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卢嵩高老师---作者:肖力行 ————摘自2012年《武魂》杂志第二期“我与五位前辈的交往”之一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349 )
作者:仁者无忧 我 与 五 位 前 辈 大 师 的 交 往肖力行我自幼学拳。父亲凌汉兴先生在上海武林中交游广,受人尊重,受益于此,从小就有机会与多位武术大师近距离接触,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耳闻目睹的一些事,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十分亲切感人。因同好们再三督促,写了这篇文章。舍取之间,有一点要说明,这种文章历来不少,有的妙笔生花,实则欲益反损,有的夸大其词,结果反不可信。对历史负责,当以实取之。 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此要求,很难做到。就如实记叙,向质的方面靠拢,野则野矣,却无言过其实之弊。 由于各种原因,把海灯法师,张长信老师,储桂亭老师,梁启忠老师等各篇先放一放。举海登法师为例;觉得与其他武师有些本质上的区别,他更像世外高人,不食人间烟火。他谈话平静恬淡,气息纯青,渐渐的感到自己心澄目净,空静之意,油然而生。他的“倒竖一支香和一指禅”等,与后来介绍的海灯法师判如二人,不知是为了宣传,还是臆断?或是晚年心情大变?不得而知,就不趟这样的浑水了。
卢 嵩 高 老师
在上海,说起心意六合拳,或许有人知,有人不知。但是如果说起“十大形”,即使是不习武的人,多半也曾听说过。 把心意六合拳(十大形)传入上海,是前辈武术大师卢嵩高。我的父亲凌汉兴先生是卢嵩高老师的入室传人。按辈分,卢嵩高是我的太老师,从小我父亲嘱咐我要叫“爷爷”,但是学拳以后,所有认识的人都叫他“卢老师”,我人小,不懂这里面的差别,也就跟着他们一起叫“卢老师”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卢老师年事已高,教拳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件太辛苦的事了,所以就由我父亲代师授艺。教拳的场子在人民公园。每个星期天早上,拳虽由我父亲教,但是卢老师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必然到场,而且总要到教拳过程结束,才会跟徒弟们一起离去。现在回想起来,卢老师这么做,应该是虽然体力上已经不胜教拳之辛劳,但是作为师傅,心要尽到的意思。
我那时终究年纪小,拳是学了,却也贪玩。常常是别人还在练,我练累了,就到旁边去捉蝈蝈捉螳螂。有时捉不到,很着急,卢老师就施展鹞子入林(见附照)、鲤鱼打挺(见附照)之类的功夫,用身体撞树。撞击之下,树身剧烈摇动,树叶哗哗作响,在幼时的我看来,简直像山动地摇似的,十分吓人,便躲得远远的。等树上的螳螂纷纷坠落,我兴高采烈在地上捉螳螂时,心想,将来我也要练出那功夫,捉虫就方便了,却不想,真练出这样的功夫时,哪里还会有兴致捉虫玩。 卢老师尽管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打起拳来,每一手都一丝不苟,即便试拳,也从不马虎。有一次,为了我要抓螳螂带回家显摆,他老人家又施展鹞子入林撞树,没想到穿了第三次时,右手大姆指指甲擦进树皮,树皮掉了一大块,他右指甲翻了开来,血直流,我看了很害怕。我父亲要陪他到医院去看,他坚决不肯,用左手把指甲按住,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又叮嘱我们在场的人当心,以后练这手拳时,把大姆指向里放。此事过后,我再不抓什么螳螂了。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有一次我们一群人练完拳从人民公园出来。大人们顾着说话,我记着跟父亲事先说好了的,要到斜对面又一邨去吃点心。出了公园门,就急匆匆斜穿马路往对面走。正有一辆自行车骑过来,我没看到,眼看要撞到了,那时卢嵩高老师跟他的徒弟们都还在人行道上,我跟卢老师应该至少有三米开外的距离吧,别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一瞬间卢老师已经冲到自行车前两手抓住车龙头,两腿夹住车前轮,把车挡住了,大声指责对方,那个年轻人脸红耳赤,唯唯而退。 那年,卢老师已经八十一岁了。他年轻时身手有多敏捷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我父亲就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卢老师却还帮我说话,庇护我。 有记载说卢老师生性高傲暴躁,或有可能。记忆中小时候跟卢老师去体育宫开会,他坐下的时候,所有相识的武林人士恭恭敬敬跟他见过礼后,却都远离他而坐,由此或可见他的声威了。可是在我眼里,他却一直是这么个慈祥的爷爷。
[此帖子已被 仁者无忧 在 2012-2-28 9:20:12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2011年95岁凌汉兴老师在教拳
从左到右三张照片分别为 卢嵩高老师的 鲤鱼打挺、鹞子入林和童子功折丹田之二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2-4-5 23:04:13 编辑过]
作者:晓舟 左:海登法师 中:卢嵩高老师 右:杨基峨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