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海底捞月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2145 )
作者:晓希 海底捞月 今天一早出门,到太湖边一块开阔荫凉之地打拳,晨光熹微,凉风阵阵,起势,胳膊一转,就感到手臂和手被温热的气包裹,徐徐拉开架势,一举一动,气随之流转,体感很是舒服。打到野马追风,想起昨晚小凌老师讲的拳名——海底捞月,说捞者兜底。意念一到,立即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从水里捞起来一个大大的球,暖暖的,圆滚滚的,那种荡漾,就像水里的月亮。体感十分舒服,有意略微多停了一会会,充分感受一下那个温暖的球,接着转身向右,换左手下沉,向上捞起,又捞起一个大的微微荡漾的球,用水中之月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 这是我第一次,被拳名引领出体感。之前很多拳,都是我先打到了,然后用拳名来验证,知道自己打对了。这记拳之前我只感到抱了球,但是那种荡漾的感觉是没有的,今天拳名引导,“捞”的意念一动,那种体感马上出来。不禁感到拳名内涵的神奇,好的拳名,描述动作,表达体感,更有一种意向,让你产生联想,体会到美妙的境界。 我很兴奋,回去后马上跟老师描述我刚才的体感,老师说,你本来就打出由内而外了,你们都到名副其实的一流拳师水准了,只差形而上的东西了,就这记拳而言,他日还会有更高层次体悟。老师此言一出,刚才的满足顿减,还有更奥妙的东西等待我去探索。 老师说:海底捞月这个拳名我不很满意,不是动宾结构,所以我还没正式宣布,只是暂定。老师是如此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难怪之前自己曾经尝试取过这个拳名——环掌抱月,老师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与海底捞月比,只是描绘了定式动作,没有动感,没有意境,高下立现。 个人觉得海底捞月这个拳名已经近乎完美了,老师还是孜孜不倦千锤百炼,不取得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拳名不罢休。老师对水浪拳崇高的敬意,对传承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令我深深敬佩。只恨自己文武水平都很有限,不然可以多帮老师分担一点取拳名的重任。 回头看看,自己是如何打出海底捞月的体感的呢?第一阶段,有时单操,力求路径正确,感谢老师给我每次立竿见影的因材施教。第二阶段力求神似,感谢老师组织开展了远程视频集训,我得以有幸参加,看老师上大课的指导,把龚涛、兴健、向雪、金星等不同程度同学打这记拳的视频段落,次第播放讲解,让我们看到不同层次的拳:神似、形似、形似还未达成,老师这样教拳,让我印象深刻,对这记拳的优良中差,了然于心。第三阶段力求自是,感谢老师今年第三期视频集训,我再次有幸参加,昨晚课上老师表扬向雪这记拳打得好,可见上次视频集训老师的点评对她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老师上课统筹兼顾,各得所需,更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能做传承的名师。 自进凌氏门内,每日练拳不辍,已经9年,如果今天打拳略有小成,全仰仗老师的教拳方法神奇,一路夹持,使我尚未走过弯路。试总结一下:认真练习是基础,老师指导是关键,不失时机是福分。 晓希 2024-07-22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24/7/24 20:17:10 编辑过]
作者:晓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