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用“心”练武--随肖力行老师习武心得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42 )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用“心”练武--随肖力行老师习武心得
甄智杰 在民间常常可以听到一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谚语,是指不讲章法,不讲规则,乱冲乱撞,误打误撞,却能打败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老拳师。一位拳师被不按套路出拳的老婆打得鼻青脸肿,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笑话,从中联想到现在很多练功夫的人,其实也是笑话中的人物。很多人会练,由于不得法,所练功夫未必能在关键时候用得出。 肖力行老师教我们练习的方法确实是好,但是很多人都还做不到,特别是那些刚入门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的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大得标准,有的练拳时气冲脑门,就是心没有办法静下来。我给大家提个培养假想敌的好办法,可以先拿树来练,把树当成敌人,这样脑子会集中很多,我练的时候曾经对着树,对着墙,对着镜子都当作假想敌过,现在买了一个不倒翁的沙袋来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老师已经教了你方法了,很多东西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去练,碰到问题了再去问老师。还是那句话,要用“心”去练,对老师说的东西也还要回去多去体会,多去想,多提问题。 肖力行老师见我练拳刻苦,尤喜技击。对我说学技击要懂“三知”:就是知劲,知形,知变。“三知”中很幸运得到老师很多的指导,我已经初步学会知劲和知形了,离知变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知形也是从老师讲解的《孙子兵法》中“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得到的启发,后我又从看的很多兵书中得到了体会,再加之实践验证了“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罢其力也”的道理。 学武之人,要想真的更上一层楼,在苦练体魄的同时,文化上面也需要多下功夫,中国功夫经历了千年历史流传至今,当中包含了许多哲学、兵法、医学、强身、技击等内容。肖力行老师说,练功夫的人能成为教练的,比比皆是;但是要成为大师,那就需要各方面都要有所成就,平时自己能练出来的东西,要教人时不一定能正确地表达出来。 肖力行老师平时不但教我们功夫,也很重视武术理论知道方面的灌输,还经常用孔子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来指导我们。要用心,就会有心得,悟道就快。 编剧柳衡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一个字的哲学》的文章,谈他在拜访凌汉兴,肖力行两位老师时,肖力行老师对武术界颇为流行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见解独到新颖,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肖力行老师的观点是这样的: 在这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里,最重要的是三个字,即“拳”、“功”、“空”,只要正确理解了这三个字,自然就能看出这句话的错误之处来。 那么,何谓“拳”?意为徒手的武术。而何谓“功”?意为非天生的东西。而这种非天生的东西从何而来,自然是需要练。练什么?当然是武术。那么,拳作为一种徒手的武术,既然练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功”,又怎么会无“功”呢?既然有了“功”,又怎么会“空”呢? 所以,这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话,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提法。但是换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变了,道理上也就说得通了。就是把第一个“练”字,换成“学”字,即——“学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就对了,也许最早的原话就是这样的,可能是后人误传了。 肖力行老师的这番见解,与传统说法仅是一字之差,就带出两种态度,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更是耐人寻味。 这个“功”字,本人查遍字典,不知所云。而肖力行老师一句非天成谓之“功”,把“功”字诠释得清清楚楚。肖力行老师的治学严谨和用心,可见一斑了。 我学习心意六合拳虽只有两年半时间,但是学到的东西使我感到很充实,觉得自己要是再早几年入门多好啊,常听人说起,心意六合拳每天几个动作,很单调,枯燥,其实是因为还没有真正地了解这门功夫,这个老祖宗传下来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好拳种,当你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再去练这个拳的时候,你会觉得每次打出一招,其实里面能回味的东西有很多。还是要靠自己去用“心”来体会。 摘自2010年12月《武魂》杂志
作者:于一碧诗 文章写得好!有体会,讲心得,去陈言,无虚假,实实在在,给习武的阅读者极有指导作用。 智杰师弟不但在凌氏门下武艺大进,写作也大有长进,本来有的胃病也练好了,可喜可贺! 你练武刻苦,习艺用心,一日无辍,不避寒暑。好学而问之,好问而思之,此乃进步之源,颇得肖师赞赏。加之肖师精伦的指点,事半功倍,拳法与日俱增。 入门二年,挤身于主教练一职,是我们团队中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主教练的。 在本阶段面向国内外传经布道之时,现在又听说你在教乌克兰那边的朋友心意拳,同时又向乌克兰那边的朋友学习俄文,而且基本学会了俄文的日常用语,为去乌克兰传授凌氏拳艺做准备,肖师听了十分高兴,寄希望你为武术作进一步的贡献。 我虽比你早入师门,也给过你一些帮助和指点,现在有些早于你入门的师兄弟,反过来向你探讨某些技法,深深感到你大有后来居上的味道。我一定要不断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为我们团队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感谢肖力行老师对我们精伦的授艺和无私的厚爱!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1-7-27 14:08:15 编辑过]
作者:xiaozhen
作者:于一碧诗
作者:万桂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