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凌氏拳艺名义发给向雪满师资格证书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以凌氏拳艺名义发给向雪满师资格证书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313 )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14 14:48:57

以凌氏拳艺名义发给向雪满师资格证书

看了向雪的学拳小记,从开始到全套学会,历时9个月,教学23次,学拳小记23篇,一次不缺。记录详细,其完整性、真实性无与伦比,作为第一手资料极具价值,非常可贵。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宝贵资料,如一共花了多少时间学完水浪拳全套动作、每次学多少时间、每次教多少时间新动作、每次学了哪几记新的拳、哪些动作学的时候感觉比较方便、哪些比较难,等等。里面可以给我们提供的教学参考信息量很大,很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吸取养分。
如果能多些这样的全套学习小记,加以归类,会得出普遍的规律,对今后开展的教拳授艺,有很好的实践作用。请大家看看,我们这里是否还有这样全套的个人学拳小记?有的话,请整理出来,可造福后人。也提请已在做老师的注意,应该有教拳时的全套记录,给后来做老师的人借鉴。凌氏团队应该承担起这份历史职责,我们不做谁做?
通过这些文字,完全可以了解到她们师徒之间教学的认真和刻苦。在晓希的身传言教之下,不管何时何地、工作多忙、环境多糟,每天练拳也成了向雪的必修课。今天清早看了向雪在广州花园大酒店打的全套水浪拳,达到了一定的要求。请晓希宣布向雪满师,并以凌氏拳艺名义发给向雪资格证书。
感谢向雪,为我们凌氏拳艺提供的这份珍贵资料。感谢作为向雪教练的晓希,你的以身作则给凌氏团队带出了急需的人才,培养了德艺双馨后来者。向雪果然是人才,也亏得有你这样的老师加伯乐,你们之间的教与学,可以用圣者和贤者来描述了。
再次感谢你们!

肖力行

2019年8月14日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9/8/14 15:16:40

师对我和向雪教与学的肯定,让我感到很激动,也感到受之不起,我们所做很平凡,只是认真努力,持之以恒地在做这件事。我想老师的意思,是我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有点圣者与贤者的精神。老师感谢我们,更令我们感到不敢当。与老师的付出相比,我们所做微不足道,无论教与学,老师都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十分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老师繁忙,亲临南京教拳不太可能,每次我都把教拳直播转给老师,老师总是从百忙中尽量挤出时间观看并在要紧处加以点拨和指正,非常感谢老师一路以来的夹持。
教学相长,在教向雪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并改善了自己的很多薄弱环节,对如何用语言讲述拳的招式和意识也有了一点点体会。但还是觉得教拳远不如自己打拳有把握,主要是经验太少,今后当继续努力积累,不断向老师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凌氏拳艺合格的拳教师。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9/8/14 22:09:38 编辑过]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9/8/14 22:24:09

<div>
</div><div></div><div>晓希执教向雪,老师今晨截图</div><div>
</div><div></div><div>
</div><div>
</div>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9/8/15 12:49:38

<div>
</div><div></div><div>
</div><div>今日晨练</div>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15 17:15:32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8/15 17:23:02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16 14:08:58

学拳小记之一

初遇水浪拳   

    2018年11月11日,双十一,非常好记的日子,第一堂拳课正式开始。场地就选在了中山植物园,距上次选场地至今,不过短短一个月不到,景致却大不相同了,道路左右的银杏树叶子已由原来的青黄相接变为了金黄,银杏树伸出的枝丫错落有致,一眼望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门。许是“昨夜雨疏风骤”的缘故,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地,湿漉漉的地面不再单调,煞是好看。如此美景,忍不住要拍上几张。

无奈时间紧迫,一路小跑往前,两侧英式梧桐,美式梧桐的叶子时不时飘落,颇有“萧萧梧叶送寒声”的感觉,但此时无心恋景,直奔目的地--植物博物馆门口!

来到博物馆门口,晓希教练和向实同学已经在了,并且晓希教练已经架好了拍摄的设备,只等我们这几个学生到位了。9:00一到,课程正式开始,师徒四人各自站好,老师晓希教练面对我们站在前方,向玉,向实,我三人一字排开站在后方。晓希教练没有急于先教打拳,而是先讲了一下此拳的名字和学此拳的要义,拳名:心意六合八法拳,简称“水浪拳”。而学此拳首要要义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强身健体,而是要“尚德”,首要的是德行,不说大的,首先就是要守时,差点就过时间的我,心里一惊,“还好还好,下次一定要早一点”;其次才是强身健体,我想晓希教练就是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益处,才会极力推荐我们一起学习的,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收获;最后是防身,晓希教练说现在她教的可能还不能到达这个高度,但这套水浪拳女孩打打还是很不错的。

晓希教练先教了一小段,至“停车问路”这记拳处,这一小段基本都是手上动作,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自己一打才发现并不容易,晓希教练纠正了一下向玉的手的动作,原来手要直,手腕不能折,打拳不像跳舞,有太多花式动作,气就会断了。

各自练了数遍之后,晓希教练继续往下教,这次教至腿向左斜后方45度角处稍微迈出一小步,左手下压,右手上举,重心落至后腿处,这记拳的名字叫随波逐流,晓希教练说这个是很符合水浪拳名字的一记拳,但这记拳名还没有正式公布的。这次加上了腿上动作,再配上手,一下觉得难了,时而手上动作不对,时而脚又跟不上,自己有几个地方觉得特别不顺:要往下坐的动作不是忘了,就是感觉坐不下,腿有些硬;向左后前方跨出去的时候,角度掌握不好,而且转的很僵硬;手往上提的时候,重心落至后腿,总把握不好,不自觉会到前腿,然后刻意调至后腿,由于刻意,所以重心是不稳的,会往后仰,晓希教练也予以了指导和纠正,而且由于转身时教练在后,想回头去看,也导致人不正。晓希教练也强调了打拳要“立身中正”,所以重心要稳,人要正。

我们三个“新学员”又加上第一小段跟着练了几遍,并独自打了几遍,由晓希教练指导纠正后我们又接着开始了学第一堂课的最后一段,到“临崖勒马”结束,这次有两个步子,膝盖向前屈后腿伸直成弓字步,至后腿弯曲前腿伸直成丁字步,晓希教练讲膝盖弯曲时都不要超出脚尖,容易让膝盖受伤,前后腿伸直的时候都要直。我向后成丁字步的时候,总是忘了向后跨一步,这样导致根本打不开,重心又是不稳,人又歪了。手上动作自己感觉要比腿稍好一些,只是推出去拉回来有没有到位就不得而知了。

至此,第一堂课学的内容结束了,连起来打不过就一分钟多一点,可自己真正去打了,才发现不简单,晓希教练一直强调要先记熟路径,一定要多打,每天至少要练15分钟。

最后,第一堂课在晓希教练行云流水般的一套完整的拳下顺利的结束了。这么一堂课下来,觉得晓希教练很用心地教我们路径,而且对我们做的不到位的动作予以纠正,但却没有要求我们刻意去记手一定要怎么放,腿一定要放到什么位置,不差分毫,而是要自然,要打的舒服,且这个拳没有任何花式的动作,不是为了打的好看而去打,整个人就是要正,“立身中正”,不是为好看做些花哨动作。第一堂课下来,我这个“门外汉“还完全没摸到“门道”啊!

在这样一个初冬的早晨,在这样一个有着金黄银杏叶和萧萧梧叶的美丽植物园,终于一睹晓希教练口中水浪拳的芳容。相遇就是缘分,不管是否有天赋,是否能体悟到拳的真谛,但既然遇上了,定会珍惜,定会认真对待,并坚持去做。

 

(P.S.: 晓希教练,下节课教的时候是否可以面对面的,这样可以看的更清晰,不过就是方向可能会反)

向雪 2018.11.23.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8/16 14:11:27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16 14:16:00

学拳小记之二

宁可不教,不可枉教

2018.11.25,阳光明媚,第二堂拳课如期开始。按约定场地是选在了梅花山的梅花妆韵处,吸取上节课差点迟到的教训,这次早早来到梅花山。本以为自己来的挺早,没想到进门处的人已经是熙熙攘攘,三五成群,争相拍照,只怪景色太美,让人忍不住要留住美景,留下倩影。来到梅花妆韵处,果不其然,也早有打拳舞剑的老太太占据领地,“一展拳脚”。四处观望,觅得一处偏僻的走廊,复习起第一堂课的内容。一遍未了,晓希教练已笑意盈盈地走至眼前,见老太太们兴致正浓,没有结束之意,便果断改换场地至第一堂课的植物园。

还是植物园相对清幽,绿色调看着也舒服,和我们练拳更配些。趁着还没到上课时间,晓希教练让我把上节课的内容打一遍,略带着紧张的心情打完一遍,没想到晓希教练赞道:“不错不错,挺有样子,比第一堂课好很多!”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一些,心想教练说的每天练15分钟果然有效。接着晓希教练便对我打的不到位的地方指导纠正。有教练现场指导果然和看视频的效果截然不同,我觉得特别别扭的两处,在教练的指导下,一下就觉得顺多了!一处是,注地灌月(未正式公布的拳名)前的往下坐和转身,总觉得坐不下,转的也僵硬别扭,原来是我坐和转的时候,特意将重心落到后腿,但前腿伸的太直,晓希教练说打拳要自然,没有哪一记是腿要伸的笔直,手同样也是如此,而且转身的时候,手是有个往后划一下的动作至两手的手指相对,然后转到45度角,打出注地灌月(未正式公布的拳名),这样一调整,果然顺了很多,转的没那么僵硬了。另一处,是随波助流(未正式公布的拳名)处,之前对照视频时,总觉得哪里不对,自己打的为什么总比教练快很多,觉得不像,但又说不出怎么不像。晓希教练一下就指出往后拉的时候,是要往下的,并不是平平的,要像水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所以向后的时候要降低重心“伏”下去,然后像浪一样慢慢“涌”起来,难怪晓希教练说这是最符合水浪拳意境的一记拳。这样纠正过后,也确实比原来顺了不少。

这时,同学小李也从不远处跑来,晓希教练同样让她复习了上堂课内容,并让我看看能不能看出问题,当我说这个蹲重心要向下些时,教练却才开始练,不必太拘泥于这些,先路径熟了,慢慢再来改进提高。想来很有道理,如果第一堂课,晓希教练就和我讲上面要改的地方,我肯定体会不到,但是练了两周后,这第二堂课提出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我有了一些体会,再去改进就相对容易

复习完之前学的,晓希教练继续教新的内容。这次有两记新拳,一记“闭门推月”,在这之前,要将手压下去,我总是做成拍的动作,教练讲“拍”显然没有“压”有力量,而手推出去时,的重心会不自觉地跟着推出;还有一记“拨云见日”,这个很有气势,很好,“打开胸襟,拥抱太阳”,我很喜欢,无奈总也打不像,脚的位置总是移多了,而手“拨”的也不好,看来还要多加练习,才能“见日”了!接下来又到了“注地灌月”“随波助流”(这两记未正式公布拳名)和“临崖勒马”,这样刚刚的复习显得很重要,温故而知新。但这次换了相反的方向,又觉得很不顺手,手脚有点无处安放了,会不自觉地到原来的方向去,想来这除了反复练习,也别无他法。

至第二个“临崖勒马”处,第二堂课的新内容也学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练习。这下我们真的成了园里一道别样的亮丽风景,引得游客驻足,更有甚者,还饶有兴致地打听起这个拳来。一下让我也感觉良好起来!

打完拳,许是怕我们学拳有什么负担,晓希教练说:“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在说成“学拳”也一样,有余力来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从而生活更好,和生活是不可分割,并不是说花时间来学就影响生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教练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自己想要做成一件事,方法有千百种,“余”自然就有了,但同样不想做的理由也有千百个那做起来自然总是“力不从心”。想方法和想理由仅在你我一念间,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去纠结,坦然面对,答案自然会有。但如果选择学,便要认真对待,教练都说“宁可不教,不可枉教”,那做学生的岂可“枉学”呢?

虽已入冬,但天气温暖的有点阳春三月的感觉,阳光洒下来,心也跟着明媚起来!

 

向雪  2018.11.29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17 13:28:43

 

学拳小记之三

旅途中的拳课

 

12月15日,第三堂开始这次课的地址选了江南水乡古镇——南浔古镇,且不仅是上拳课,也是一次说走走的短途旅行。

 

踏入古镇不久,天空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天公不作美”吗?其实不然!“烟雨江南”,无雨不成江南啊!温温柔柔的水乡怎能没有雨的点缀?雨滴落入河水里,水面一圈圈晕开来,整条河流灵动开来,青石桥沾了雨水,显出“古朴”的气息,而我们欢脱的一行人,也因了这雨,柔情似“水”……

 

不过许是生长于江南水乡,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见的多了,对于此并不是特别欣喜,但没想到的是这座不大的古镇上却暗藏玄机,南浔“四象”之一的刘墉刘氏一族的豪宅,私家后花园,藏书楼……居然都隐于古镇上,门头和古镇融为一体,丝毫看不出豪华富贵之气,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称作豪宅一点不为过,还多了份人文气息。不过这么多宅子,刘氏梯号,张石铭故居,嘉业藏书楼,小莲庄……也都只是走马观花,惊鸿一瞥,当时惊叹,印象却都不深,较之其他,对刘氏私家花园—小莲庄印象深刻些,也比较喜欢。一条碑刻长廊,据说共有刻石45方,无奈对文物欣赏水平有限,只觉得是躲雨佳处,长廊尽头便通向了后花园,门头的“曲径通幽”四个字预示着通往幽静之地,而看介绍,说这一处是仿照唐代诗人杜牧《山行》的诗意取景,但觉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似乎有些牵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几棵枫树倒是红的正当时,虽不成林,倒还有些意境。小莲庄内有一处很大的莲花池,这大概也是小莲庄名字的由来。据说“若在夏季,雨有莲趣,风摇菡萏,珠圆玉润,婀娜多姿”,但现在是冬天,只有一池枯莲,未见此情景,可惜了!

 

出了小莲庄,雨势渐猛,游览项目也已差不多,于是大家寻了处咖啡馆坐下,听雨,喝茶(奶茶),当然还有此行的另一件要事“打拳”!虽然咖啡馆的走廊狭小,居然也够我们活动开的。晓希教练说,拳打的好了,在“斗室”内也可以打。由于正式课是第二天,所以晓希教练主要是让我们复习上两堂课的内容。第一堂课至今已一月有余,学的内容时长不过两分钟 ,其实光记动作,对我来说不难,可是要打到位就很难,对着镜子对着视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纠正,所以正好趁这次机会让晓希教练帮忙纠正。这次教练帮我指出了三处比较显眼的问题,一处是“拨云见日”这一记,手臂打太开,不应该是完全张开的,手肘不要超出自己的身体,要感觉前面像抱了个球,如果把握不好,就尽量把手臂往前伸;另一处是“随波逐流”这记,手出去的时候要贴着身体出去,不是从外面推过来的,而且晓希教练用了一个“舔”字,像水浪慢慢舔上岸去,这个意境实难体会到,只能是先把太刺眼之处改的稍微顺眼些;还有一处,就是“临崖勒马”处,还是手要贴着另一条手臂出去,出去后掌要竖着,虽然重心在后腿,但前腿也不能是笔直的,要稍弯一些,而人一定要正。其实我这三处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人不够正,“立身中正”还是没做到,而且还是别人一下能看出你不正,但自己却浑然不知,觉得挺正的,这恐怕也只有不断地去对照教练的视频,看自己的视频和照片,有意识的慢慢去改善了。接着晓希教练对向玉和向实同学的拳也一一加以指点和纠正,四人在这“斗室”内竟也可以展开拳脚!

经过一夜养精蓄锐,第二天的正式拳课选在古镇的“贻德文化广场”,这名字听起来不错,宽敞的广场,两边还有两只铜制的“大象”镇守,这场地正适合我们打拳。这次晓希教练依然教了一分多钟的内容,有拳名的有三记,“平沙落雁”,“摘星换斗”,“鱼窜镖击”。刚开始学,照例是手忙脚乱。打至有一处,晓希教练说像抱住一个人,然后转回来的那处,晓希教练看着我们打的,忍俊不禁,向玉,向实和我三人茫然,教练谦虚地说:“如果一个人打的不对,那可能是理解的问题,但如果大家一起不对,那肯定是教练的问题了!”我们三人又打了一遍,发现原来是手臂太直,教练说看着有点像“僵尸”,说的我们也忍不住乐起来。教练还纠正了我最显眼的打的不到位之处,就是“摘星换斗”这记,手是要一直平着过去,就像手上拽着个人平着拽过去,但我总是不自觉的手向下,然后从下往上,晓希教练说可以“矫枉过正”,索性把手臂再抬高一些。自己试了几次,刻意记着手不要往下,会好很多。当然这一分多钟打下来,问题还有很多,但就如教练讲的,先把最刺眼的问题改善,再去逐一纠正其他问题。这堂课学下来,和前两次比较,觉得前面学的拳好像柔和些,这次学的似乎凌厉起来了。依旧还是向实打的最有架势,我不禁慨叹:“从小手脚就不协调的。”晓希教练则说:“的才能各种各样,有的人这方面,有的人那方面强。而学拳也是,有的人学的快,有的学的慢,但最后都是要往同一个目标,都是会打好的。”说的有道理!而且打拳也是为自己打,并不是去和别人比试,这一个多月打下来, 虽说还没有悟出太多,但觉得每次都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活动开,出出汗,并且大腿部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还是很有益处的,我想如果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更多。

 

就这样广场上寒风凛冽,但我们几个却打的热火朝天。还有个阿姨给我们拍了抖音,配上“让我们策马奔腾,活的潇潇洒洒”的音乐,寒冬也要燃起来了。

 

美丽的古镇,欢乐的我们,旅途中的拳课,寓教于乐,南浔,但不难寻一段快的时光

向雪   2018.12.18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8/30 14:41:19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30 14:49:55

学拳小记之四

坚持,坚持 

2018.12.24,第四堂拳课在南京图书馆门前的市民广场上开始了。市民广场不是阿姨大妈们晚上跳广场舞的吗?不曾想清晨的广场也很生动,三五成群的,独自一人的,打拳的,打球的,拉伸的……各种不同的音乐播一播,好不热闹!

 

我们很快也加入了晨练队伍,依旧先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这次虽然距上堂课的时间不长,但也意味着练的时间也少了,我这才打,问题就来了,从平沙落雁开始,打至鱼窜镖击处,方位居然不对!重新打第二遍时,晓希教练看出来了:“摘星换斗后面一记,提腿再出掌时,是往左侧45度方向。”原来我偏向右侧的45度了,惊觉自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回想在家练至那处的时候,前面有墙挡着,我稍微挪动了下,习惯之后就觉得是对的了,这真是“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还好及时纠正!复习下来,上堂课的动作是都记住了,可就是打的不到位,除了方向的问题,还有这三处也是晓希教练特别指出的:第二个临崖勒马后,收腿时,两脚间的间距很重要,我的两脚靠太近,做下面的动作时就要加些碎步才能完成;“摘星换斗”这一记,手平着出去,到转身的时候,手突然往上抬,显得很突兀,从平着,到向上,再到放下,是连贯的,一气呵成的。这个是我,向玉,向实三人共同的一个问题。当然这要一下改好,也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还有“摘星换斗”后面这记,右手向前出掌,然后掌拨至身后,这手臂是平着往后,掌都是在一个水平面,而我往后时,手臂慢慢往下,掌都降至腰间了,教练说这样打人哪有力量呢?原来如此!想来我之前在摘星换斗这记,也是不自觉的手就会往下,看来动起手来只有挨打的份了。另外摘星换斗前面一记,我看了晓希教练打的,觉得自己打的也不太好,就是腿往后拉时,手是慢慢往前送,“插”出去的,我是直直地“伸”出去,这力量应该也是减弱了。

 

总体来说,晓希教练觉得我们上堂课的内容记得挺熟练的。接着当然又要开始新内容了,这堂课的新内容其实只有一分钟,新的拳名有四个:“张弓搭箭”“鸿雁双飞”,“开枝散叶”,“孤雁出群”,之所以这堂课新内容只学了不到一分钟,是因为我们都觉得好难,再多学些恐怕记不住。脚上动作多了,手还都要和脚配合好了,“张弓搭箭”后面翻掌收腿,腿总忘了收,然后拍下去又要出腿,应该左手先在上,第二次又要换右手在上,总是搞错;“鸿雁双飞”,丁八步要前三后七,把握不好,要么重心向前,要么重心都在后,双臂也不似鸿雁的翅膀张开,直直的倒像做广播体操时的侧平举;“开枝散叶”,提腿出掌,“闭门推月”,应接不暇,手都不知该朝哪个方向;“孤雁出群”,教练出掌很好看,可自己的手怎么搞的,横不过来啊;最后一个华丽的转身,感觉头已晕!

 

总之,这一分钟只能是勉强把动作记住,就如同上学时不太理解意思的死记硬背,所以打的很生硬。看看晓希教练打的行云流水,身随拳动,一气呵成,心想:唯有“坚持”二字才能做到吧,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一月两月也不难,但这样坚持了三年实属不易。现在学的渐渐难起来,还是没有找到太多的感觉,但仍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份坚持的勇气和决心。

P.S. 我们学完,站着看晓希教练打完整的一套时,旁边有几位阿姨询问我们学的是什么拳,看起来挺有兴趣,之前几次课也都有人问,我们下次是否可以打印一些介绍水浪拳的纸,这样有想了解的可以看看,我们初学,介绍的也不是很清楚。如果可以允许有人报名的话,也可以写上报名方式。)

 

 

向雪

2018.12.26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8/30 14:50:46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30 14:59:08

学拳小记之五

旺旺的一堂课

2019.1.24,天气晴朗,无风,时间有些赶,伴着清晨欢快的鸟叫声,一路小跑来到南图门口,开始我们的拳课。今天南图门口很“旺”,人气旺,往常周一都是闭馆,今天周四不闭馆,学生又都放假了,所以人来人往,挺热闹;太阳旺,我们选的地方,阳光照的刚刚好,冬日里也觉得暖洋洋的,正适合我们。

 

上节课晓希教练根据大家反映的情况,没有学习新的内容,所以这节课还是先复习了一下之前所学,即从鱼窜镖击后到孤雁出群后的转身处,果然通过上堂课的复习,我们这次的情况要好很多,上次晓希教练向我指出的“张弓搭箭”手的位置以及“孤雁出群”后手平移到左侧后方,手老往下的问题,这次教练没有特别指出,那说明这两处改善了,不再是最刺眼的地方。但“鸿雁双飞”这记还是打的不好,问题仍然是手臂伸的太直,不似鸿雁的翅膀,不过这次晓希教练教我们手臂伸出去的时候和自己的脚在同一方向,这样一出手确实要比之前好,不会显得太直。还有一记“开枝散叶”,手臂伸出去太直了,要略弯一些。期间,晓希教练还指出向玉同学打的连绵不断是好事,但是容易造成一个动作没到位,就已经到下个动作,所以还是要动作打到位了。

 

见我们上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记住了,晓希教练就接着开始教新的内容。这次学的内容时间不长,还没有一分钟,有名字的两记拳,“无用之用”,“野马追风”,但也都是要手脚配合好的。“无用之用”,教练解释说这记看起来似乎没用,但听这名字,我想肯定是有用的,只是我还体会不出,这记刚开始学时,手不知道怎么放,转身时,我的脚不在原地,总是会转到旁边去,手上下对穿的时候,身体要有起伏,先左手向下时,下蹲,右手至额头处,起一点,换右手向下时再下蹲,这个把握不准,要么直接站起来,要么直接蹲下去,不像晓希教练是连绵起伏的;“野马追风”,双掌要横着出去,有时容易变竖的,因为横掌比竖掌困难;“野马追风”后一记左腿向后一步,方位会把握不好,这样转身向后时左脚尖不是对着正前方;转身后手臂送向前再拉回来时,双掌要要相对着一上一下,这也是很容易弄错,搞不好掌就不是对着了。

 

由于我们反映这节课学的有些难,所以晓希教练因材施教,只教了不足一分钟的内容,以便我们回去能更容易消化,我觉得这样的速度很适合,也谢谢晓希教练能按我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拳的进度。

 

这堂课阳光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快结束时,才渐渐隐去,看来我们运气真好,新的一年也一定会是旺旺的!

 

向雪  2019.1.24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8/30 14:59:49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8/30 15:03:25

学拳小记之六

完美收官

 

2019.1.29,今天是我们2019年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堂课,从地铁站出来,一路上年味已经很浓,南图对面的1912,好多店外已经挂起了红灯笼,大有一副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架势。

 

天气阴冷,站在广场上瑟瑟缩缩,外套都不敢脱,但不影响我们开始今年的最后一堂课。晓希教练依旧是让我们先复习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距这堂课,时间不长,但好在内容也不多,我们几个打的还可以,没有很明显的共同问题,只是有一些细节我们需要提高,打的更好。晓希教练给我指出一处,“野马追风”后转身至正南方时,双臂往前送一点,左手放在右前臂处,而不是双手放在一起,晓希教练还一直提醒我注意膝盖不要超出脚尖;我自己觉得还有一处不顺,就是“野马追风”这一记,左腿向后迈出的位置,总是过了,转身的时候脚尖不是正对着前方,看来还需要多加练习,找到感觉。

 

看我们上堂课内容都没有太大问题,晓希教练接着往下教,有拳名的还是两记,“川流不息”,“伏虎听风”。“川流不息,这个手脚一定要配合好,先左手翻掌微微出一点,左脚也要跟着出去,然后右手出,在胸前绕一下,右脚也要一起出,这真是难煞我这个手脚不协调之人,向实同学都看出我这手脚有跟不上的情况,晓希教练说是脚出了,但手没有跟上,“川流不息”生生打成了“手忙脚乱”;“川流不息”之后,手臂上举,然后甩到右侧,再到左侧,再转身到前方,手臂都是平着出去的,不要向上或者向下,但我在向右出去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从头顶绕一下这需要记好了,刻意去改正。最后就到了“伏虎听风”,这是个很形象的动作,一只伏在那的老虎,眼睛看着左后方,其实是在听右侧的动静,但我们做的动作还不到位,手放的位置姿势都还有待改进,调皮的向实同学戏称“猴子挠腮”,让人忍俊不禁!觉得这”虽然是凶猛粗狂的形象,“听风”说明老虎还有细致的一面,想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是有猛虎,又有蔷薇,刚柔相济有人表现的刚强,实则内心有柔弱一面,有人外表柔弱,但内心也有刚强。水浪拳也是,看似行云流水,很柔,实则出掌出腿有刚只是还需要时间好好学习,好好体会。

 

最后,跟着晓希教练,又从势打至今天所“伏虎听风”在我们不完美的动作中,我们这一年的拳课完美收官,想来学了不过三个月不到,看到了晓希教练的认真,坚持,很耐心地教我们,并把打拳作为一项事业在做,希望能传承而我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现在略知一二,也能比较熟记住路径了;向实同学一开始就打的很有样子,每节课学的最快,向玉同学从一开始手花式动作较多,到现在已大有改进……每个人那么认真,都在一点点地进步着,我想这样认真的我们,来年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向雪

2019.1.29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36:33

学拳小记之七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2019.2.22, 农历新年后的第一堂拳课开始了,新年吃的多,动的少,是时候活动活动筋骨了无奈天气阴雨,这连绵不绝的雨,洋洋洒洒下了一个新年,还没有要停止的迹象,我们的拳课也只好在室内进行。

 

晓希教练还是让我复习一下上堂课学的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不多,只有30秒左右,上次川流不息,有些手忙脚乱,这次打要比原来好一些没有那么慌乱了;伏虎听风晓希教练指出右腿向前时,要右前方一些,不是正前方,手臂也需要再向前伸一些,下面的手臂要放平教练又让我从头打了一遍,还好,动作都是记住的,没有遗漏或想不起来的地方,心想幸亏春节期间还是抽时间练一练,不至于把所学的都荒废了。

 

春节人多,还闹出不少趣事,小外甥那句“你练的什么功呀”,让人忍俊不禁,亲戚们的“女侠,有礼了”,让我不好意思起来,还是老妈好“能锻炼身体,那就可以多打打”……假期练练,觉得自己还有些问题总是纠正不好的:膝盖超出脚尖,所以膝盖觉得疼 ;做腿提起来的动作,站不稳,像“摘星换斗”,“开枝散叶”等处;弓字步,前腿膝盖超出脚尖,后腿又伸不直 ;做重心向后的动作,感觉人不正,是向后倒的总是打的快,控制不住,慢不下来。这些也只能是平常练的时候有意识地去纠正,用晓希教练讲的“矫枉过正”的方法。

 

这节课,晓希教练继续教了新的内容,动作对我来讲挺难的,虽然只有30秒左右的内容,分开来学的时候觉得有很多动作有拳名的是两记,“声东击西”,“青龙探爪”。“伏虎听风”到“声东击西”处,有个转身,转身时需要同时把手收回来至耳边,我只顾着转,手忘了收;“声东击西”后面有个转身,这个转的就更乱了,脚上其实就一步,但我的脚步比较凌乱,转身后一看,教练早已换了右手在上,而我仍是左手在上;接着半个“声东击西”后到“青龙探爪”,晓希教练说又名“青龙三探爪”,顾名思义,“爪”探出三次,手要像爪一样收起一点,第三次探爪腿抬起来时,依然站不稳,而且右手在左手上面出去,我会不自觉的在下面出,我的“爪”也不,都是直直的伸出去

 

路径终于勉强都记住了,剩下就是要自己回去多多练习,慢慢体悟了。最后跟着晓希教练又从头打了一遍,虽然室内空间稍显局促,但稍作移动,居然也够打了。晓希教练打的很慢,但动作连贯,身随拳动,看着很舒服,我想这打拳唯有多练,别无他法,没有捷径

 

过完年,学习人员稍有变故,但也无妨,“行有余力,则以学拳”,无需强求。对我而言,“技多不压身”,多学一点,对身体又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但不论学什么,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用心,需要努力,更贵在坚持。新的一年,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向雪   2019.2.22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40:21

学拳小记之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019.2.28,二月的最后一天,但天气一点不像要进入阳春三月的样子,依旧阴雨,真是“此雨绵绵无绝期”啊!今天的拳课还是在室内进行,上堂课在室内效果也不错,并不局促,当然,若是阳光明媚的好天,室外当属更优的场地。

  上堂课学的内容不多,但动作挺难的,晓希教练让我复习时,还有几处需要改进的:“声东击西”后面的转身,转完以后右手在上,是和转身同时完成,但我是转完后,再换手的;“青龙三探爪”,手不能直直的,要收一点,像“爪”,且要“探”出,是有力量的,对于这“探”字,我还不能很好地体会;“青龙三探爪”,要交叉出手,我是平行的。动作虽然记住了,但离“形似”也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加练习。

今天这堂课的新内容,比上堂课要多,有新拳名的有两记,“丹成九转”,“顺水推舟”,还有一记是之前学的“闭门推月”。内容挺多,学着也不简单:“青龙探爪”后,到“丹成九转”,手脚都是要同时出,这就不容易做,手脚配合不好,就做的不像,特别是第一下出手出脚,然后收一点回来,手不知该如何收;从“丹成九转”到“闭门推月”后,手出去,同时身体转过去,晓希教练说就像京剧里的“亮相”,看教练的动作很帅,可自己做的时候很难,不知怎样绕过去的;最后到两个“顺水推舟”,双手一上一下,垂直相对出去,下面的手很难垂直起来,还有个向前推出的动作,也老是会忘了做。


  这节课下来,总觉得膝盖疼,和晓希教练讲了这个情况,教练指出一个是由于膝盖太超前,超出脚尖,我可以先不必蹲的太低,如果蹲低,那步子要迈大。还有一点,教练发现每次我前脚转的时候,后脚没有跟着变动,看起来比较别扭,而我自己也觉得不顺,这些可能跟个人习惯也有关系,只能慢慢纠正改善了。

  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我把晓希打的今天教的内容拍下来时,发现时长不过48秒,原来不到一分钟,可学了一个小时,还仅仅是能记住这48秒的路径,个中深意,全然无法体会,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来还是需要下功夫啊!

                                           2019.2.28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42:40

学拳小记之九

的希望

 

2019.3.8,“女神节”,久违的太阳终于露脸了,终于有点春天的味道了,拳课又可以到室外进行,不禁让人心情大好。还是老地点—南图门口,打拳锻炼的人很多,我们的“宝地”也被人占领了,看来“春暖花开季,运动正当时”啊!

 

上堂课学的内容比较多,这节课一复习,问题就来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打到位:“丹成九转”,手是平着向前,掌朝上,我却是手到侧面,掌也变成了竖的;“闭门推月”,手没有在侧面绕一下并推出去的动作;“闭门推月”后的亮相,右手要尽量伸出去,不能太贴近额头;两次“顺水推舟”,我都没有注意到手上的动作,都是直接过来,摆成推出去时的样子,但其实不然,在出手之前,双手都有个翻掌在其中,然后才过度到出掌,推出去;两个“顺水推舟”,方向是左侧和右侧的45度,我的角度没把握好,不是在45度方向。晓希教练还纠正了上堂课教的“青龙探爪”到“丹成九转”,手出去的时候,掌都是要微微张开的,说着张开手掌似乎挺简单,但做起来的时侯不容易,总是不自觉地并拢了。

 

由于问题多,这堂课花了较长的时间复习和纠正,好多动作还需要自己慢慢去雕琢。新内容学的不多,但学起来都不简单,有两记拳名,“驽马回头”,“瓶花落砚”。“驽马回头”,晓希教练解释说就是一匹倔强的驽马,人往这边拉,它偏要向那头去,所以双手是往左侧推出,但重心在右侧,关键头要向上昂,对应这记拳名很形象,头上扬对脖子和肩颈也都有好处。但我的身体总是不自觉地跟着左侧的手一起出去,头也忘了扬起,不似那“驽马”的倔强;“瓶花落砚”,一开始不太明白这是怎样的情形,晓希教练说这是指插着花的瓶子和砚台同时掉落,又要接住瓶,还要接住砚,情况非常危急,所以最后定势的动作,双臂要有呼应,形成个圆,像抱着个球一样。

 

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学的内容不多,但每次到结束,都只能勉强记住动作,还是要考课下在去练习琢磨,越往下学,越觉得难,但学习本就不易,无论学什么。今天的风些大,虽然春寒料峭,但已鸟语花香,充满希望的春天就要到了,希望学拳能渐入佳境,有所进步!

 

向雪  2019.3.8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45:42

学拳小记之十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9.3.14,阳光明媚,“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真正是来了,今天的南图门口依然热闹,我想这个季节运动、打拳应该是最适宜了,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不需要跺脚哈气取暖,不再瑟缩,出手不冷。

 

晓希教练依旧早早地到了场地,我略迟了一会,要教练等候实在不好意思,下次一定要准时!这周比较忙,练的不多,还好上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基本动作都还记得,晓希教练指出有一处不像:驽马回头前,腿抬起,手跟着提起来时,掌心是要向上,面对自己,而我是向下的。其余几个动作都还可以,没有特别刺眼之处,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复习,便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这堂课学的内容多一些,拳名有四记,穷幽极海,高山流水,童儿送书,踏雪探梅。“穷游极海”,这个拳名的由来,之前听晓希教练说过,是老师去了诸暨五泄风景区,在第四泄看到岩壁上“穷幽极险”的题字,以及瀑布泄下的情景得来的灵感,晓希教练还特意去了五泄的“穷幽极险”处感受了一番。当时只是听闻这个拳名,今日得见真容,无奈这一记对于我来讲很难,“极海”就是要探到底,看着晓希教练下蹲,左手触到地,似易实难,我下蹲时,想要手触地,右脚后跟就会离地,如果双脚不离地,手根本碰不到地!晓希教练只好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下到什么位置,就到什么位置,慢慢来。看来要到这个“极”字,是要费一番苦功的!

 

高山流水,倒要容易些,就是手臂需要再抬高些;童儿送书,这记就一个字“绕”,手要绕,这就非常的绕人了,绕了好几遍没绕像,哪个手在上,哪个在下,一绕就绕晕了,看来这书不好送啊;踏雪探梅,比起童儿送书要简单些,但手从身后探出去时是平着出去,我总会有个向下的动作。踏雪探梅,虽说梅雪争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但总觉得梅雪一起,才能相映成趣,雪更白,梅更香。晓希教练说这记拳练到一定境界,可以在炎热的夏天也感到丝丝凉意,她的大师姐就已有这种体会,真是神奇!

 

堂课在不停练习童儿送书的绕手过程中结束了,大概的动作基本记住,但回去还是要抽时间多多练习才可,就如踏雪探得的梅花都是香自苦寒来的!

 

 

向雪   2019.3.14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48:55

学拳小记之十一

丹成需九转

2019.3.22,明明已是阳春三月,春寒却还不想走,时不时还要倒回来,冷风嗖嗖,可不是“等闲识得东风面”,倒更像是西北风,晓希教练的手机自拍杆几次被吹倒,不过我们打拳的热情不倒就好。

     这段时间确实比较的忙,早出晚归,抽不出时间练拳,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几次课学的内容都练的少,只是勉强记住动作,打起来总是不得要领。上堂课学的,晓希教练指出还有这几处需要改进:瓶花落砚后拨掌,右手向后的时候左右手就都要翻掌,我每次都划多了;高山流水,右手出去时,应该向身体前面出去,我的手都到了身后;童儿送书这次倒是绕像了,但童儿送书后面右手往后拉,左手跟着绕到前面做的不像;踏雪探梅后面像“丹成九转”的那一记,要从胸前出去,不是从下面往上出去的。

    而这堂课学的内容更不简单,转身特别多,拳名有“樵夫担柴”,“天官指星”,“五云捧日”,“鸿雁双飞”,“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樵夫担柴”,这记很形象,而且光听名字就觉得是一记很有力量的拳,孔武有力的樵夫双肩担柴,看晓希教练的动作也果断有力,身体和眼睛都朝向45度方向,但我学起来就比较绵软了;樵夫担柴”后就需要一个转身,双拳绕一下到“天官指星”,晓希教练说左手挡着,右手出去是指着人的眼睛,这是一记比较凶狠的拳,我们现在只能打个形似,有这样一个样子;“五云捧日”,就是双手一上一下,中间像捧着个温暖的太阳,这正适合今天这个阴冷天气,想象把太阳捧在手心,也就没那么冷了。这记拳看起来要比其他的稍简单些,但做好不容易,左侧向后时还不太顺手,教练说人要直,不能跟着手往前往后,练到位了对腰椎有好处;“鸿雁双飞”,这是第二记了,动作和第一记一样,还是手臂不能太直,要像鸿雁的翅膀一样微收,步子是丁八步,前三后七,这之前练过,问题不太大;“鸿雁双飞”后又是一个转身,腿向后到“托天盖地”,然后又是一个转身,最后到“燕子抄水”,应该是初春“水面初平云脚低”,啄春泥的新燕低低地掠过水面,溅起了水花,所以这记拳下去就是要低,无奈手脚不听使唤,没法蹲低,只能按自己的情况,量力而为了。

    这堂课三个转身,腿向前又后退,着实不易,上完还感觉云里雾里,只能硬记一个个动作,但连贯不起来,看来还是要练,丹成需九转熟能生巧,才能使之连起来了!

 

向雪   2019-3-22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4 9:53:00

学拳小记之十二

游古城,上拳课

2019.3.31,三月的最后一天,今天的学拳地点不是南图门口的广场,而是距南京约700公里的黎川古城。

     古城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而我们这次去的是黎川古城老街,据介绍,是江西省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之一,已入选“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宋代黎川建县时,老街只是通往福建的一块衢地,但通过黎滩河这条黄金水道,至明清时,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区,“船帆星点,商旅如云,白日人头攒动,至晚笙歌达旦。”现如今,交通发达,水运也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前两句我们自是看不见了,但“白日人头攒动”确实如此,“至晚笙歌达旦”虽不至于,但也是灯光明亮,一台老年文艺晚会更是别开生面。

     黎川古城老街和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不同,去过的西塘古镇,南浔古镇,乌镇……,都是中间一条不大的河流,把古镇一分为二,一座座青石板桥连接河流两岸的人家,老街的桥不多,河流倒是有一条,但比江南古镇的大气多了,不知是否就是曾经“船帆星点”的黎滩河。当然和江南古镇也还是一点类似之处,就是街两边都是商铺,饭店,供游人休闲购物,这应该是旅游景点的标配。

    老街上的民宿在我看来,是我住过的众多古镇民宿中最有特色的,民宿都是在原有的古建筑上修葺的,装饰布置古色古香,但又保留着原有的建筑,两者融为一体,但无违和感,我们住的“蘆仪”就是如此,这门进去是民宿,那门进去又是床博馆,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床,不难看出过去的人对“睡觉”这件事还是相当重视的。另一家“琴园”,初看不起眼的门庭,以为只是一处供人观赏的旧宅,但走进之后,发现居然是处别致的民宿,亭台花园,饮茶茶室,一应俱全。旁边同样有着一处古迹“县委旧址”,县委旧址又称梁家大厅,是客家移民梁氏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黎川县是全红苏区,1931.1,黎川县委成立,县委设在梁家大厅,此处也成为镌刻着老街红色记忆的代表性建筑。绕过一条清石路面的老巷,转入县委大院内,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一条长长的会议桌,两排整齐的搪瓷茶杯,不禁让人想象起当年的开会场景,忍不住坐上去感受一番。

     老街上还有一大特色,则是汉服体验。我们几个女孩也忍不住尝试了一把穿越的感觉,一个个罗沙袄裙,齐胸襦裙,衣袂飘飘,穿梭在老街的大街小巷,参观名人张恨水故居等,仙气十足,走在老街上,一点也不突兀,只是脚下时不时露出的运动鞋,提醒我们并没有穿越回去!

     游玩中,晓希教练当然也不忘寻找合适的地方打拳,还真觅得一处合适之地。晚上看不清,以为是一处戏台,早上天亮了一看,才发现上面写着“校场”两字,两侧各写着“出将”和“入相”四个字,看来这不是戏台,而是练兵之地!我到的时候,晓希教练已经在台子上打开了,一抹灵动的红色,出拳出腿,英姿飒爽。我也赶忙跟着把之前所学练一练。

    等晓希教练打完,我们的拳课便开始了。上节课学的内容不少,也比较难,我复习了一遍,有几处有问题:“樵夫担柴”后面方向居然都不对,对于我这个毫无方向感的人来说,好像已多次搞错方向,这方向只要稍有偏差,打到后面就会差很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看来记动作的同时还要好好记方向;“天官指星”到“五云捧日”,手是要从头顶绕过去的,我是从底下过去的,难怪不顺;“托天盖地”后到转身到“燕子抄水”处,手也是要从头顶划过去,我也是直接过来的。这次晓希教练说我的“五云捧日”打的还满有样子的,看来这记应该比较容易些,平常没事练一练也比较方便。

    接下来新课学的内容也是比较难,最近学的都会有转身,一转身我就头晕,找不着方向。拳名有“朝阳贯耳”,“解手双推”,“熏风扫叶”,“琵琶遮面”。在“燕子抄水”后,到“”之前,要转身,右手是要从头部插下去,而不是平着过去,然后一个转身,手是平着出去,提腿,踢腿,手伸出去,然后又是转身,这几下就有点晕的,腿向后,手臂向前,总是做成腿向前;“熏风扫叶”总是记不清哪个手在上,哪个手在下,而且在上的手应该掌心向下,我总是忍不住掌心向前;“琵琶遮面”应该是“熏风扫叶”时抬起的腿,应该向前放下,然后后面的腿再向前跨出,我总会把抬起的腿放到后面,难怪推出去就没那么顺的。

    由于有另外的行程安排,这次的拳课有些短,所学的内容都只能是课下再去慢慢消化了,对于我来讲,还真是有些难度啊!不过想着这次的旅行,却又满心欢喜,虽然旅途有些劳顿,时间有些仓促,可是住到了雅致的民宿,见识到了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当了回衣袂飘飘的仙女,还在练武台上学了拳,也是不虚此行了!

 

向雪   2019-4-2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45:35

学拳小记之十三

态度很重要

 

2019.4.8,清明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天气晴热,居然让人有了初夏的感觉,南图门口的广场毫无遮挡,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一大早就有烈日炎炎感了。难怪保安师傅一直阻止我上去,开始以为我要去图书馆,好心提醒今日闭馆,当听说我要上去锻炼,无奈的挥挥手,“不怕晒就去吧。”果然还是扛不住晒,和晓希教练找了处阴凉之处。冬日里盼望的暖阳,到了夏日避之惟恐不及了。

     上节课的时间比较匆忙,学的内容不多,但打起来不易,看我打完,晓希教练指出有几个问题:“燕子抄水”后面,右手插下去再转身,左腿向后和双手向前的动作是同时的,我是先出腿,再出手,分成了两个动作;“朝阳贯耳”,双手是要从耳朵旁过去,所以才是“贯耳”;第二个“熏风扫叶”,要有左手上去,右手下来的动作,我是直接就摆好了动作;“解手双推”,第二下是蹬腿,成弓箭步,手不需要同时推出去。晓希教练还指出弓箭步时后腿一定要蹬直,我每次都有些弯。

     这堂课晓希教练一直教至上半段结束,时长不过40秒,但我却觉得很难,打了好多次,才勉强记住了动作.拳名有“熏风扫叶”,“燕子衔泥”,“灵猿摘果”,“猛虎回头”。“熏风扫叶”之前学的纠正了一下,所以这个还可以;“燕子衔泥”前,有一个投石的动作,但是是投两次,第一次是虚招,好像投了,分散敌人注意力,趁其不备,第二次才是真正投出去,投两下的动作,只有第一下投出去时,是弓箭步,其余重心都在后,但第二次投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身体重心移到前面;“灵猿摘果”,重心就更不好控制了,只有最后一下是弓箭步,重心在前,其余都在后,但手向前时,身体总忍不住跟着出去;“猛虎回头”,这一记回头转身时,腿就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哪个腿先出,哪个腿收回。至此,上半部分拳都已学完,晓希教练说后面将再重头开始学起。

    回想起来,从去年十一月开始接触水浪拳,至今已有五个月,从第一次学的一分钟,到现在学至八分多钟,从起势到猛虎回头,一点一点地学,一点一点地记,虽然记起来不易,打起来更难,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于我而言,能坚持下去,就是一种胜利,这是一种态度,比打的好不好更重要。

 

向雪  2019-4-10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46:29

学拳小记之十四

从头开始,不断提高

2019.4.15,天气不错,微风不燥,南图门口依然热闹,大爷大妈们的柔力球,太极拳,广场舞……各显身手。晓希教练还未到,想一个人练练,环顾四周,那么多人,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再一想,不就是来锻炼的嘛,岂有害羞之理。一遍未完,晓希教练已至身旁,笑意盈盈,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先还是复习上堂课所学,我打完,晓希教练就指出了几处打的不像的地方:第四个“熏风扫叶”后,手到右侧,是从胸前绕过来,不是从头顶绕过去;“燕子衔泥”,左手是大拇指在上,我打成了大拇指在下;“灵猿摘果”,手臂伸出去,要尽量向前向上伸出,想象猿猴伸长臂摘果的样子;“猛虎回头”,这记打了好几下,就是不太像,后来晓希教练发现我没有手甩下来的动作,加以纠正后,果然像很多。

     上半部分内容学完了一遍,接着要学第二遍,第一遍是将路径记熟,而第二遍则开始雕琢动作。原本以为已记熟的动作,原来还有那么多地方需要改进。虽然只复习到摘星换斗处,但几乎每个动作都需要改进。

    停车问路前有一记“贴纱垂帘”,要想象手贴着帘子下来,所以手要垂直着下来;“停车问路”,双手的虎口要相对,右手的大拇指基本在自己的鼻尖位置;转丹田的时候,手要垂直,转丹田后面那记总也打不像,觉得和学的时候有些不同,转完手出去还没到侧平时,人就要先转一点,到手臂平的时候,人就转过去,手推出去了;驻地贯月,腿伸直的动作要慢一些,要和手上动作同时完成,晓希教练说通常都是脚快手慢,所以脚上动作要慢点,手上动作要快点,有意识地去控制;随波逐流,临崖勒马,主要是弓箭步和丁八步转换时,后腿的脚尖方向要跟着一起变化,不然动作会看起来很别扭;拨云见日前面向下压也是做的不像,要从耳朵边压下去,且后腿也要向前蹬,变成弓箭步,这同样要手脚配合,同时完成动作;双手掌心相对后,直接拉到后面,没有一些多余的小动作;拨云见日人要站正了;“平沙落雁”,手臂不能太直,而且向下时,到一半时,手臂才能放下;摘星换斗前一记,将人拽过来,这个不像,还要多练,过来后,手直接插出去,也没有多余动作;摘星换斗,手挥过来,到额前,再甩下来,手往上提的时候,腿再一起提起,就像是手把腿提起来的。

    虽然只复习了这一小段的内容,但要打到位却很不容易,这一遍较之之前,其实更难,刚学时教练的要求是记住动作即可,但这遍开始雕琢动作,每一记都要改进,好好琢磨,不过这是对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记熟路径,自己练的过程中有了体悟,才能到下一步,修正每一记动作,学拳和做任何事一样,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
   

 向雪   2019-4-18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47:14

学拳小记之十五

写小记有助于记忆和提高

4月25日,阴天,天气略有些闷,准时来到南图门口,晓希教练早已在那调试“机器”,周围的大爷大妈依旧精神抖擞地舒展筋骨。

上堂课是复习,主要从起势练到第二个临崖勒马处,之后平沙落雁到摘星换斗处只是大略复习了一下,回去之后按照晓希教练纠正的练习,这堂课打就要比上堂课好一些,教练说越来越有样子了。这也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想着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今天这堂课继续复习后面的内容,依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从第二个临崖勒马后的平沙落雁开始,手挥向右侧后,手放下时直接转身到左边,我多了两步,碎步太多了;平沙落雁后把人拉过来时,手要靠近自己的身体一些,拉回来后,身体稍侧向右边;“摘星换斗”后,腿提起来后,双掌要垂直出去,然后右手从下面推出去,手掌是横掌,转身过去,是人向前探出,但脚不要动,而我多了一步,把左腿跨出去了;鱼窜标击后双手向后挥,双掌要相对且平行;张弓搭箭,是要朝45度方向出去,右手要从脸旁边插过去,腿成弓箭步的同时,手也推出去,就是晓希教练之前说的手脚要同步;“鸿雁双飞”,打了几次,晓希教练都觉得不像,最后发现是由于我脸的朝向不对,应该是朝着左手出去的方向;第二个开枝散叶处,左手直接拉到后面,腿是不动的,但我的腿是跟着动的;孤雁出群后双手拉到后面,腿也是要往后,然后双手推出去时,腿跟着出去成弓箭步,我原来都没有手推出去,腿蹬出去的动作;无用之用,手太上,要放在胯的位置,双手要像托个球,教练说做对了会觉得掌心发热,还能拉到手臂上的筋;转身后,身体跟着手的上下起伏还把握的不好,晓希教练说先把双掌相对好,然后往下,再往上到定住;野马追风,手往后拉的时候在肩的位置,推出去也是和肩平,我的手到头顶处了,太高;野马追风后转身成弓字步,然后是要重心向后拉回来一点,双手合掌,再推出成弓箭步,我漏掉了重心向后拉这步,接着是要贴着身体双手挥出,我的手挥的太远,挥出后右手在左侧腰间,人也稍微向左侧一点,我是直接在右侧腰间;川流不息稍微有点乱,手脚配合的不好,手插出去,脚跟着出去,但感觉腿总是跟不上。

一堂课下来,复习的内容不少,一下打到位肯定不可能,只有平时不断练习了,而写小记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去回忆当时如何纠正的,把教练所讲的话变成文字,然后再去好好记忆,把文字转移到打拳中,希望这样能让自己有所提高。

 

                                         向雪

                                        2019-4-27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49:52

学拳小记之十

有人赞美总是好

63,天气晴好,夏天终于来了,虽未至盛夏,但一大早,太阳已经明晃晃的,很是刺眼,可广场上锻炼队伍的热情却不减反增,我和晓希教练到的时候,发现之前的场地已被人“占领”了,只好另觅他处。

 

距上堂课已一月有余,期间晓希教练去了南美的智利,秘鲁出差,她利用工作之余,不仅把拳打到了国外,更是在秘鲁的印加文明古镇马丘比丘和海拔5000多米的维尼库卡山留下了她打拳的身影,看到公众号上她认真书写的优美文章,唯美的照片,英姿飒爽的身影,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晓希教练本就是一个无论做何事都极认真之人!

 

这一月说来惭愧,教练上堂课结束时叮嘱要好好练习,但每天总觉得琐事太多,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练习,虽然每天有练习,但总觉得不得要领。或许还是自己的坚持不够,所以总能找能偷懒的借口。

不过每天的练习,路径还是记熟了,当我打完一遍,晓希教练说不错,路径都记住了,起码可以看出是水浪拳,接下来还是需要不断改进。这堂课仍是继续复习,从“声东击西开始,“声东击西”后面,双手要挥到左侧至头顶处,然后再甩下来,我原来的是省略了挥过去甩下来的动作;后面的半个“声东击西“也是有问题,转到左边后,左手和右手要同时压下,左手探爪出去,右手压至腰间;“青龙探爪”的第三次“探爪”后,左手保持不动,右手甩出去,我之前做的是左手也跟着一起挥动了;“青龙探爪”后,双手像抱球一样在胸前,然后双手要甩到后面再抱球到前面,一定要甩到位,发现要甩后面的动作,总是做的不到位,包括后面的“五云捧日”也是;第二个“顺水推舟”后,两次翻手掌翻的不太顺,然后从胸前插下去,像提重物一样将双手提起,我提起时总不自觉握拳,觉得握拳才能提东西,但此时并不握拳,要提至胸前才双手握拳交叉,然后右手推出到驽马回头“;”驽马回头“这记真是很难,步子很难控制,重心在前,但又不是弓字步,也不是丁八步,头要向上昂,枕在左手上,但身体不能歪,还是要朝正前方,练了几下,感觉都练不像,晓希教练说可以先练定势,摆好姿势,拍照和正确的定势照片对照差异在哪;”瓶花落砚“,双手要交叉一点,然后劈开,这样才有劲;”穷幽极海“前,双手拉回来,直接在胸前就提起来,而不是从下面提上来的,晓希教练说可以先直接摆好,不提起,往往自己觉得够高了,其实还是低了;穷幽极海”还是蹲不下去,硬蹲下去,右脚脚后跟就会抬起,所以还是尽自己的可能去下蹲;“高山流水”,动作要做到位,靠前腿蹬,把身体抬起来,手尽量往上抬,但并不是完全靠手臂往上抬,而是腰要向上提,这样才能将整个人拉伸起来;“童儿送书”后面右手拉回来之后要直接翻掌插到左手上;“樵夫担柴”,双手一直到头顶合起来之后才打开做担柴的动作,转身后右手要向后划,左手略向前划,然后右手出去到“天官指星”;“五云捧日”,除了手转动,还要带动腰一起转动,才能练到腰,但这要多练,慢慢来,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到的;“燕子抄水”前一记,右手要向左弯过来然后转身将右手挥出去,我之前都是直接转到后面,将手摆出去;“朝阳贯耳”,一个“贯”字,就是要将双手伸直,再贴近耳朵插到前方;“薰风扫叶”,一直以来做的都不对,是要将身体侧一点,扭转过去,我原以为只是身体朝着正前方,手摆动作就可以了,原来身体还要扭动,教练说这样才有力量,我想可能这样才有“扫”的感觉;“薰风扫叶”后,双手在左侧从胸前插到右侧,我之前都是直接挥到右侧。

 

这堂课把上半部分的内容都复习完了,基本每个动作都需要改进,这也是必然的,打拳这件事是循序渐进的,甚至可能很长时间会原地踏步,像我这样,虽然记熟了上半部分的路径,但离打的“形似”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更不用说达到“神似”了,所以仍需要继续踏踏实实的努力练习了。期间有个老大爷特别感兴趣,和晓希教练了解是什么拳,无奈没有微信,不好关注公众号,只能作罢。老大爷还赞美了一下,说我打的挺好看,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好意思,心想莫不是我把拳打的像跳舞?真是惭愧啊!转念一想,也无妨,有人赞美总是好的,把这当作是肯定,继续好好努力吧!

 

 

向雪   2019.6.5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52:24

学拳小记之十

下半套的开始

2019.6.12,天气晴好,太阳虽然有些大,但树荫下,风一吹过,倒也凉快。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取一块适合之地,开始今天的拳课。因为地方狭长,当我在纠结怎么朝南时,晓希教练说不必拘泥于哪边是南面,就把你开始打的那面作为南面。

我把学的上半套打完一遍后,晓希教练说今天将继续教下半套的内容。这堂课学的内容有一分钟左右,起势和上半套略有不同,是反掌贴着身体慢慢向上,拳名有“旋转乾坤”,“风摆荷叶”,“掩手冲拳”,“枕流逆袭”,“琵琶遮面”,“流星赶月”,“燕子斜飞”。“风摆荷叶”,双手出去的时候,右手掌心向外,双掌是朝同一个方向的,我做的时候,容易右手掌心向内;“掩手冲拳”,双手从头顶甩过来后,需要出左腿,手绕过去到这记拳,我总是忘了绕手,直接摆出“掩手冲拳”;“枕流逆袭”,后面的手擦着耳朵与前面的手,交替向前向后伸展,而腿就要跟着交替向后,  这对于手脚不协调的我可就难了,顾了手,就顾不上腿的,而且后手臂伸向最远出后,掌心向上,前手也翻掌掌心向上,我翻前面的手掌时,后面也会跟着翻,看晓希教练打的那么流畅,而我却打出手忙脚乱的感觉了;“琵琶遮面”,上半套已有这记,但我还是会忘了腿是成弓箭步;“流星赶月”,手要从头顶插下来至掌心相对;“燕子斜飞”之前有个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教练就指出我的双手离身体太远,那就没法保护自己了,还有一个左腿扫腿的动作,感觉不能一次到位,要停顿几下才能到;燕子斜飞”,晓希教练说重心在中间,燕子还没决定向左还是向右飞,决定之后重心才会有所偏移,这记打的也不像,首先手要甩出去,我是直接摆出去,就显的没力量了,其次手要放平,我的手总是不自觉地翘起,手还要顺着脚的方向出去,总之做出来就不像那张开翅膀的燕子。

磕磕绊绊的终于将一分钟的内容记下来,之前打熟了上半套的内容,对于新学的内容倒有些不适应起来,不过转念一想,上半套的内容不也是这样“燕子衔泥”般一点点垒起来的吗?所以继续认真练,不熟的总会记熟,而已熟练的,希望“熟能生巧”,能进一步体悟到这拳中的奥秘!

 

向雪

2019.6.12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55:24

学拳小记之十

老师建议多带着我打

2019.7.3,天气略显闷热,早晨的南图广场很热闹,锻炼的,纳凉的,溜娃的……到的时候,晓希教练已先一步找好了地方开始打起来,一位抱着小孩的大妈直夸晓希教练年轻,拳打的好看,看来水浪拳的魅力,晓希教练诠释的很好!

 

上堂课学了下半套开头一分钟的内容,问题依然很多,第一记“风摆荷叶”,是要手转到胯处再向上摆开来,晓希教练说这样才能有力量,试了下,果然比直接在胸前摆开来要顺;“掩手冲拳”一直觉得打的不对,总觉得少了什么,看晓希教练打,果然少了右手绕到腰间后,再出到左手上方;“枕流逆袭”后的“琵琶遮面”,腿慢慢向前蹬出去,成弓箭步,做弓箭步我的膝盖总会有超出脚尖的情况,晓希教练说宁愿把步子跨大,也不要超出脚尖,不然膝盖容易受伤;“琵琶遮面”后,双手收进来时,身体也要收回来,重心向后;“流星赶月”,右手伸出去后,要插下来,而不是挥下来;双手交叉胸前后的转身,左腿就转不到位,要停顿好几下,晓希教练说要用腰的力量来控制,这看来还要好好练习才能做到;“燕子斜飞”,这记做的很不像,手臂总是没法放平,教练说可以照着镜子摆动作,我想多摆摆,找到感觉后应该能摆的像一些。

 

这堂课新内容开始之前,晓希教练说老师给了建议,应该多带着我打,这样我可以模仿她的动作,不然我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在打。确实如此,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对拳的理解不够,所以打起来总是不像,如果跟着教练打,先模仿动作,应该更能达到形似。新内容学的不多,有三记拳名,“丹凤朝阳”,“迎风拂面”,“倒骑龙背”。“丹凤朝阳”,人一定要站直,我以为站直了,但其实是往后仰的,所以晓希教练说要有意识的向前,感觉前倾,其实刚好在正中;“丹凤朝阳”后右手是劈下来,而不是挥下来,“劈”才显得更有力量,然后双手打开,重心是“前三后七”;“迎风拂面”,晓希教练打的很好看,看起来柔,实则柔中带刚;“迎风拂面”后,双手出去,都是横掌,这就比较难,总觉得手撇不过来;“倒骑龙背”,转身的时候需要左手掌心触碰左脚,弓箭步依然要注意膝盖不能超出脚尖,从转身到到“倒骑龙背”是连贯的,不能在转身处稍作停顿,不然就打成了“熏风扫叶”。

 

虽然只有25秒,但好不容易才记下来,感觉下半套比上半套的要难啊!只能是先记熟路径,慢慢再去完善动作了!

 

向雪    2019.7.3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3:58:50

学拳小记之十

我直呼“太难了”

710,天气闷热,还好早上阳光不烈。今天第一次穿拳服上课,换上拳服走出地铁站还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回头率太高了,低着头一路小跑至南图门口,晓希教练已经穿着拳服在打了,觉得晓希教练穿着打很飘逸呢!

 

上次课时长只有25秒,但问题还是不少。“丹凤朝阳”,身体总会后仰,应该脚跟着地,总不自觉做成脚尖着地;“迎风拂面”,方向总是有些搞不清,手向上向下要慢一些;“倒骑龙背”前的转身,是手心碰脚,一不小心就会做成手背去碰。

 

这节的新课内容时长一分钟,却让我觉得非常之难!首先是内容很多,有拳名的就有七记,“狸猫扑蝶”,“抽梁换柱”,“风卷残云”,“蛰龙现身”,“乌龙摆尾”,“平分秋色”,“青龙出水”,其次转身走步多,绕着绕着方向就绕不清了。“狸猫扑蝶”,要有个扑的感觉,而手扑出去的时候,脚要跟着出去,感觉顾着手就顾不上脚的;扑三下之后就直接到“抽梁换柱”,左右手掌都是横掌出去,上下是相呼应的,手掌撇不过来,晓希教练说多练练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拉到平时拉不到的筋;“风卷残云”,看晓希教练打的很有劲道,但我一打总是不知道先出那个手,哪个脚,而且双手挥出去是要在一个平面的,我不自觉的一个手就会掉下来;“风卷残云”后至“蛰龙现身”的过渡,手掌前后挥动,总是做成同手同脚;“蛰龙现身”就难了,心里默念着“一,二,……六”,但第六步脚不一定对,位置也常常不是在正确的地方,看晓希教练走的衣袂飘飘,很好看,我这就只顾着数步子了;“乌龙摆尾”,双手要贴着身体摆动,摆起来不顺手,特别是右侧的摆动,很别扭,摆不过来;“平分秋色”,双臂打开后,手是向下的,并不是朝两侧打开,但是手掌又不能向内折,晓希教练说不然气就断了;“青龙出水”,右手要在左手的手肘处划一下挥出去,看晓希教练打这记拳还是很帅气的。

好不容易学完这一分钟的内容,我直呼“太难了”,觉得比上半套的内容难学多了,晓希教练说比上半段稍难一些,但打出来好看,而且打好了,上半套也能打的更好。无奈一堂课学下来,路径都没法记熟,不知课下练习是否能记住.

 

向雪

2019.7.10

[此帖子已被 凌氏心意沙龙 在 2019/10/14 13:59:28 编辑过]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4:01:07

学拳小记之二十

事非经过不知难

2019.7.16,已经入伏,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匆匆赶到南图门口,觅得树荫处,晓希教练架起“机器”,开始今天的拳课。

    上节课学的内容很多,课下的练习又不多,所以开始晓希教练让我把上次课的内容打一遍时就发现打的不熟练,问题真的很多。“狸猫扑蝶”最后一下是直接左手横掌上去,右手横掌下来,不需要再和前两次一样双手叠在一起扑出去,但我还是会将双手重叠;“抽梁换柱”,重心在后面,要靠后坐下去,我没有坐下去的动作;“风卷残云”,还是不知道手脚怎么出的,晓希教练说左脚向左出一步时,双手要挥到右侧,再准备出手出腿,这样就顺了,难怪我的手直接摆,怎么也打不像,总是搞错手脚,而且两次都是要在45度方向,且双臂都在同一个平面,我打着打着,双臂就容易一上一下;“风卷残云”后到“蛰龙现身”前的摆手,我做成了同手同脚,怪不得有些别扭的;“蛰龙现身”依然是数着步子,步伐位置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第六步后,手要从头顶挥过去到右侧,左脚跟着向前;“乌龙摆尾”,要贴近身体摆,而且两手不能靠太近,要分开一些;“乌龙摆尾”后是左脚上前一步,我变成了右脚后退一步;“平分秋色”,双臂交叉后是要贴着身体向外划出去,且手掌是向下的,我做成像侧面打开,感觉像是侧平举。真的是有太多地方需要改进的!

     这堂课学的内容,也是让我直呼“难,难,难”的。有五记拳名,“走马观花 ”,“魁星 ”,“燕子穿云 ”,“提手七星”,“燕字横斜”。“走马观花”,手和脚配合不起来,感觉手要多一步,做起来就很忙乱了;“魁星”,右脚要先退后一步,左脚再提起来,同时双手握拳向上举,左手侧面贴着右臂的手肘处,总是不记得脚往那走;“魁星”后面转身后,双拳相对,双臂一上一下要在同一个平面内;“燕子穿云”,右手掌出去是竖掌,然后右手要“劈”下来,到“提手七星”;“提手七星”,不好做,腿踢出还要再收回,手也同样配合着要挑一下,很难做起来,踢出去就忘了收回来,手也总是忘了挑一下;“提手七星”后,手握拳,先要竖着,再挥过去拳朝上,然后收回来朝下,做的很乱;“燕字横斜”,双手上举分开出去,弄不清是要到什么位置,然后双手向后,双腿交叉成弓箭步,总是站不稳。

好不容易勉强记住了路径,最近两堂课学的内容觉得好难,完全没有头绪,总是记不住,打不熟,不知是否是下半套的这段确实很难打呢?

 

向雪   2019-7-16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4:05:25

学拳小记之二十

好像有点进步了

2019.7.24,盛夏来临了,一大早坐着不动都淌汗的日子到了,一路走到南图门口,已经有汗如雨下的感觉,树上的知了也凑着热闹,“热啊,热啊”地叫着,更添几分燥热。我和晓希教练还是在南图门口的老地方,但原来的树荫显然已遮不住太阳。

    这几堂课学的内容都很难,平时也无法抽出时间好好练习,好好研究,所以上堂课学的内容还是不熟悉,动作要想一想才能打出来,一遍打完了,都没能将动作连贯起来。晓希教练看完后,没有急于纠正,又让我跟着她打了一遍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指出其中几处不对之处,提手七星”后面左手握拳扫出去后,收回来时,左拳要有一个翻过来的动作,我是直接就回过来了;“燕字横斜”,双手要在胸前再打开出去,我是从两边直接就上去了;“燕字横斜”后面双手伸出去后,还是要收回到胸前,双手再从右侧插下去,此时成弓箭步,这一记我总是站不稳,晓希教练说前腿的膝盖一定要向外,后腿向内,这样站之后果然要好一些。

    接着还是上新课内容,这堂课的内容倒是稍好一些,记起来容易点。拳名不少,有“黄龙转身”“五圣朝天”“走马观花”“鸿雁双飞”“叶底”“凤凰展翅”“白鹤啄食”“月挂松梢”,其中“走马观花”“鸿雁双飞”是之前学过的,虽然拳名不少,但时长不过35秒。“黄龙转身”,前面一记的腿放的位置就很重要,我摆的不对,转身时就不顺,转过之后,右手要压低至膝盖处;“五圣朝天”,晓希教练说顾名思义就是五个手指指向天;接下来的“走马观花”只做半个,又到相反方向的“五圣朝天”,这个容易搞错方向;“鸿雁双飞”,之前上半套有两处,所以打起来相对容易些;“叶底”, 左右手交叉从底下穿出去,体现了一个”字,但第三下时右手下来,和左手交叉后向两侧打开,我总是忘了交叉的动作;“凤凰展翅”,双臂打开,就像打开翅膀拥抱太阳的凤凰,打好了应该很好看;“白鹤啄食”,也是很形象的,右手如白鹤的嘴巴,去够右脚,就如啄食一般,这是同手同脚,容易做错成提左脚;“月挂松梢”,有些绕,绕了很久也没绕清,双臂向外打开,但又要一上一下由外向内绕,绕至结束,还没有完全绕明白,还要回去再多练练。

    这堂课下来,大汗淋漓,好动作略好记些,感觉也比上两堂课要好,不像上两次学下来觉得怎么也记不住,毫无头绪。但总而言之,学拳这件事没有窍门,还是需要不断地练习

向雪  2019-7-24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4:08:51

学拳小记之二十

夏练三伏

2019.7.31七月的最后一天,天气闷热,七点来到南图门口,已经感觉热浪扑面而来,站着不动也已汗流满面。广场上锻炼的人三三两两,不是很多,抑或是今天早了,抑或是太热了,我们找了块感觉挺有树荫的地方,当然热浪是挡不住的了。

 

先打了遍上堂课学的内容,内容不多,记得还可以,打完晓希教练特别指出第三下“叶底藏莲”打的不对,手穿插两下后,第三下右手下来要和左手交叉,然后向两边打开,但又不能完全打开,像一把没有完全打开的扇子,这记拳反复打了很多下都没有打像,还需要多加练习。我觉得“月挂松梢”总是绕不像的,晓希教练倒说是这样绕的,其他几记拳,路径是对的,就是要多练练,把动作练的更熟。

这堂课学了五十几秒内容,又是难了!转方向转的头昏脑胀,拳名也不少,“倒拽牛尾”“童子抱琴”“龙形裹洪”“犀牛望月”“鹞子穿林”“赤龙搅水”。“倒拽牛尾”,先左手做一个“拽”的动作,“牛尾”“拽”回来后,左手后拉,同时左脚向后退,换到左侧的45度处,同样的动作换一边,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右手后拉,右脚向后退,搞不好手脚就出错了;“童子抱琴”,又是左右两个45度方向,右侧是左手右出去,左侧是右手左脚出去,打的时候脑中一直在考虑是出哪个手,哪个脚,然而手脚都不听使唤,总是搞不对;“龙形裹洪”,要蹲到最低,一开始半蹲着,下不去,晓希教练说老师讲如果腿脚没有伤,这记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蹲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下去了,但感觉一秒钟也坚持不住的,双手放的位置还是不甚清楚,总是蹲下后再不停的调整;“犀牛望月”,总算可以抬起一点,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心向上,右手置于左手之上,头枕着手向后望去;“鹞子穿林”,不知是否是这个“鹞子”,百度一下是一种雀鹰,既然是鹰,穿林应该是很有力的动作,但不知怎么就做不像的,方向也搞不清,先右侧45度方向,再到左侧45度方向,然后到正中间,手上做穿林的动作,脚还要跟着收回来,顾了手,脚又顾不上;“赤龙搅水”,手要从下面像侧面打开,到额头处双手交叉,腿的重心在后面,而我却总做成弓箭步。

好不容易学完这堂课的内容,又让我忍不住喊难的,路径还没有记住啊!

 

期间,晓希教练还补了之前的一记拳名,“拗鸾抟翼”,听名字就很拗口,完全不知词意,晓希教练拿出图片一看,还真是形象,很符合那记拳,教练说老师挑选那张照片,看了好多年,看了有近万张,才找到一张符合拳意的。鸾是凤凰,现实生活里就是丹顶鹤。拗是顺的反义词,就是步伐是交叉的,不是顺步。抟是不受限制地伸展,至最大值。光取一记拳名,老师就如此煞费苦心,由此看出老师真是个做事严谨之人,每记拳名都是仔细推敲得来!

 

最后跟着晓希教练从上半套一直打到今天所学的内容,光顾着练下半套,上半套内容有些遗忘,而今天学的内容真的是没记住,完全跟不上晓希教练的步伐,担心课下不知自己是否能练的起来?

 

向雪  2019-7-31

 


作者:凌氏心意沙龙
发表时间:2019/10/14 14:09:44

学拳小记之二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2019.8.9,不知是否是已立秋,或是台风将至,天气没有前两个星期闷热,不再是站着不动也大汗淋漓了,南图广场又热闹起来,我们只能又辟了块新的树荫地开始今天的拳课。

 

晓希教练让我先打一遍上堂课学的内容,由于上堂课学的有很多转方向之处,结束时本就没有记牢路径,回去看视频练习又不得要领,以至于打到一半,就已乱了方向,只好向晓希教练求助。晓希教练还是先带我打一遍,两个“倒曳牛尾”方向是对的,左手“曳”回来,左脚收回,至右侧45度,另一边右手“曳”回,右脚收回,至右侧45度;“童子抱琴”就整个乱了,应该左侧45度处,先是右手握拳送出去,双手成掌划回来至腰间,同时左腿收回后,出左腿成弓箭步,双手握拳出去,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肘处,在另一侧45度则正好是相对的,左手握拳送出去,双手成掌划回来至腰间,同时右腿收回后,出右腿成弓箭步,双手握拳出去,左手在前,右手在右左手肘处。这记我回去多次看了视频后,也一直没搞清的,原来是前面的腿和手一起收回后再一起送出去,我做的是手从前收回来,后面的腿靠上来,这样一前一后显然是不顺的,难怪不知该如何出手出脚的;“龙形裹洪”,方向转到正中间,刚刚“童子抱琴”出去的手,要拍一下,然后出拳出腿蹲下去,抬起一点,双手交叉到“犀牛望月”,再从右侧转到另一个方向的“龙形裹洪”。这次蹲下去倒是要比上堂课好一点了,没有那么难蹲了,但双手放的位置还时常出错,第一记是右手在前,左手在腰间,双手掌心向上,而第二记是左手在前,掌心向上,右手在腰间,但掌心向下;“鹞子穿林”,又是在“犀牛望月”后从身体左侧穿出去,一直到右侧的45度方向,再穿到左侧45度方向,最后到中间,再到下一记“赤龙搅水”。

     这其中一次次方向的转换着实绕人,跟着晓希教练又打了几遍,才算是记住了路径,开始这堂课的新内容。

新内容时长44秒,一直学至下半套结束,动作也都不简单,好在没有太多转方向之处,比起上堂课的内容要容易些。有四记拳名,“风动浮萍”,“气升昆仑”,“存气开关”,“收势”。“风动浮萍”,右手先收回,双手向右挥出,在向左挥出,最后左手砍下来,腿跨出成弓箭步,这是左侧45度方向的一记,另一记仍是相对应的右侧45度方向,但右手砍下去比左手要顺。这记拳很形象,手左右挥动的样子,就像一池无根的浮萍,风一吹,左右飘动,“风掠浮萍水面来”;“气升昆仑”,这记拳有些难,出腿收腿的动作比较多,右手绕过头顶,转身左手配合绕过去,感觉晓希教练像是抱着个球在绕动,左右手衔接的很好,但我总是绕不像的;“存气开关”,手向上,不知是否就像是将气托举上去,然后又像“贴纱垂帘”一样手向下“收势”,至此下半套拳也学完了!

下半套总时长不过6分多钟,比上半套的时长要短,但却比上半套难多了,时长短,但动作并不少,而且最难的就是方向变换太多,对于我这个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用上下左右来区分的人来说,真是“难,难,难”啊!而且方向练不好,想来也是练习的时候,不好意思一个人去户外,通常在家练,客厅里东西多,遇到障碍物,就会自动移开,这样就更难于把握正确的方向了。看来我这样的菜鸟初学者,还是要克服心中的顾虑,去空旷之处多加练习才行。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学起,至此学完全套,共历时9个月,不容易啊!但这仅仅是学会了路径,对拳还没有太多自己的体悟,接下去要做的就是跟着晓希继续好好练习,不断改进,希望能有更多的进步,但主要还是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啊!

 

                                                    向雪

                                                      2019.8.9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2 8: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