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心意拳”进入学校体育课教学(摘自《武魂》杂志2009第8期)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65 )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作者:立铭 王国燕 编者;2008年5月在“第九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心意拳比赛上,上海凌氏心意拳艺团队六名参赛者获得了一个全能一等奖,三个全能二等奖,一个全能三等奖,五个单项二等奖和一个单项三等奖。 2008年10月参加“2008上海“精武杯”第七届传统武术比赛”上,该团队16名参赛队员获得三块金牌,四块银牌和四块铜牌。(囊括了水浪拳的所有奖牌)2009年2月,受上海同洲模范学校邀请,凌氏心意拳艺团队在该校三个班体育课上教心意六合拳和心意六合八法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老师的肯定,家长的赞扬。为此,王国燕,立铭两位作者撰写了"上海同洲模范学校习武记事"一文,限于篇幅,约略如下;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是一所高标准、新模式、现代化的12年制学校。校长程彪,是上海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全国创新性办学的领军人物。 经商定,为了让同学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紧每一分钟,练好每一招一式,凌氏心意拳艺团队决定进行分组教学,每组派专职教练。为此团队的 学武其实是中国孩子们的梦想,中国人骨子里好多人就是爱好武术, 当学生们一听到能有机会在体育课学武术时兴奋异常。在体育教研组 三个多月过去了,学生们的拳艺在不断长进,平时少见的阳刚之气回来了,集体的组织性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增加了,尊师爱友也有进步了。师生们在教与学中兴致盎然,看到学生们乐此不疲的学拳,老师们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程校长多次听取了体育教研组老师和学生们及家长对授拳教学的反映,一致认为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此时此刻,程校长的心中又在酝酿着下一步的计划:拟在下一学期的体育课,心意拳教学再增加15个班。于是向凌氏团队提出,希望进一步扩大心意拳教学的要求,这对凌氏团队来说,将是一次执教能力的考验,而凌氏拳艺团队在肖力行老师的带领下,亦有充分信心,齐心协力,出色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为祖国优秀传统武术心意六合拳(十大形)和心意六合八法拳(水浪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图为同学们在汇报演示水浪拳.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09-8-25 14:27:38 编辑过]
作者:天阙 体教结合 同洲模式 上海同洲模范学校育苗有方 一代围棋巨匠陈祖德(左)生前为同洲棋院的学生下指导棋 图 特殊人才开绿灯 2007年,被称为“围棋高考”的定段赛添了一项纪录:11岁的芈昱廷成为中国最年轻段位棋手。他是江苏徐州人,求学同洲。 同洲一共办了13届国际城市儿童围棋邀请赛,芈昱廷获得幼儿大班组冠军。校长程彪立马携副校长、同洲棋院院长秦幼民等人亲赴徐州,劝说他来同洲上学。让一个7岁的孩子孤身一人来上海,家长怎么放心得下?程彪当即拍板,大开绿色通道:让小芈的奶奶来上海陪读,提供宿舍,给奶奶提供门卫室的工作,每月发放补贴。为了让小芈在放学后能上网下棋,校方在门卫室特地拉了一根网线。平时在班上,小芈的班主任还常常将自家孩子的衣服拿来给他穿,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同洲模范学校创办于1998年,3年后,校方花费了80万元人民币打造了同洲棋院,由一代围棋巨匠陈祖德九段题名。用程彪的话来说,“我们不挂围棋学校的招牌,形式相当于‘草根’,自生自灭。即便贴钱,也要为培养围棋人才出力。” 陈老每年来上海,必到同洲与孩子们下棋。2001年,他看中了江维杰和张强,破格带两人到北京参加国少队集训。江维杰去年取得LG杯冠军、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围棋世界冠军(范廷钰之前),同陈老的指点和鼓励不无关系。 人人都会下围棋 同洲模式并非体校模式。在这所12年一贯制的学校里,人人都要上围棋课。不仅如此,在全市所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中,只有这里开设攀岩课和马术课。 高水平教练亲自带孩子上启蒙课,同洲就是这么做的。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两堂围棋课,由院长秦幼民教授。校务处督导顾卫东介绍说,“启蒙教育很重要。在普及围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选拔有兴趣的专业人才。”因此,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若对围棋有兴趣,就可加入围棋社团,周五下午专门学棋,并有机会加入校队。再高一级的,就是由刘轶一带教的专业班。 潘多精神从小学 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运动员潘多,有三件宝在同洲。一是她登顶用的冰镐,二是山上的一块石头,三是珠峰的航拍全景图。 原来,潘多是同洲的名誉校长。学校的用意在于,给孩子从小灌输勇攀高峰、决不气馁的精神。潘多本人也经常来给孩子上思想品德课。最近,孩子们制作了一套扑克牌,每张牌的背面,是学生们根据潘多的故事画的画。 学习和体育两者兼顾,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一个前提是,读书一定不能落下,否则就罚他少上体育课或者社团兴趣课。”教务处业教主任屠蓓蓓说,“更重要的是,潘多的攀登精神深入人心,孩子们都知道,无论体育还是学习,都不能轻易放弃。” 本报记者 张建东 陶邢莹 [此帖子已被 天阙 在 2013-3-14 12:33:10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为程彪校长骄傲!他是我们肖师的好朋友,全弟师兄华东师大的校友,德楹师兄华东师大的同班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