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9-11-16学拳笔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344 )
作者:晓希 2019-11-16学拳笔记 今天这堂课,老师让四位满师弟子,各打水浪拳起势到第一个临崖勒马,然后逐一详细剖析。老师现在对弟子的指导,已经跟满师之前大不相同。对具体问题,让个人知其然;对大家,告知所以然。处处都是从培养拳教师的角度出发。 老师让清怡、冬雷、郭博、刘飞都打了这一段,然后问我们大家,各人的问题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了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说还好我没有这些问题。老师说,作为拳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们有的毛病,你们本人不一定有,教师要多方了解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知道如何解决。不可认为现在看到的错误我没有,就跟我无关了,就不管了。这不对,此时你要积累经验,我现在对他们的纠正,是为了以后让你们去教拳,以后你们看到学生有了这种问题就知道怎么办了。 老师说你们现在都打了三年了,有了一定的功底,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都要从高一点的层次上去做。要知道为啥对了,才会纠正错的。纠正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标准,让他们好参照执行。 以清怡为例, 问题:起势转动手臂时,幅度过大。 如果我纠正,我的方法:示范。 老师说: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意识不对,这里的意识应当是中指垂直向下转动(好比一个钻头)。老师让清怡把意识放到中指,再打,立刻有很大改善,但还没有到位。老师说,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当场打不出没有关系,有了意识,回去多打几次就打出来了。 问题:双手托举时手掌有倾斜。 这个我打了是对的,这个问题我没看出来,当然无法去纠正。 老师说:做拳教师,要知道自己对了啥地方,才能纠正学生错的地方。这里的双手要平托,宛若托有重物,不使遗漏。如果手掌歪斜,气就会泻掉了。 问题:丹田转得不圆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没改过来。 老师说:这记拳,左右手在身体中轴线转动,可大可小,两边要对称,手指垂直向下,这个就是要告诉学生的标准。 大家一起看老师仔细纠正过清怡,都一起学习了,后面的同学再打,相同问题出现的情况就少了很多。这个是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方法。 到东雷,老师只指出了一个问题:转丹田之后缺少挑手提后脚跟这一细小环节,这记是东雷这一段里打了最差的。也是我之前打了最差的,教学生始终教不好的地方。我除了示范,还是没有其他方法,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老师说:你们要学会从手型看到意识是否正确,从手型就可以看出冬雷没有用双手虎口上提。老师让东雷用这个意识去提手,手型马上就对了,整个动作立马改观。 对郭博、刘飞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和纠正。用他们的错误来告知清怡、东雷打得对的地方,而这些他们虽然打对了,却不知道为何打对了,只是形似而已。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现在的对,不能保证以后不走样,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拳教师。 通过今天老师的上课,告诉了我不是会打拳的人就可以做老师的,最多就是一个合格的领操员。把学生错误的意识指出来,把正确的意识和道理告诉学生,学生有意识了,行拳时就能有正确的方向。 老师说,作为拳教师,首先是要看出学生的问题,这是教拳的第一个层次,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要解决问题,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把问题改掉。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的效果,要立竿见影,手到病除。 到了这个层次,可以说是到了相当高的一种境界。当今武林,到此境界的凤毛麟角,我们很幸运,小凌老师恰是个中翘楚,教拳本领独步天下。 今天课上,老师跟上周去参加精武杯武术比赛获奖的同学们合影留念。同学们对这次比赛的评比规则等问题,感到颇有疑问,无不敬佩老师的先见之明。鼓励同学去亲历一番,可以了解全过程。为我们凌氏团队要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树立信心。 课后,讨论了团队下阶段的工作。我提出头条号工作由金星负责,因为金星操办印刷的老师70华诞纪念册,又准时,又有水准,工作质量很高。老师说,你这样说法不够好,对于金星这样的年轻人,不管纪念册做了如何,都应该給他机会让他充分锻炼,在锻炼中提高。我觉得老师所言极是。金星也毫不犹豫承接了这项新的工作。 我另外提出,因为筹备华诞和满师庆典而暂时停顿的百度百科工作,当恢复推进。前面尝试了一次,感觉工作量很大,这项工作将是系列化的长期性的,需要更多同学贡献聪明才智,一起努力,希望大家毛遂自荐报名参加。老师说,建军,黎明,等等电脑知识丰富的同学应该参加,东雷也应该参加,因为东雷是做领导的,有其独特的视角。课后不久,我们百度百科工作组就收到了四名新成员的报名:建军、葡萄、东雷、金星,感觉本工作组兵强马壮,一定会为我们团队的百科工作闯出一番新天地。 晓希 2019-11-17
作者:郭明虎 郭明虎 2019-11-16学拳笔记 十大形 储教练在看我行拳时,指出我在收势的时候门洞大开。应该保持在胸前起到防护作用。金星也在旁边提醒我起跳时两个手掌回收到头部上方了,导致胸前没有防护。应该前手回收到胸前,后手贴上去,两手贴紧后往下拉。这样既可以防护好自己,又可以进攻敌人。
水浪拳: 起势双手水平托起,上升到最高处略微下拉。我的动作下拉太多,把升起来的气卸掉了。略微下拉后再次向上,然后翻转手掌方向向外,垂直下拉于胸前。两手前后拉开,但是幅度不一样,左手回拉至腰部,右手前伸至前方。旋转右胯,右手就随之转动,用右肩带动右手至腹前。按揉丹田时,小凌老师指出要以肚脐为中心做对称运动。双手运动到左侧,在下按前,双手虎口有一个上提的动作。对于虎口上提和右脚脚跟抬起,这个动作很微妙,不容易做好。需要慢慢纠正。
作者:陈清怡 2019-11-16 学拳小记 本周训练因为家里有点事情耽搁了,9点40左右才到训练点。看见小凌老师在指导晓希水浪拳,国燕教练在旁边教以前的几个同事水浪拳,储教练则在另一边教其他同学十大形,建军和运杰一旁练着单把,很多人,一片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 精武杯 上上周参加“精武杯”比赛,得了2个三等奖,赶快和大家一起和老师、储教练和国燕教练排好照片。老师说做老师不就是学生有成绩的时候最开心嘛。拍完照片,储教练问小凌老师是不是看看大家的十大形,小凌老师说这次没时间了,先指导一下我、东雷、郭博士和刘飞的水浪拳。 气 老师说学水浪拳3年了,第一次专门指导我。其实以前专门指导过我上半套,这次应该算是第二次了。不过这次的指导很不一样,讲细节的动作少了,讲意识,讲拳的多了。这次指导,让我明白“气”这个东西看来是有的,以前以为这是无中生有,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个东西,是个方便法。这次老师指导我打“停车问路”的时候,说我双掌距离大了,示意我减少间距,说要能感到热量,我感受不明显,老师就把他的手掌放在我两个手掌之间,问有感觉吗?我能感到老师手掌的热量传到我手上,这时国燕教练说这个就是以前文章“师徒传功之秘”提到境界。 说到气,老师说大家现在还年轻,气血充沛,体会不到气的涨落,等年纪大了就能体会到。 意识 另外老师这次说了很多意识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以前不知道一记拳的意识,打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枉动而不自知。知道意识之所在,就会好很多。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还是蛮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错误和自己学拳所犯的错误不一样,很多错误自己没有犯过,但是学生犯了就要指出来,而且要有有效解决办法。这些都要靠教学中和学生和老师交流才能体会到的,最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是拳艺上一个层次的必由之路。 水浪拳纠正(起势面向南) 本次小凌老师指导水浪拳,为起势、停车问路和临崖勒马。 1. 起势 – 意识在指,不是在肩部。自己理解这个就是小凌老师经常讲的毫厘和千里,梢节带根节。起势双手上行,要掌平如托物。 2. 停车问路 – 承起势后,双手自头顶下行到肩,然后前后对来分开,左手向前,右手向后,因为距离不同,要双手同时到位,不要分前后。其后在胯部的右手是被胯和肩送出去做停车问路的动作,不是手动。手臂是不动的。我理解这个就是根节送中节和梢节。 停车问路,要感受到双手的热量往来。 停车问路后的揉肚子,双手朝下,揉的要圆。经常或左右边不对称,自己要注意。感觉这个揉肚子,动的是梢节的手,可能还是根节的提放。 揉完肚子后向东边的侧身挑,手有个起落,带打右脚跟有个起落。老师说这个手形决定的。 向东的侧身挑完,转向东,双手外撑,我撑的时候,有个向东的冲,不要这个冲。撑外回坐,双掌上下朝地面,双掌间距离不易太小。 3. (东)临崖勒马 – 应该是略微内扣的丁字步,我是外八字,不对。 本周习拳 这周和上周一直在体会踩步中的含胯,动作又开始分解成123,有时候打的对,有时候不对,一天天对的多一点,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9/11/23 15:58:34 编辑过]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9-11-16学拳小记 之前因为工作关系,已经有好几次课缺席了,这次不用出差,时隔多日终于能和大家一起习拳了。 因为之前精武比赛,老师让大家把获奖的奖牌都带来留影纪念,并询问了一些比赛时的情况,听完之后,老师说这次让我们去比赛主要还是让我们去见识一下,去看一下外面的情况如何。通过这次的比赛,我认为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是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在练习武术,说明整个社会开始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了,不过从比赛过程和结果看,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我个人对裁判的一些评分也持保留意见,但是无论如何,国家和社会都对传统内家拳越来越重视了,这个趋势还是非常好的,也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有利。 这次上课,老师对四位师兄进行了水浪拳的辅导,这次的目的,是为了给我们示范以后如何教拳,要知道为什么对了,才能够纠正错误。纠正的时候,要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标准,让他们好参照执行。这次教学,有几点是我自己需要注意的,这里记录一下。
作者:童金星 学拳小记 这两个月没怎么写小记,一来琐事多,二来最近练的不多,感觉没什么好写。其实是自己最近有所懈怠了。 本次训练,储教练帮我纠正了两记拳:怀抱顽石和大劈。请储教练帮我看这两记拳,也是因为最近动的少了,身体略有发福,所以打算加练这两记拳。 怀抱顽石:抄起时要快,要有上前的意识。 大劈:动作三向下时不要想着手向下,而是让身体直接坐下,这样自然就是腰胯的上下开合,而不是手臂用力了。 在和师兄们一起练习燕子抄水的时候,我想起前段时间练习燕子抄水的一点心得: 如果按照动作一二三停顿着打而不连贯的话,动作一下去到动作二起来的这个过程中,支撑腿的膝盖会吃力,受不了,因为重心完全压在了后腿上,但是如果连贯的打起来的话,身体是一边向下,一边将重心前移的,下到最下的时候重心是在两个腿中间,而不是完全压在弯曲的那条腿上,几乎感觉不到膝盖的受力。 想到关于膝盖的这回事,又想起来,王国燕教练曾在群里讲过,不伤膝盖的原则就是,如果膝盖要吃力,就要保证膝盖和脚尖朝着同一方向,这样膝盖不会受扭力,就不会坏。 很多人练功都把膝盖练坏了,是不得法还要逞强,因为觉得站的低代表有功夫就使劲往低了站,这就练成所谓“外家拳”了。 其他:最近工作上忙着准备开展新项目,所以看书比较晚,天比较冷,也不太适合做过多的肢体运动。于是这两天就按老师说的三体桩,站桩养养精神,我以前也站桩,练习十大形后就没站过了,不过这两天站桩感觉跟以前不一样,感觉比以前顺畅太多了,恢复精神的效果也好很多,可能跟练习十大形有关。 等这段时间忙完,练习十大形的时间精力多些的话就不需要站桩了。
作者:陈东雷 2019-11-16 学拳笔记 时值立冬,今年的西北风却还没有来,温度还常常够到20度,干燥异常。 前几日在湖边练拳,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在一边看了几眼嘀咕一句:“小伙子打的什么拳,陈不陈杨不杨的”,未等我回答就转身走了。一时有些走神,初时有些反感,后又有些欣喜,没想到还被高人品评了几句,想起老师的确研习过陈氏和杨氏太极拳,总算学到了点皮毛,让被人认出来了,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啥是陈氏啥是杨氏。
此次上课小凌老师开始对我新一轮水浪拳指导: 停车问路到临崖勒马
停车问路后双手在腹前转动 不足:左右运动的幅度不对称,右边少了点 纠正:左右运动的幅度对称
腹前转动后双臂枪挑左边 不足:没有枪挑动作和挑完的抬腕动作 纠正:双臂自下向左前挑起,意识在两根连城一线的食指,到位后挑食指、抬腕,抬腕的同时右后跟抬起转向。 体悟:如此抬右后跟更顺畅些,体会到手与脚合。 问题:在教学中,让初学者先注意手好,还是先注意脚好,还是都要注意。
陈东雷 2019-11-26
作者:罗建军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9/12/13 16:21:27 编辑过]
作者:刘飞 学拳小记 刘飞 2019-11-16 因为家里有事所以晚来了,老师和师兄弟们已经练了好一段时间的十大形,我也跟着活动了一下,想学学十字括横,这个动作还是不太好,而且我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坐下去,踩步还是向前倾斜的厉害,一是因为什么向后坐不下去,二是因为打的太快,特别是分解动作的二这一记打的太快,滑过去,对于打拳可以这样,练拳的时候还是要更到位一些。 这次大家参加精武体育的比赛都拿了奖,跟老师拍了几张照片,看来中年组还是最简单的,老年组和青年组都是高手,老师也讲了以后也要拿凌氏的奖牌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 大家跟着老师打了一下水浪拳的开始部分,陈清怡、陈东雷、郭明虎和我都打了一遍,我打的是最差的。老师指出了大家的错误,我的动作是最不到位的,怪动作也最多,打拳是中指领劲,大家的意识不能放在食指上,更不要僵硬。后面我看了建军拍出来我打拳的视频,动作确实做的比较怪异,不好看。 大家问到了起式和收式两腿宽度的问题,有人说是两腿与肩膀同宽,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老师说这个看每个人自己,放松舒服是最关键的,学别人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动才是正常的,静是动的特殊状况,需要调节,所以静是很难的,放松也是很难的,真正想放松真正做到不用一丝力气,人就躺下了,这也暗合“世界是运动的,这一本质”,动者静之基。 现在凌氏拳艺也都进入正轨,我也加入了凌氏拳艺的杂志,下一次我尝试着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