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势 (2021.5.22小记)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气 势 (2021.5.22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509 )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21/5/23 8:54:23

2021.5.22小记)

 

读到清怡记录的老师关于写小记的指点,“……求其深而不求广”,实践之。

昨日源深训练,老师逐一指点,虽十分辛苦,却觉老师特别开心。我想一是晓希归来,凌氏拳艺海外传播喜讯频传。二是老师终于完成了对清怡和祝总水浪拳全套的指点。

今天老师讲的内容特别多,技击演示也特别多,都能听懂估计内家拳也差不多会打了。然而,估计每个人一时间能get到的也就一、两点,需要随着功夫不断提升慢慢消化。

我感触最深的是“气势”,因为我缺。

这个问题老师宣布我满师时就曾指出过,时至今日好像提高有限。今天我看仲寅打拳,因是我的扩大版,更明显。老师对仲寅做了不少技击演示,估计也是要让他感受到拳中的豪气。同样是女性,国燕师姐和晓希打出来的拳有比我要有气势得多,我想可能与自身性格有关,也可能是老师对她们二人在职场、商战中的指点激发了豪气,或者是她们有机会相对长的在老师身边练拳学习,熏陶更深。无论如何,如何能打出气势,当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拳,少了气势,还叫拳吗?

怎么去提高,是我接下去要考虑的。

首先,要好好珍惜每次跟老师打的机会,这是最有效的。就像上次老师带我打四把提、落时我感受到的。水浪拳跟打中更是要注意老师的节奏,节奏说不出来的,只能自己在跟打时去感应。

其次,每一记拳叩其两端,起点、终点都要精准到位,中间一气呵成。比如,老师这次给清怡指点犀牛望月时把前后两记到位的细节明确地点出来了。每记拳应该都有,老师说时要用心记,自己反复练习体会。水浪拳200多记,每记都能弄清楚,做到位,确实很难。老师因材施教,适时指明,让我们省掉很多很多琢磨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我们非常非常幸运的。

再者,了解技击,熟悉技击,练习技击。说实话,我不喜欢技击,练拳时也没在技击上要求自己。然而,正如老师所讲,拳:崇德、健身、自卫,崇德是精神的,健身、自卫是物质的,缺一都不能称之为内家拳。物质的东西到最后可以不要,但物质是不能没有的。老师今天以赤龙搅水前后两记幅度的差异(我的理解非老师原话)给我们讲了健身和技击打法上的不同。我在一旁看老师演示了好几遍,都没看出端倪,祝总不愧是博士,观察仔细,看出了区别。内家拳,老师不讲,你看100遍视频也没用,我就曾跟着老师和国燕师姐二人展示版的视频打了不下百遍,可见,没有老师指点还是看不懂。这就像读帖,非常有意思,一本帖,一千个人读,读懂多少,程度差距非常大。然而,帖读不懂,再临也没用。拳读不懂,再看视频也没用。

另外,还有两个收获让我十分开心。

一是,老师今天讲了如何看学生的程度,只要看老师在带打时,学生有几分神(注意力)在老师身上。我教拳也遇到这个问题,尤其教初学者,带打时他们常常不看我,我有时会怪他们学拳不认真,有时会怪自己打的拳没吸引力。这次经老师总结了现象,分析了原因,老师说,因为初学者想自己的动作都来不及,自己都管不过来。这个问题让我找到了原因,也颇能释怀。

二是,以前我有次发现老师对凤凰展翅的打法做了调整,一直没弄明白原因,也没敢直接问。这次有点想明白了,可能也是出于强调技击还是强调健身的不同要求,现代人显然更需要后者。我的感觉是技击更重气势,健身更重气韵。好像还有枕流逆袭的一记,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师在打法上让我感觉也做了一些处理,我一直打不好。

我不喜欢强势,但气势却是要的。前者往往外强中干,后者则是有底气有智慧的。高境界的东西一定是能屈能伸,能放能收,惟求合理,不压抑不放纵,无过无不及。这想来也是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层含义吧。

                       晓舟 2021.5.23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21/5/29 17:46:24

2021-05-22 学拳小记

 

水浪拳指导

小凌老师这次对我的水浪拳指导是从“倒拽牛尾”到“存气开关”。主要讲解的是“倒拽牛尾”和“犀牛望月”。这次终于将水浪拳下半套纠正完了,风雨无阻的往返奔波,实在是辛苦,谢谢小凌老师!

 

“倒拽牛尾”小纪

小凌老师问这记拳叫什么名字?我说是“倒拽(zhuai)牛尾”。老师说应该读成“倒拽(ye)牛尾”,这个是个多音字。回来查了一下,果然是的。这记拳的要点是左右2边动作是一样的,但是意识是不一样的,左边的意识在前掌根,右边的意识是在右肘。具体打依然和“提手七星”一样,秉承“其势险,其节短。”的原则。

 

“犀牛望月”小纪 外形和内因

小凌老师教拳,知道是因材施教,却一直没有明白老师是怎么判断到什么地方,要教什么东西。而且水浪拳一套拳,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准备动作,怎么就能放松全身呢?拳到底是怎么进步的?这次“犀牛望月”的教学让我大概明白了一些,其实就是小凌老师说了无数遍的“外形带动内因”。以前听了,将信将疑,到现在才明白,很多拳的事情,老师早早就说过了,只是当时说者有意,听者无心,过去也就过去了。类似的感触,建军好像也记录过,只是我记得当时他用的词是“形正气顺”。

 

所以,老师教拳和我们学拳,都是秉承由外及内,由粗到细的学习过程。这也是我理解为什么几年前,小凌老师初来教拳,王钧问老师“虚领顶颈”和“沉肩坠肘”的时候,老师说跟着老师打,都能做到,但老师在教拳的时候从来不说“虚领顶颈”和“沉肩坠肘”的原因。因为粗都没有做到,细就无从谈起。

 

一样的事情,一样的话,也许以前也写过,只是自己知道每次是不一样的体会,且记之。那“犀牛望月”老师指点要注意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定式动作望月的时候,尽量蹲着把前腿和地面相垂直。这是外形,内部的动会扯着屁股后面一块不动的肌肉的动。

 

“赤龙搅水”小纪

这记拳是指导祝总的,老师说我打的天然对,但是自己不知道。我这里代为记录一下老师对祝总的指导(以下老师非原话)。拳通常打的时候,胸通常不会是打开的,总是含着的。但是这记拳打的过程和打停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打的过程胸是打开的,但是打停的时候,又含上了。我的理解,打的过程中,是胸腔打开了带手动。

 

张博士十大形

这次教张博士十大形,主要是纠正轻步站、踩步、转身和收势的动作。踩步主要的问题是

1)轻步站应该是侧身,对向前进的方向,不是身体完全侧过来和前进的方向垂直。

2)动作2的手掌还是要贴肩,上次是转个小臂或手腕,这次有进步,手臂能到身体侧面了,但是离开身体距离较大,没有贴着身体。

3)动作1塌法,后手放在了手腕处,没有放在手肘侧。告诉张博士略微侧身,就能把后手放到手肘处了。

4)博士的踩步有2个断点,1要停顿一下,让后23。带打踩步,让张博士跟节奏。

 

收势的问题:

(1)  动作1回身发打,左手的下压。

(2)  动作2和动作3要舒展开一点,就是手抬的高一点,撑的外面一点,现在有点缩。

 

本周习拳

最近习拳如常,没什么变化。只是觉得踩步可以用胯跨的更大一点的距离,可这么一跨,又有点乱了,要重新调整。左膝内侧好像哪次拉到了,不太能吃劲,慢慢来。“凤凰展翅”也打的我后背酸疼。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0 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