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燕秘书长讲话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王国燕秘书长讲话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16 )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0/4/30 11:28:18

尊敬的凌汉兴老师:

尊敬的肖力行老师: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来到美丽的崇明岛,假座漂亮的西来农庄,召开2010年度上半年度沙龙,本次沙龙活动由本秘书长来主持,不知能否胜任?还请大家一起帮助,让我尽量做得好一点。我学水浪拳已有4年了,今天讲讲自己心里的一些感受,也算是抛砖引玉,和大家作个交流

学拳至今,越来越觉得我们团队之可贵,凌老师和小凌老师之可敬,所要承担的历史担子之重大。小凌老师十分繁忙,门内外好多事需要他直接去处理,我们能力不够,常常爱莫能助。他说就目前而言,能代表他正确处理门内之事,也只有三五个人,朱全弟是一个,董建良是一个,我也勉强算一个。他们太忙,要我尽快真正进入秘书长这个角色,全面负责起来我们团队具体之事,好让他能集中精力,从事拳的著作之事。也迫切希望我们这里能有更多的能代表他的人,好让我们团队有更好的发展。

如何把以后的沙龙活动办得更好,很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更上一层楼。考虑到凌氏团队目前大多数教练,做老师都没问题,完全能胜任。但要做名师的话,就要再上几个层次。需要我们凌氏团队的每个学员多总结、多学习、多思考、多提问、多实施,争取用不太长的时间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

 为此,我斗胆对小凌老师提出二个愿望,小凌老师很爽快的答应了,并说这也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

1,鼓励大家把学拳时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带到沙龙活动时来探讨、交流。在不断感悟中提高对拳艺的整体认识。也请小凌老师多多指点,从而也使我们整个团队更提高一个层次。这是机会,也请大家多加珍惜。

2,小凌老师认为:就目前我们这些教练的情况而言,需要对拳义和拳理要进一步提高,否则会成为我们这些教练,学员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尤其是新来的一些年轻学员,希望大家在三年时间里,达到教练的标准。不但要把拳学好,还要把理论学好,全面掌握本门拳艺,只有这样才能负担起今后的传承工作,否则将来会变样。我设想在以后有机会的话,举行若干的不同形式的培训班或学习班,共同学习提高拳艺境界。象老俞上次向小凌老师请教,孙子兵法上的一个观点,讲了自己的认识。他听完后说不对,这句话是目,它上面有纲,有大前提,先要从纲上认识,弄清大前提,再去理解这句话就不会错了,不会误解。没想到小凌老师马上把前面的大前提说出来,进行了解释。事后知道他能把《孙子兵法》13篇从头到底背出来。同样一本书,同样一句话,认知的结果却不一样的,老俞也是大学毕业,也专研了几十年了。可见小凌老师文武相长,这方面真是我们的不可多得的财富。只要有兴趣的,不论新老学员都可参加。我争取在这方面做好大家的后勤工作。(掌声)

我学拳不久,小凌老师就给了我,《中庸》里的15个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很客气的说是与我共勉。其实是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他常说,读书不是简单的学,读书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心得。同样练拳也要有心得,有感悟。一层功夫,一层境界。要不断学习,会有新的提高。

 我深深感受到小凌老师除了工作,其它时候都在考虑拳。读书,旅游,看戏,听音乐,等等都会与拳联系起来,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刻画出了中国武术历史发展的演变脉络,提出了根本性的,起着颠覆性的观点,也看到了中国武术的今后发展方向。他对内家拳拳义拳理的理解完全融会贯通,能超越时空,与创立拳的祖师对话。

去年端午节小凌老师在老赵的邀请下,带了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起去绍兴旅游,到了五泄,因为老赵年过80,他怕老赵吃不消,不上去又失去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他自己亲自打前站,先上山顶探路,叫老赵休息。当感到还行时,才叫其他师兄弟陪他上山。

当他在第一泄看到对面山上的幕崖石刻上面刻着“穷幽极海”四个字时,感到豁然开朗,连声说找到了,找到了。此行不虚,十分高兴。解决了一个困扰他几十年的问题。那就是他要解决水浪拳至今未解决的整套拳名中的一个。他即使在游玩中也时刻不忘他对武术的工作,几乎与拳融为一体了。

许多被武术爱好者混淆的概念,经他几句简洁明了的解释,变得相当易于理解和透彻。比如对“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所谓习武之人都一直在讲的话,我问了小凌老师这句话是何意?他说这句到处流传的所谓经典,口头禅,其实是一句错话,原意应该不是这样的,以讹传讹,讲的人都是拾人家的牙慧,逻辑上根本不能成立。这句话里关键一个字是”功”字,何谓功,如何解释,请大家想一想,讲一讲。当时无人能解释。只见他口吐莲花,说了一句;非天成为之功。既然练了拳,那也就有了功,何谓空呢。当时就看到柳蘅编剧眼睛一亮,她是专门写武术影视剧本的。我想她也有同感,后来写了一篇“一个字的哲学”,贴在我们网上。我回家后,查了各种词典,和有关书籍。词典里有各种说法,有成功,功课,功过,功夫,用功啊等等。我在大学里是读物理的,物理上的功是w=gh.功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位移。各种解释,却不能互相通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看功这个字大家都知道,真的要把它拿出来解释,却讲不清楚,小凌老师只一句话,把功解释的清清楚楚。放在哪里都对,让我由衷的感叹,越想越有道理。这种功力真是很难想象的。其实功字的结构,就是工加力,工者规矩也,力者,人为也。小凌老师他讲话一直很谦虚,每每说自己是一得之见,不知是否确切。其实是真知灼见,十分精辟.这是他几十年来的心得。毫无保留的教我们,使我万分感谢。

孔子说;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有时听他讲话和回答问题,常常感到回味无穷,胜似吃山珍海味,真是一种极佳的享受,也是一种极大的提高。前几年我在研修MBA时,我时常会将课上探讨的一些案例与他讨论,他分析的观点不仅与上课老师不谋而合,且会更深入地谈出他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从专业的角度,我认为他完全不逊色于一个MBA教授。学拳的同时,也在向老师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我工作学习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在场的多位师兄弟都说有同感)

小凌老师对拳中的一个字,都如此专研。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他一生为之追求的武术精研到何种程度!

 五年来,小凌老师教拳,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有何要紧的事,无一次缺席。从不迟到早退。小凌老师几十年来练拳教拳,从不间断,可谓真英雄也。而他从不批评做不到的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前二个月,我应朋友之邀,去新,.旅游.我邀请小凌老师和他夫人一起去玩,他说可以考虑,结果要定的日间中有一天是星期天的时候,他一口回绝,说不能因玩而不教拳这就是身体力行的精神真是我的榜样我现在真真地明白了凌老用的笔名“力行”,和肖力行用的笔名的,我们这里都知道力行谐音是凌。肖力行是小凌。其实远不止这些,真真涵义是孔子说的力行近于仁啊.相比之下自愧不如。但是他还是跟我说,你答应了人家,就要去,还叫我们好好玩,还给我面子,说让我们去拜访一下当地的精武会。

记得有一次,他脚出工伤,照常来教拳。一站几个小时,也不说。后来我问他,为何不休息,他说非不爱惜身体,大家从这么远的地方来,且学拳时不进则退,进进退退,学生就会浪费许多时间,拳要练好,更要学好心意拳的坚韧不拔之精神。学了好的东西就要身体力行,这就是尚武崇德,要人家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无故缺席,何谈尊重呢?

   小凌老师50多年来,每年去扫墓,无一年间断。碰到教拳之日,他都以教拳为主,改期上坟,0812月的一天是他母亲去世40周年,他慎慎重重地打点好。上午还是教拳,下午才匆匆赶去给母亲大人扫墓。他母亲文化大革命时去世,当时没人搞安葬,他请人找了一块大石碑,又请人刻了字,再请人带了石碑,砖头,黄沙,水泥,石子,去乡下墓地安葬。我们的师兄李恬那是还是一个青少年,也帮着把墓碑抗到墓地,化了一个小时。这次他回国说,那时没好路,走的是田埂,肩上皮去了一层。要是现在还要这样的话,他还要第一个去抗。我听了很感动,一个跟了他近四十年的徒弟,美国法学博士毕业,取得律师资质,在美国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事业有成,年过五十多了,竟然还愿给老师去抗石碑,这不真是他几十年来的教拳的精神体现吗?

   他待人真情实意,从不虚假。陈德盈写的《南海风雨》快递给他,他连夜看完。第二天给了陈他的看法,和他认为写的不足之处。有人说这样不好,他说看书,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一层功夫,一层境界,如果我的看法不对,那是我境界不够。但我不讲,瞎敷衍,对对方无帮助,是不尊重对方。当陈德盈得知他如此认真,十分高兴,与他讨论了好几天。当他得知该书在网上好评如潮,也亲自写了一篇书评,第一次学着跟贴,贴在专评的后面。

他从谏如流,我刚学拳时,不太了解拳场氛围,当面给他提意见,说他态度不好,其实是要求严格,(龙世明先生插话;我倒没觉得小凌老师凶,只感到敬畏。几十年来一直觉得有幸加入凌氏团对,就象中了大奖一样。)他十分诚恳的说,以后一定多加注意,同时还说,希望我以后看到他我认为不够的话,马上指出,好让他能做的更好,对他很有帮助,十分感谢。对我提的意见不论对与错,他都肯定我,还多次表扬我。

 本人随着人到中年,工作的繁忙和体质的下降,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容易疲劳、睡眠不佳,经常头痛等症状都表现出来,这时我开始意识到锻炼的迫切性,于是跟些朋友在周末打打网球,跳跳有氧操等,但因不是天天锻炼,且打网球也使我出现腰肌劳损,也暂停了下来,

06年有幸参加有肖力行老师主教的心意六合八法拳教练培训班, 他教拳一视同仁,有问必答,尽心尽力。凌老师说过,他一生学拳教拳,象小凌老师这样教拳是从未见过的。他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要求,进行不同指导,从而使大家都能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最大效果。我以前身体差,他针对我的情况,为我设计了我应该练的方式,使得我大步前进,很快跟上以前的师兄弟,取得了显著效果。他常说,要珍惜每个学员的时间和精力,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造就出最佳的效果来。只要能坚持三年的人,在他这里,都能培养成为拳中精英。

四年里我基本上是天天花上半个多小时来练拳,通过近四年的锻炼,我一改以前病怏怏的外表,不仅脾胃功能逐渐增强, 睡眠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每到冬天,我的双脚总是冰冷,脚趾上总要生冬疮,现在只要打套拳,手脚均会暖和起来,从前年开始冬疮已不再出现,身体看上去比以前强壮、精神了许多。我感到:坚持锻炼,持制以恒,是增强体质的根本。

初期学拳肖力行老师一再强调:力求工整,匀速、缓慢,以使气韵跟上动作的变化。作为拳当中最复杂的“心意六合八法拳”,在半年里的框架动作学习后,以后的训练,我是在肖力行老师的精心指点下,不断纠正动作、体会其含义的过程,有些动作没有一定的功底是很难纠正到位的,而“功夫”是在每天的练习中逐渐增强,带动动作慢慢趋于到位。我现在慢慢感受到气血全身贯通,水浪拳中的许多动作都是从技击中演化过来的,在练习中能把其内在的含义表现出来,节奏上达到快慢相济,刚柔相生,在轻灵扎实的演示中达到气定神闲的效果,才是最完美的演示了。

小凌老师教的拳,对我来讲真的很神奇。他武功高强,不必说了。就我亲眼看到的,我们的吕文发师兄,以前2-30年来,每天练拳三四个小时,功夫了得。人家一看就是一个糾糾武师,三年前刚来时,小凌老师教他,只见小凌老师一个变身,刹那之间,吕就出去二三丈外。旁边看的人说这个老师这么被学生打的如此狼狈,别人给他说,你搞错了,那个才是老师,那人大惊,说这个老师,看起来带着眼镜,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嘎历害,真是真人不露相,要不说一点也看不出。且那天三十多个师兄在场,吕问了大家,小凌老师用了那一记,我吃了生活都不知道,你们知道吗?结果都说太快,不要说不知道,就连看都没看清,说吕白吃了生活。这些就不多说了。套用现在最时髦的词来形容,属“秒杀”。(吕文发先生插话;我找了20多年,好不容易才找到小凌老师。我刚来时,记得小凌老师说,你到了凌氏团队,不但要把拳学的更好,还要把人做的更好,三年过去了,由于以前练的拳弯路走的太多,虽然拳没在坐的打得好,但自己感到拳越打越舒服,别人都说我这两年拳大有进步,做人也好了许多,非常感谢小凌老师。),这些就不多说了。我想说二三年前,在罗厂长的宴请上,有人说他能看出别人的健康与否,当时董,高,柳,等都在场,有人请他看看健康与否,后来我好奇,也请他看看,他看了说,我有甲状腺病,我当时不信,回去后到医院一查,果然是甲状腺有小结结。我问他如何办,他说就我目前情况问题还不大,只是初期,所谓甲状腺抗进,糖尿病,等等,都是阴阳离子不平衡导致的。只要好好练拳,达到体内动态平衡,是可痊愈的果然一年后再去查,都好了,连给我检查的医生都说神了。我看了医生后,没告诉他结果,问他结果会这样,他立刻回答说好了,检查是多余的。

学拳二,三年后,我气能通达百会,头顶百会穴会发热发烫,以前头痛的病不治而俞。目前到达了哪一境界呢?肖力行老师对我的评介是:已达到了学拳的第一层次“工”,进入第二层次“劲”;要我再进一步达到拳的第三层功“速”、这样就能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小凌老师常说他做任何事,讲任何话,都要有个考据标准,有章可循。“考据”是从追根寻源即中得来。碰到问题,他或不耻下问或读书寻找,有疑问常不断推敲,遍访名师以寻到最终满意的答案为止。为了一个问题,他会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有时会用好多年去追寻。我想我不但要学他的武术,还要好好学习他的这种认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视野,我们看到肖力行老师是个文武皆备的非常出色、优秀的武术老师,但他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作为学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在骄傲同时更要好好珍惜。一讲讲了四十多分钟,占用了大家的发言时间,不好意思,就到这里。(掌声)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0-5-6 11:06:37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0/5/7 16:01:55

肖力行老师与日本影视媒体记者金晓庆先生和王国燕秘书长合影

 凌汉兴老师与吕文发先生和丁运耕先生合影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0-5-7 16:33:55 编辑过]


作者:景林
发表时间:2010/5/7 16:37:25

讲话稿字数不少,内中含有的信息量更为丰富,言之凿凿。非亲身经历不能言,读之使人欲罢不能,真是上乘之作!

 

用团队之可贵,老师之可敬,担子之重大开场,立意高远,先胜一筹。

 

秘书长为团队向老师请命,提出要求,气势不弱,心地厚道。也可见贵团队气氛之融洽,令人羡慕。

 

听文中小凌老师言,不要说称其为武师,就是称其为文师,也当之无愧。一字之辩,千日之功,足见其文学底子非凡。想必小凌老师是哪个名牌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吧。楼主可以告诉我吗?可能我们还是校友呢。

 

观文中小凌老师行,数十年如一日,自强不息,称英雄,近乎仁,恰如其分。要是全国的武术教师,都象他一样,也不用完全象他一样,就象那么一二成,也不会象现在一样,江湖直泻。

 

短短一句有章可循,充分体现出行事的依据,却要耗费多少年头啊。没有这种高度之境,如何晓得这种份量之重。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在此为你们鼓掌!加油!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作者:DARA
发表时间:2010/5/8 14:32:12

景林先生的精彩点评也绝非一日之功!


作者:xiaozhen
发表时间:2010/5/10 13:47:47

王老师是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肖力行老师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跟随他的弟子。做为门内的新人,2年的学习中肖力行老师不仅仅教了我如何练好功夫,更是教会了我如果做人处事。“数十年如一日”肖力行老师每周日都会来坚持传授功夫,其实他是再传递我们一种精神,练功夫要坚持,做事情也要坚持,肖力行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更为中国传统武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楼上景林先生最后所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定要加油。给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把老师教的东西认真的继承下来。


作者:hhpcia
发表时间:2010/5/11 12:18:06

活动很精彩如有机会一定参加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0/5/14 15:39:59

  因部分有事没能及时参加会议成员的要求,节录本次肖力行老师讲话的三点精神。

一、本人能力有限,作为老师只有做的不够的,不可能做的完满的。以一己之力,要同时教大家,只能首先照顾大多数,再以培养精英为主。有欠缺之处,还望大家见谅。以后请大家多提意见,多提要求,引成互动,才能事半功培。

二、就目前我们的这些教练老师,已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了,但要再走向高层,必须打破自身瓶颈,指出了打拳时存在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及在最短时间内如何取得最大效果。由于没征得小老师的同意,具体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方法这里就不说了。

三、由于艺术境界是相同的,小老师举了中医的望,问,闻,切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作为例子。(朱全弟老师插话。小老师说得对,嘉定名医张医生喝了酒,就不切脉。)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几乎无人不知,虽诗无达诂,但好多人的理解是似是而非的,真真的意境在小老师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它的含义。这也是小老师在拳练到一定程度,对《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进一步认识,反过来又对领悟拳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老师每次在沙龙上的讲话,对我们练拳的节点上都极为重要,及时为我们下一步锻炼指明方向。听了这次讲话,对于今后练拳的意和气的领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没想到这二次训练,有些教练打出的拳明显有大步提高,大有点石成金的感觉。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0/5/18 14:02:55

4.25会议纪要

    2010425凌氏心意沙龙在“西来农庄”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是肖力行老师为我们团队制定整体规划转折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表示着第二个阶段的目标已胜利提前完成。会议归纳了以下九个方面内容:

一;五年来在肖力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大家不断的努力下,培养出一批称职的十大形和水浪拳的教师。

二;设立了七个心意拳培训基地:赵来兴老师的绍兴基地,甄志杰老师的义乌基地,柳家明老师的人民公园基地,吴新猛老师的滨海基地,王国燕老师的御桥基地,朱宏滨老师的灵石基地,吴新猛老师的同州学校基地。现还在筹备的陈德楹老师的成都基地。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三;会议由王国燕秘书长全权主持,改变了以前的一些会议形式,反映很好,大家希望今后按此进行。

四;大家认为王国燕秘书长的讲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感受。也觉得她完全能胜任秘书长一职,而且做得很好,感谢她为大家付出的努力。她也表示一定会尽力做到忠于职守,认真负责。

五;对于李恬先生(肖力行老师早期学生之一,老师四十年),金晓庆先生(肖力行老师在武术协会的一期学生,从师三十年),龙世明先生(肖力行老师在武术协会的一期学生,从师三十年),吕文发先生、甄志杰先生、马劲松先生等人的发言,表示完全认同和赞赏。

六;大家对今后的会议选址等,提出了许多建议,沙龙对此非常感谢。

七;大家觉得活动时间远远不够,由于发言涌跃,好多人连插话也没插不上。建言小老师,可否在百忙之中,再多挤出点时间,最好能用二天时间。小老师认为可以考虑。

八;许多现有的教练和学员深感时间紧迫,一致表示要在小老师的指导下,尽快再上一个层次。

九;全体沙龙成员对朱全弟先生为我们团队长期以来作出的无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jan1213
发表时间:2010/7/1 15:04:43

Cao Cao Presents A Blade
  While the Han court was in chaos Dong Zhuo marched his 200,000 battlewise Xiliang troops into the capital of Lüoyang. He forces Liu Bian to quit the throne and made Liu Xie the Emperor Xian and himself the prime minister. As he rode roughshod over the emperor, manipulated power for personal ends, and had acted extremely cruelly, all ministers and generals wanted to get rid of him.
dog clothes,
  Cao Cao,dog clothes a wise and resourceful army officer, had long wanted to kill Dong Zhuo. One day, he came to see Dong Zhuo with a borrowed blade. the latter was sitting in his bedroom, his brave step-son Lü Bu standing by his side. Inquiring why he had been late, Cao Cao said,
cheap aion kinah,
“My horse was slow.”cheap aion kinah Dong Zhuo, now it's your time to die.“ But fearful of resistance from the old but still strong Dong Zhuo, Cao Cao waited for the right moment. As Dong Zhuo was a very large man, a while of sitting tired him and he lay down facing inward. Taking the chance Cao Cao unsheathed the knife. It so happened that Dong saw his move in a mirror. He looked back and asked Cao Cao what he was doing. Just then Lü Bu returned with a horse.
replica rolex,
The quick-witted Cao Cao made up a story,replica rolex ”I chanced to secure a very unusual blade the knife to Dong Zhuo. Sure enough, the blade was extremely sharp, and about twenty some centimeters long. Delighted, Dong Zhuo told Cao Cao to have a look at the chosen horse. Outside, Cao Cao pleaded for a test ride. He then leaped onto the horse and sped away. “He must have come to murder me,” said Dong Zhuo to Lü Bu. “I aGREe,” the latter chorused. They sent soldiers to give chase, but by then, Cao Cao had fled out of the eastern gate.
replica rolex,
  This is a story from the novel Three Kingdoms.replica rolex Jiang Wei was adept with both pen and sword. He was not only a man of intelligence and bravery, but also a man of resources and astuteness. Zhuge Liang wanted to win Jiang Wei over to be his assistant. When he learned that Jiang Wei was a filial son whose mother was living in Jicheng City, he devised a plan to win him over. He ordered Wei Yan to attack Jicheng City by bluffing and blustering. As soon as Jiang Wei heard the news, he immediately led the troops to Jicheng City to save his mother.Zhuge Liang sent captured-general Xiahou Mao to Jicheng City to persuade Jiang Wei to surrender. When Xiahou Mao was only halfway there, he was told by people that Jiang Wei had already surrendered to the Shu State.
flyff penya,
Therefore Xiahou Mao had to go to Tianshuiguan. He came to the city of Tianshuiguan about Jiang Wei's surrender.flyff penya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Zhuge Liang asked somebody to dress up as Jiang Wei and attack Tianshuiguan. This made the officers and soldiers in the dity really believe that Jiang Wei's surrender to Shu State was true.
maple story mesos,
  Jiang Wei tried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protect Jicheng City,maple story mesos although he lacked the necessary army provisions. One day Jiang Wei led his soldiers to seize army provisions. The soldiers of the Shu State took advantage of this and seized the city. Since Jiang Wei had lost the city, he could only run to Tianshuiguan. The generals and soldiers wouldn't let him into the city, becarse they mistakenly believed that he surrendered to the enemy. Jiang Wei had to go off into the wilderness. He went less than a few kilometers before Zhuge Liang came along in a carriage and his troops encircled Jiang Wei. Realizing he was trapped, he surrendered to Zhuge Liang.


作者:spring
发表时间:2011/8/4 13:31:41

顶一下。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3 2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