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总第十期卷首语:活力——晓舟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711 )
作者:凌氏艺海 活 力 凌氏艺海总第十期 作者:晓舟 2015-8-15
“凌氏拳艺真有活力!”武学杂志资深主编常学刚老师由衷感叹。 是什么让古老的拳艺有着青春的活力? 我想,凌氏拳艺的活力来自于血统纯正、师出名门;更来自于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凌氏艺海》便是这份活力的见证者、践行者、推动者。 祖孙三代情迷心意。 上一期的艺海我们收录了王泰东、王涛、王子扬祖孙三代跟随凌老师、小凌老师学习心意拳的自传。王泰东医生是50年代的大学生,因年轻时习练太极治愈了心血管系统神经功能症,对拳艺和养生颇有研究。王医生50多年遍访名师,后又自己教拳著书,还是认定凌氏拳艺最纯正,凌老师和小凌老师的教学最具高度。为此,王泰东医生把其子涛涛6岁送来学拳,其孙子扬5岁送来学拳,近来又让自己的学生到小凌老师处深造。涛涛和子扬父子二人均深得小凌老师的钟爱,老师的精神也给他们人生以很大的激励。正如王涛师兄在《追寻老师四十年》一文中所写:“在他(子扬)的脑海中,小凌老师永远是他的楷模”、“两位恩师那种锲而不舍的十大形精神,以及德艺双馨的忘我境界永远值得我们追寻。”父子三代对凌氏拳艺如此一往情深,这在古往今来的武术史上也属罕见。 陈氏双雄才气纵横。 本期的艺海,我们将有幸读到陈德榜、陈德楹兄弟二人的文章,显示了陈氏兄弟非凡的才情、人文底蕴和品德素养。德楹师兄的《献芹记》言辞风趣幽默,说理简明透彻,读来津津有味,思之余味无穷。德榜师兄兴趣广泛,鉴赏力强,对昆曲如数家珍,有独到的见解,常常能对小凌老师有不同角度的帮助。两位师兄对凌氏拳艺极其认可,对两位老师一直非常尊重,对同门的师弟师妹爱护有加,是老师的股肱,是后辈的榜样。 中山四子后来居上。 本期艺海,我们还能读到中山公园培训点的四名新人黄人雄、王满盈、朱辰阳所写的四篇各具特色,真实亲切的学拳小记。我们从这几篇学拳小记中读到了新的气象。四位新学员学拳态度认真,勤于思考总结,加之金晓庆主教练的精心教授,配合吴新猛主教练、甄智杰主教练等经常性来交流授权的模式,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中山公园的学员们就将纷纷后来居上。 小凌老师十年规划,培养了一大片优秀的教练,如今教练们按照老师制定的方针开场教拳,又将带领出一批新的拳艺精英。而艺海将为大家提供学习、展示、交流的舞台。祝愿我们文武双修的道路越走越好!祝愿凌氏拳艺永葆活力! [此帖子已被 凌氏艺海 在 2016/10/2 1:17:4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