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学拳小记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9年9月1日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324 )


作者:王钧
发表时间:2019/9/1 21:42:52

201991日学拳小记

 

今天下小雨,练拳场地改到了湖边的亭子,我赶到时,小凌老师在向大家讲解少年郎(泛指十六岁左右,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走路的样子,一个步子有三种节奏,心中意气奋发没有任何负担,走路时有腾云架雾的样子,心中怀着得意洋洋,喜滋滋的那种感觉。

随后,我们大家跟随老师在亭子里面拳打一席之地,练习水浪拳,老师今天依然打的很慢,让我们更好地观摩。练完拳后,我们分别和老师,王教练,储教练在湖边的白沙滩边合影以备满师周刊之用。和老师相处越久,越能体会老师的深谋远虑,做事的计划周密,每件事有条不紊的执行推进。内家拳传承十分不易,这些年跟随老师学拳,我看到老师为了传承绝学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亲眼见证老师犹如创业者,培训新人,拟定方向,不断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传承工作。欣喜的是,我们的团队越来越有凝聚力,传承的工作不断打开新的局面,步入新的台阶。

因为下雨,大家重新回到亭子间练习踩步,老师着重为大家解答疑问。清怡打了一段踩步,老师指出清怡踩步3时,前脚是以脚尖踩刹的,身体就不稳定,后脚容易冲。犹如汽车刹车时,前车轮刹车,后车轮还在往前冲,容易翻车。踩步3时,因为发劲朝前冲出时有,根据物理原理,前脚跟踩住时,后脚瞪直时是有一小段距离的被身体带着拖向前,犹如车子踩刹车时摩擦地面也会有段拖行。但踩步3应该是前脚脚跟踩出去后,前脚膝盖也要顶出去,后脚瞪直,这样就刹得住,身体稳定住了。至于前脚膝盖顶出去多少距离,没有死板的规定,而是在一定的区间内都可以。老师又拿日本人写毛笔字的例子来打比方,日本人做事情讲究精准,字体之间的距离感都十分精确,而中国人讲究的是模糊的准确。

老师还讲到,踩步是十大形的基础,也是筑基,不同于其他心意六合拳要考虑六合,踩步只需考虑五合,因为不需要考虑对手如何出拳自己要如何应对,所以打踩步时,我们能更好地体会身体的平移,体会用身体的整劲去打拳。我们现在练拳已经3年了,很多时候动作仍然有许多错误,是因为我们只知所以然,只知外形,只达到了“形而下”,还没有建立起意识,要进一步知其然更知所以然,达到形而上,进入哲学的境界,动作就不容易走偏,即使打错了,自己也会纠正。打错了后的修正,需要我们放空内心,犹如电脑格式化,重新回到原点,像新人学习一样,练习踩步1,2,3去找感觉,先放慢速度控制住身体打正确,再打快。犹如练习毛笔字,楷书练完了,练习草书,行书,再回头练练楷书,会提高更多。

本节课上,储教练指出我在打踩步时,动作2时后手在后撤时幅度过大,黎明在看我打踩步时,也指出我同样的错误,后手后撤时不在一个平面上,肘部过了中线歪到身后去了,后肩膀摆动幅度过度了。踩步虽然动作路径简单,但是打好真不容易,我现在需要建立打拳的意识,让意识慢慢融入动作中从而规范路劲动作。这个阶段很磨人,需要耐得住性子练习,回到原点,放空自我才能进步。

前期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来场地学习,最近我已经持续一个多月跟随老师、王教练、储教练和诸位同学练习,我觉得我又找回了学拳的初心,真是开心!

 

 

 


作者:黎明
发表时间:2019/9/6 16:48:05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9.09.01

因为下雨,上课改在了湖边的亭子里。

恰逢公园里有组织绕湖的跑步比赛,老师在边上指导我们,如何直观简单地判断出运动员的水平高低:跑步过程中,脚后跟甩的越高的人,水平越高;反之那些脚抬的很低的,看身体姿态和表情,都能很明显的看出其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水平可想而知了。

老师同时还说到不同年龄段的走路姿态的不同。十几岁豆蔻年华的青少年,走路是三个节奏,年纪稍大些是两个节奏,老了的就只有一个节奏了。

我个人理解,这个可能和气血(或者说整个的精气神)的充沛程度有关。气血充沛、加上心情愉悦,人就显得比较轻盈,所谓的神清气爽;气血不足或情绪低落,人就显得步履沉重。比如看小朋友,气血最足,走路从来都没老老实实的,都是一路走一路砰砰跳跳的。然后看老年人,脚步就明显的很沉重。还有一个可做对比的,就是听一个人上楼的脚步声。身体好的人,脚步声不大的,而健康欠佳的,明显沉重的多,伴随的还有呼吸的沉重。

上课后,先是老师带打了一遍水浪拳。然后趁着雨间歇,带着大家在边上的白沙滩,分别拍摄满师的合影,以供后续的满师特刊使用。

课上,老师看了清怡打的一段踩步,说清怡动作3的“刹车制动”不对。我们只看出了清怡的后脚脚跟有轻微的抬起,重心有些前倾。老师说,清怡这记拳,“刹车”是用的前脚掌,但真正的问题点在于前膝盖。因为 前膝盖与小腿的角度过大,小腿呈后倾,这个时候要刹住,就只能整个身体前冲,进而靠前脚掌来制动了。改善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控制膝盖的位置,稍微往前顶出去一点点,让小腿大致垂直于地面。就这么一点点的调整,清怡再行试打,前冲的问题明显改善好多。

以前一直注意的是,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过犹不及),这次经老师分析清怡这个问题,发现不到也不行。关键就在这两个极限之间的一点点距离。

老师这次还解释了为什么说踩步是十大形的基本功,因为其它每一式心意六合拳,都需要做到六合,但踩步只需要做到五合的就可以。少的这一合是心与意合,也就是可以不需要考虑管控假想敌的状态,只需控制住自己的状态(五合)就行。具体到招式上,踩步是唯一一记没有垫步、跟步等用于根据假想敌的状态,调整自己状态的拳。如此,通过踩步的练习,练出最关键的整劲,就降低了很多的难度。

这个和我初学会开车时倒是蛮像的。刚拿到驾照独自上路时,又要紧张地操纵汽车,又要时刻关注路况,特别是到人多的地方,常常会搞得手忙脚乱。到高速上,路况简单,开车反倒是放松的多。现在开车久了,任何路况下,手脚的操作几乎都是下意识的,也算是一种心与意合吧。


作者:shutjy
发表时间:2019/9/6 19:20:13

陶嘉严201991日学拳小记

转眼到了9月,今天下雨,训练地点改到了湖边的小亭。

这次恰好训练的地方在组织马拉松比赛,老师观摩了一会,问大家能不能从跑步的姿势中看出对方是否擅长跑步?同学都摇头,随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那就是看在跑步的过程中,小腿是否离臀部近,越近,说明这个人的跑步技术越高。从老师的讲解中,我大概理解,其实跑步中的一些道理和内家拳是相近的,就是要充分地应用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

因为在小亭中,所以场地不够,这次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如何“拳打一席之地”。打得也和之前几次一样比较慢,由老师引导我们。随后因为下雨的原因,老师说这次课大家就别练习了,他来给我们进行理论课。

老师先让秘书长打了一段踩步,打完之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我回答道清怡的后脚脚后跟离开地面,重心超前了。其他同学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大家都没有说到点上。之后,老师开始了他的讲解。首先,踩步是要全力向前冲刺,所以在打3刹车的时候,是一定会有前移的,这是因为惯性的关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全力向前的情况下,前移的位移要小,这个是靠自己练习才能获得的。清怡为什么会有脚后跟离开地面的情况呢?老师举了一个自行车刹车的例子,如果一辆速度比较快的自行车在刹车的时候,刹的是前轮和没有刹后轮会如何?那么一定会翻车。清怡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他在要刹车的时候,用的是前脚掌刹车,就如同自行车刹车刹前轮一样,自然就会翻车了。清怡听后,连连点头称是。找到了问题,那要怎么解决呢,也很简单,膝盖往前顶就是了,膝盖前顶,前后脚加头就是一个三角形了,脊椎也正,那么整个拳自然而然就正了。老师整个讲解过程浅显易懂,都是大家明白的道理,清怡也能够马上改正,真正的立竿见影!

最后,老师说到我们一开始打十大形的时候,打的是分解动作123,然后能够打得连贯。再打得连贯了之后,还要回过头来重新打123,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对123的理解可能只有10%,但是练习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打,认识会加深,可能就能够认识到40%甚至50%了。

这次上课,因为老师不停地讲解,所以比往常更累,但是这次课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以后的教拳和传承,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真的是非常感谢老师。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19/9/7 20:25:18

2019-9-1 学拳小记

这周训练大雨,开车到大宁公园东门,停车场里面车基本都停满了,想想今天这么早怎么这么多人?可不要像郁金香展的时候,有活动把公园给封闭了,岂不是大家都要白跑一趟。

 

心怀惴惴,停好车,进大门,也没有人拦着我。看见了马路边的长跑补给站,很多工作人员站在那里,于是问了一句“这里是长跑哇?”,工作人员以为我是参赛人员,还挺着急的提醒说:“快点到起点去登记,要开始了!”。这下才放下心来,原来公园不封闭。来到白沙滩旁的长亭,椅子上坐着三两人,储教练则穿着拳服在亭子中间打着水浪拳。

 

和储教练点点头,也站到亭边,自己练踩步塌法的手部分解动作。没一会储教练过来说,我塌法穿掌向上太高了,踩步穿掌塌法就是护住自己的头部,大臂平,小臂立在头前就可以了。自己这才意识到穿掌都打成了“高山流水”了,赶快改正。说话间,长跑的运动员一个接一个的从亭子边跑过,然后是不同长跑队的队员,接着中老年组的大部队,一波接一波涌过,最后是零散的掉队群众和重在参与的酱油队员稀稀拉拉走过。

 

期间小凌老师、国燕教练和同学们也慢慢在亭子里面聚齐。原来小凌老师早就在马路对面站着了,但是被跑步的队伍隔着马路,过不来。因为人多,自己被川流而过的长跑人员吸引,反倒没注意老师已经站在马路对面。

 

看到长跑的,小凌老师讲了关于走路的问题,别的同学记得非常详细,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是有滞空的飞行阶段,走也是一样,少年郎春风得意的走路就有腾的感觉。老师腿不好,说要不就可以走给我们看了。上课行完礼,打完水浪拳,中间乘着雨小,大家和小凌老师、储教练和王国燕教练照了合影。

 

因为这次老师点评踩步较多,结合我自己的问题,简单的小结一下。

问题1:踩步的前冲和刹车

小凌老师解释踩步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前冲,这个就是拳的“势”。没有前冲,就缺少了拳的这个“势”。但是有前冲,不能无限制的冲,要尽量刹住,尽可能的短。自己的理解,“势”就是动作3里面那种一往无前的“撧”劲带出来的东西。

 

我的踩步储教练和同学们多次提到过,动作3的时候后脚有些腾空,踩不实在。自己知道,但是没有找到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小凌老师这次点评到我的后脚踩不实,主要原因是我刹车是用前脚掌和脚趾刹的,造成后脚腾空。道理如同自行车捏前闸刹车,会前翻的道理一样。真正的刹车要前后闸都要捏,要通过前膝的略微前弯,缓解冲劲,完成刹车。后脚就可以压住一起刹了。

 

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之所以我自己用前脚掌刹车,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打踩步,自己身体有时会顺势前倾,说白了,其实在用身体卸掉这个前冲的劲道。发现这样不对,因为会让身体变成前倒。那为了身体不倒,就需要有地方卸这个力,练着练着不知道怎么就变成用前脚掌去卸这个冲劲了。

 

问题2:立身中正

打了这么久的十大形,自己的一个体会就是要立身中正,很重要。自己的理解就是脊柱中正,胯动而膝不动。

 

因为自己的右腿膝盖不是很好,所以,如果左右转腰而脊柱不正,就会因为脊柱带着胯扭,胯带着屁股扭,屁股带着膝盖扭,膝盖会有点疼。理事长的话,外形上看就是屁股会看着像米袋子左右荡。就知道,哦,左右立身中正又不对了。

 

但是脊柱前后的立身中正,到底是不是和左右立身中正一样,不偏不倚呢?还是脊柱可以有点前倾?不是很明确。问了下小凌老师,小凌老师解释到(非原话)其实前后左右的立身中正都是一样的。左右只要不2边歪,基本都是正的。前后就是不往前倒,往后倾。

 

那么,做到中正,自己的理解要注意做到龙折身。要不屁股会来回摆。

 

问题3:整劲的体会

小凌老师这次提到,大家应该在踩步的练习当中体会十大形的整劲。踩步是最容易体会整劲的。因为十大形其他的拳都要内三合+外三合,考虑六合。唯独踩步是五合,不需要考虑“心与意”合,没有一步三曲的步法,不需要有假想敌方位变化的想象。

 

通常的练习,需要有一个假想敌,轻步站站好,就要想象假想敌的距离,是在左还是在右,近还是远,前还是后,自己准备打上还是打下。练到后面,对方形一摆好,自己就知道要用哪一式打了,自然而然,都不用考虑。老师这么一说,其实不经意间就简单解释了拳怎么练和用的问题。好东西太多,实在要认真听!

 

那么,怎么体会是整劲?大家都不知道,小凌老师说就是要体会身体的平移。体会到了整劲,就能向老凌老师序里面说到,瘦小之人用百斤之身体打人。

 

问题4:意识的重要性

小凌老师这次说了一下练拳形而上和形而下。拳的动作是形而下,练拳之人光知道动作外形,其实还不稳固,慢慢的会出偏差。需要知道拳的形而上,就是意识。意识对了,尽管不一定马上做得到,但是慢慢会做到的。所以,大家在练拳的时候要逐渐知道拳的意识在哪里,这样就不会错。

 

问题5:纠正的方法

小凌老师指导完,我自己在边上体会练习。发现这个踩步前脚刹车不容易改过来。老师解释说,练功正确的是功,错误的也是功,知道错误要纠正做不到怎么办?方法就是放空自己,重新来过。在动作123上面重新慢慢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

 

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只管这个错误动作的纠正,功力浅的时候,纠正一个动作其他对的动作也会变形,需要一个一个纠正。但是随着功力逐渐提高,就要保证纠正一个错误的动作的时候,其他动作不变形,还要是对的。这样就会比以前体会更多。

 

自己的体会

回家自己练习,刹车依旧不容易做到。 这周出差在外,中午吃完饭站在宾馆门口漫无目的的看路边的人来人往。一个小小朋友,34岁的样子,走路摇摇晃晃,但是一个脚掌踩到地上好稳当,感觉她一脚踩下去,重量全在脚上。想想,自己刹车的要点不容易做好,是不是重心太高了?可能要想想办法和小朋友一样把重心降下来。

 


作者:罗建军
发表时间:2019/9/9 17:00:28

踩步进阶之要

 

这次训练下雨,老师在北门附近的亭子里带我们打完一套水浪拳后决定这节课主要上理论课,最后直到累得讲不动了,以提问题的方式记录下来,为我结合老师的话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并不一定是老师原话。

 

怎样走路,跑?

 

今年六月去文成路经台州,当天的晚宴上,老师说以后有机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走路。这次老师就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就如老师在龙吊膀里所写一样,一步三曲。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状态,只是不自知而已。婴儿,老人走路就只有起、落,脚抬起来就控制不住要落下去,看起来就是跌跌撞撞,脚步蹒跚。年轻人走起路来得意的时候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他们走路一步之间有起、腾、落三个变化,起、落不用多说,腾这个变化就需要把脚在空中提起来,控制住。学蛙泳时,游泳教练告诉我们,在两次划水蹬腿之间尽量漂浮;以前学轮滑时,体育老师也让我们在两次蹬地之间尽量滑行。蛙泳中的漂浮,轮滑中的滑行,我想可能就是一步三曲中的腾。就是对身体的一个控制,向前为腾,跳起来就是滞空,需要胯这里提收。如果以这样的状态跑步,大腿膝盖放松,脚后跟必然会向臀部靠拢。

 

我们需要从踩步当作体会什么?

需要体会拳像钟摆一样出去,心意拳讲究六合,踩步只有五合,没有心与意合,不需要控制对方,所以比其它拳容易体会出来。

 

怎样去体会?

通过位移,整体的位移。踩步出去时是整体出去,不要挺,也不要撅着屁股。

 

那怎样刹停?

踩步拳理要旨里最后一句“虚领顶颈急刹”,急刹一膝盖往前小腿竖直与地面,二用后腿刹。所以后腿必定会留下“刹车痕”。之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他打踩步上身要往前冲,那时我还不太懂,只能泛泛而谈:多练练,现在明白了是因为没有手脚齐到,前脚先停住了,所以上身往前冲。

 

从老师的带打中新学到什么?

老师这次带打的比较慢,很多动作看得比较清楚,我学到了:

1、注坔贯月起始时有一个下沉的动作,貌似是逢转必沉,也可能是“注”

2、老师的节奏还有点跟不上,有些地方比我打得慢,有些地方比我打得快。

3、燕字横斜两手出去时有一个加速然后再回来,有点类似于鱼窜镖击

4、春风拂面后右脚向前一步时,左脚同时向左撇一点。

5、童子抱琴老师讲向前向上明显的演示了出来

6、龙形裹洪两脚的位置如拍拳照里一样

7、鹞子入林、风动浮萍的速度貌似要比其它拳快一点

8、收势两手下落速度极慢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9/9/9 17:01:15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8 3: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