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四课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四课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542 )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21/7/8 20:26:21

心意六合八法拳师范教学第四课

 

上课开始,建军先向老师汇报了第二期艺海工作布置情况,按老师要求这期每个编委都要参与学会编辑,这一期如来不及可以延后,待大家都学会了,以后几期的出刊一定要打提前量,以保证艺海的按时出刊。

 

提问环节:

1、东雷问:拳先由外打到内,后由内打到外。有没有有些拳不属两者范畴的?我打拳时,有这个状态,是否要保持?

师答:要这个状态,它是最好的,这就是天然对。一个初学者,许多动作常常是不对的,但难得有一二个动作会打得对,这是天性使然,本人却不知就里。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广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然则仍需为师指导之。

 

2、王钧问:五云捧日,什么时候打三记?什么时候打六记?

师答:事物发展均有其规律,从前的人不看电脑手机,这动作打一记即可;现在的人,长时间坐电脑前,腰椎颈椎等都易出问题。这个动作就要多打几次,甚至单操,增加腰肌、颈肌及督脉畅通。有些高血压、腔梗其实是颈椎问题引起的。你们看凌汉兴老师今年105岁了,依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毛病的。

 

拳艺指导环节,老师继续纠正我和“二晓”的水浪拳。

一、导引时的手形

张弓搭剑回身的手形相叠,不能忽视中指的相叠,通过中指的引提,通过一段时间的正确锻炼,能做到强体固本,男性会有较明显的体感。

 

二、纠偏模仿的误区

老师每每看到学生拳没打好,常反思自己教学方法,寻求变换方法进行指导。随着年龄的上去,老师毫不掩饰告知我们,他的拳在退步,以前动作中不可能会断的动作,现在有时会发生。当老师看到侃希鸿雁双飞后的手提起没有做到连贯,指出可能是为师的问题,导致她模仿出现了偏差。肖师为人师表,对学生的负责、对拳艺正确传承的敬业,让我们甚为感动。

 

三、眼神落到用的地方

随着我们功力的上升,拳不仅要打得形似,更要把拳的意识和内涵显示出来,开枝散叶后的闭门推月,老师提示侃希在容易疏忽之处,眼神可落在肘上,此时是用肘去袭击对手。如果一记拳,神达不到,则要先让意到,否则打出拳就显得毫无意义。

 

四、最难的一记拳

孤雁出群前的一记过程动作,有二个连绵的翻转,是全套水浪拳最难打的一记拳。老师曾说,这记拳没有十年功力,是打不出的。学拳七年不到的侃希,已把这个动作打得近乎完美,被老师喻之为已达一流水平。若能把“起如水之浪翻,落似水之浪绝”的意境演示出来,则直至顶峰了。

老师对侃希、建军等学员在学拳过程中,关注到老师极细小动作的微妙变化,懂得极力去模仿,老师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凌氏团队有如此超众的老师引领,又有如此勤奋的学员追随,不出高徒,难啊!

 

五、如何表现拳的厚重感?

老师常教导我们,行拳要有节奏,该快时快,该慢且慢。初学者,以学外形为首要,可以匀速。拳打到一定高度,要把拳精神体现出来。老师在指导晓舟开枝散叶时,问这记拳体现的是什么精神?天下为公,浩然正气,是这记拳的内涵。唯厚德才能载物,能把这记拳的厚重感体现出来是关键。如何体现?手脚提起之时要慢,把稳健扎实感体现出来,脚放下之时稍快,节奏感体现出来,拳的水准就能再上一台阶。

 

六、涩的体验

今天老师在指导我们孤雁出群后的180度转身,要求放慢速度去打,再次体验涩的感觉。这记相对幅度比较大的拳,当放慢速度,就能细心体会到空气中的阻力,这就是涩。这让我想起不久前,老师问我们手臂放下容易,还是提起容易?如果用肩来控制手臂,放下显然不易,就会感到阻力,是一样的道理。

记得二年前老师在指导琵琶遮面时,提示后手像写毛笔一样,把向前推的感觉打出。老师说拳中每个动作都要有这个感觉。当一个人功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打出的拳会有涩的感觉,这个涩就是应有的阻力,就是放松的最佳体现。

 

我想所谓涩就是我们打出来拳的意、气同步,达到意到、气到,层次也就上去了。

 

想到高温酷暑,老师不顾伤痛,驱车百里前来指导我们拳艺,让我们收获满满,感动之余,是心中更多的不安和愧疚。

 

 

 

王国燕

2021年7月7日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0 2: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