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9-10-13 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332 )
作者:陈清怡 2019-10-13 学拳小记 本周因为国庆调休,周六上班,周日的集体训练就没统一安排。因为老唐、黎明、刘飞、金星、葡萄和我报名参加上海的精武杯比赛,小凌老师对大家水浪拳和十大形的准备有些担心,在群里面让我们报自己打的拳名,并且留言说周日会去训练点。于是周日大家纷纷抽空来到了大宁。 到了大宁,先给储教练打了一遍我的参赛动作,踩步/抡劲/龙吊膀/单把组合。储教练说打的太急,就是前一个动作还没完成,就着急着做下一个动作,要动作做完,一说我就知道是老问题了。理事长说我意识往前,于是往前冲的厉害,劲要往丹田走,这个和以前八师兄说的一样,可是现在就是做不到,希望以后能做到。回来想怎么去做到呢?既然意识往前冲的厉害,估计意识要往丹田走,这样才能下去,也许是这样。 对于单把,储教练说我的前后脚的间距没有,是平的。又是老问题。理事长也说这个事情,只有前后脚了,打出去的手才能撑的住,要不打到别人自己也站不稳。 对于收势,理事长说动作1手臂挥出去后,身体实际上是侧的,不是门板一块朝前的,我是朝前的,不是略侧的,不对。 在储教练和理事长指导我们的过程中,小凌老师来了,带着个太阳帽,穿着一件蓝色的套头衫,衣服已经有些旧了,这次师母也陪着一起来了。老师一来,大家匆匆站好队,行过上课礼,开始上课。老师说,有事情,挤出来一点时间到这里看一下大家参赛的准备。于是储教练赶快让大家把前面打的动作打给小凌老师看。 我的十大形,小凌老师说,起式开始就不要乱动,错的也要打下去。每一记十大形完成,不要再打起式,要直接接下一式的动作。水浪拳,走泥步有高低起伏,要避免。“魁星献斗”后手下来的太低,不要太低。 一个接一个,匆匆忙忙小凌老师看完我们几个参赛的动作,说大家知道为什么给金星选了那几式的动作,大家知道原因吗?众皆摇头。老师说,现在大家选的拳都是直来直去的,十大形有打左右的,有打上下起伏的,有打四面八方的,有很多类的。但是大家只选了直线的,太单调。建议大家增加一些类型。大家一听,原来如此。 老师点评完大家,安排了参赛的事宜,转身和师母就匆匆走了。我们下课都没来得及喊,下次要注意要有始有终。 老师走后,因为老师给金星选的拳里面有“退步拓法”,储教练就着这次,教了我们怎么打“退步拓法”。结果发现,上步和退步完全不一样,往前走贯了,倒着走还真是不习惯,感觉好别扭。 自己的体会 回来每天练习十大形的参赛动作打三遍,水浪拳动作打5遍,多的也不练了。好像比以前好多了,也没那么喘,平复下来也很快。动作看来还是要多练,光想还不行。屁股有点疼,左脚跟也有点疼,可能平时练的太少了。劲打下去,好像还不行,屁股还是撅着的,站的不稳当,发现了,收一收,好一点。
作者:罗建军 因为有同门报名参加今年精武杯的比赛,老师抽空赶到训练场来进行指导,师娘也跟着一起。参赛的同门分别打了准备用来参赛的组合,老师一一进行指点。最后又着重讲了应该怎么进行表演,为了观赏性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折中。之后和师娘匆匆而去。 我们就开始自由练习,先储教练教了退步塌法,之前练习的都是往前的,退步的招式还没有学过,向后退的时候就有点站不稳,尤其是最后动作3时。储教练说最后那一步是跟步,哦,明白了,和龙吊膀的步法一样,只是一个是前进一个是后退,看来也是要提着,不过刚开始练习暂且还是由梢节开始练起。 之后全弟理事长给我们讲解塌法的用法和劲路,同时也分析了龙吊膀的用法。小八子师兄也给我们示范了水浪拳前一段,根据他的经验,给我们讲解走劲的路线,他强调要把下盘练好,演示了招式转换之际的松,那一刻,我似有所悟,对逢转必沉有了点猜测,等训练时向老师求证。
最近一段时间练拳感受有很多,之前对含胸有点理解后,在行拳时就有所反应,首先就是对背这里就有所察觉,所以胸和背是一对互为阴阳,知此便知彼应该是有道理的。其次是可能行拳时感受更进一步了,以前只是对腰胯这里有察觉,现在是扩展到肩背,另外腰胯这里可能也更深入了一点,以前还是有点僵。具体到拳那里,无用之用一那里有点不同的体会,先是体会到左右臀部各有一条线绷紧,下次打的时候就消失了。再次就是行拳结束后,舒爽度,之前是整体感觉,现在是肋背部,脊柱周围貌似都可以有一点感觉。
另外再分享一点体会,就是打拳对站,行,坐的改变,我现在可以模糊的感觉到腰,背,所以在站,坐,行时会不自觉的调整这些部位以放松到最轻松的状态。由此我想,要想控制身体,应该是先有所察,或者说“尝”,不然就是一个黑盒子。在能够精细的进行察觉和控制后,才能举重若轻,以简御繁。由此联想到十大形和水浪拳的关系,十大形进行推演变化应该可以得到水浪拳,水浪拳进行简化提炼可能就归于十大形。
有同门问我是怎么感受到含胸的,我分享一下平时的一些练习方法。除去每天的练习以外,因为人比较愚笨,就希望能够多练习,又比较懒,就用了一些折中的办法。如上所说,在站,行,坐时我也尽量对身体进行调整。另外每天上下班,在车上呆的时间比较多,在驾驶座就练习头顶项竖,打方向时尽量用肩带动。上班坐在座位上的时间也比较多,受老师龙形裹洪拳照的启发,有时就在座位上两腿上下交叠,上身一侧肩前引,上面那只腿不要偏斜,练习龙折身,片刻后换另一侧,练着练着有一天就感受到了,希望没有练偏。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9/10/22 17:14:1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