师袁丰仪,而袁师系买壮图老师之入室弟子。当时从袁师习艺者六十三人,得其传者,仅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三人而已。卢师年最幼,功夫亦最浅,惟以出手敏捷见长。今卢师年已七十有九矣。余既恐卢师之后,不得其传,又恐传焉而不真,则甚于失传。故将拳势摄影刊出,并尽已之心,详为诠释,不隐不秘,以示忠实。俾后之好斯艺者,对我国固有之拳艺,有所领悟,而不惑于荒谬之说,则专心一志,身体力行,不难水到渠成,极于所诣矣。

凌汉兴·一九五三年冬撰于上海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盘法总诀

心与意合谓之神,意与气合谓之精;

气与力合谓之劲,肩与胯合龙折身;

肘与膝合势乃正,手与足合顾打全。

形如始得外三合,脚手齐到才为真;

神似方符六合艺,周身合一势无伦。

势势侧身膀领前,手足鼻尖照一线;

头若顶天足践地,目视前方意无边。

舌舔上腭谷道提,精气贯顶津液咽;

含胸拔背左右分,气沉丹田重心稳;

搨肩垂肘护中线,松腰坠胯攒翻灵。

肩要摧肘肘摧手,胯要摧膝膝摧足;

虽然手足有前后,但须手足齐起落。

出手处处成弧形,迈步在在扣裆际;

手足运行身前驱,身动务必意在先。

着点之顷刚呼息,运转之时柔吸气;

柔非软弱攻不破,刚非生硬乃为坚。

虚运实发一言罄,呼吸束长即拳经;

学者欲知其中理,要在揣摩习艺勤!

凌汉兴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一日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1 1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