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9-08-10学拳笔记-意识决定层次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312 )
作者:晓希 意识决定层次 今天上海风大雨大,今年最强台风“利奇马”适逢其境,火车公交纷纷延迟或取消,我很幸运,沪宁高铁尚运行正常,得以顺利赶到场地。 在入口处巧遇老师,一起走到我们的看台,看到储教练和很多师弟师妹都已经在了,一时很为我们团队的精神而感动,这么大的风雨都阻挡不了大家学习的劲头,不禁想起老师写的元旦记,那天是2007年的元旦,雨水瓢泼,寒气逼人,但是凌氏团队众人练功劲道不减,老师写到: “习国术者,应以武德为首。德者之一毅力也,不畏酷暑,不惧严寒,持之以恒,一日无间,方为有德。三天打鱼,二天晒网,逞一时之勇,斗狠而已,时过踪影全无,实非习武者也。” 这段话既是老师对大家的希望,也是老师一以贯之,身体力行,为我们所做的表率。在凌氏团队,不仅学文练武,也培养大家坚持不懈、无惧困难的武德。 老师看到在一旁认真跟任敏学练的蔡佩春,很高兴,对他说,今天这么大的台风,你还坚持来学习,已有心意拳的精神,凭此可免考直接通过,随即宣布蔡佩春满师!大家纷纷对小蔡表示祝贺! 随后开始上课,今天大家都对行礼一事记得很牢,齐声高喊老师好并深深鞠躬。 课上老师继续给我指导水浪拳鱼窜镖击——声东击西: 摘星换斗到双手按下,是连贯的,没有停顿,随后的提双手提右膝:双手提起是分开对方的双臂,手指朝前。欲前先后,双手收回一点,再出左手向前。 鱼窜镖击:我为了打出镖击最后一刻的加速度,只注意了左手快速向前,但仅仅是出手,脱离了肘,更谈不上肩,手出去是虚的、没有力量的,不可能击中鱼,应当是肘带动手出去,以后更进一步应是肩膀带动肘再带动手出去。而且我不知不觉中还把身体向右敞开了,违背拳理了。想得一道而未就,二魔先着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日于我,表现显明矣。 开枝散叶:第二个闭门推月后,老师说:”意识错了,到你现在这个功夫,外形等都没什么错的,如果不能看到打的人的意识,就没什么可以教的了,也就没什么好提高了。”应当是在左手,往外往后划动,在划的过程中带动右手从高位降下来,而不是先拍右手向下停了那里再划左手。 孤雁出群后:双臂往左划一圈再往前推出去,这个过程中双臂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右小臂横着推出去,呈一条水平线,意识是在右肘,以右肘为轴心划动。老师还说孤雁出群前后的一系列细微动作很难,起码十年功力,现在没到对我讲的时候。我不着急,安心练拳,耐心等待之。 川流不息:头一直保持竖直,不要先低下去再起来,一步到位。左手朝南。 伏虎听风:眼睛看向左后,眼神是轻视的,但又不是太在意的,因为神是在右耳是在倾听,如果眼睛太用意,神就移到目视之处了。其后的转身:两手臂一直在同一平面转,但注意是一个斜的平面。老师说我打对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的确如此。我是模仿了老师打对了,今日听老师说斜面的概念,方知所以然。 声东击西:脸一直看向身体左边,而不是先看向右再扭头向左,没有这个甩头的动作 上节课老师说我不该停的地方停了,这次老师说了我该停的地方没有停好, 比如伏虎听风,声东击西,要停到位了,再进行下一个动作。停与不停,应按拳理,不可随意。 随后,老师还对我教拳进行了指导,说每次都放下工作抽时间看我南京教拳的直播,老师鼓励我,说我教得很认真努力,也教完一整套了,下面将要开始进行第二遍的纠正,要我注意改进一点:要让学生先有意识再打拳。如果他有了意识,要保护他的意识。有了意识,慢慢拳就会打对,无意识怎么打都不对。 感谢老师的指教。 在老师对达达、黎明、建军的指导中我学到: 叶底藏莲:藏着的手是进攻手,后脚是着力点,随时可以蹬脚而起,使出撧劲,踢腿冲拳,手脚齐到且在一个垂直平面上,威力很大。掌握这一记的用法,可以同时攻击对方的上盘和下盘,可以自卫了。 月挂松梢:松梢是最高的,月亮是头,想象用一根线挂在松梢上,所以是直的,挂的时候,是脚后跟蹲地起来,我试了一下,后跟蹲地把头顶送上去,感觉到有气从下往上冲到鼻子里,冲到印堂处停了。气在鼻子里的时候感觉最明显,因为感到鼻子胀了。 拳理是走直:出拳,不管是横出,竖出,斜出,都是直出,因为走直是最有效率的,最快的。走直,不是绝对的点到点的直线,而是一个平面里的走直,比如白鹤啄食,右手是在身体这个垂直面里从头顶划过啄向右脚,就是走直,如果是手臂跟身体垂直了挥向右脚,就不是走直。 因为平台清场,我们移步到备用场地。老师说,大家都满师了,还有没跟我拍过拳照的同学,今天可以补拍,同学们纷纷报名,老师慈悲,不顾自己的劳累,给每位同学,水浪拳拍两记,十大形拍两记,动作由各位任选,只要不重复就行。我作为摄影人员之一,一边拍一边赞叹。老师拳照,任何瞬间、任何角度拍出来,都是那么标准,无一处不合适,且英姿挺拔,气势夺人,每一张都可以做教科书,不由得不令人深深佩服。同学们跟老师同框,既是幸运,也是鞭策,可以看到自己跟老师的差距有多么大,当更加努力学习。 照片拍完,老师询问了工作情况,老师说宣传册,以我们目前的水平,我们这么多人的认真努力,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谢谢分会领导和众人的努力,希望尽早见到宣传册印刷成品。达达说再出一个印刷稿看一下,就可以印了,会很快的。期待中!
老师今天十分辛苦,指导同学们一直不停说话、示范。拍照片同学们不断换人,老师从头到尾一个人,还不乏高难度的动作,老师不顾伤后难以恢复的胯部,始终顶足精神,拍好每一张照片。老师已经很累了,但还是坚持走完上课的程序,带领大家打完全套水浪拳。这需要消耗多大的体力?需要多大的耐力和韧劲?难怪老师每次上完课,要3天以上才能缓过劲来。但是老师每到上课日,不管再累,都义无反顾,从不缺席。为了传承,老师将自己的健康长寿置之度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师恩浩荡,何以为报?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9/8/11 14:06:19 编辑过]
作者:xiejianxiong 2019/08/10 今天台风,送小孩上课后,赶去去深源,二楼平台上空旷,只有我们凌氏团队依旧在坚持锻炼. 赶到时正好小凌老师在指导达达, 就旁边站着听讲,也正好了解一招一式的细节及精确的含义. 1. 五圣朝天前一式,双手回撤胸前举起时,要过脖子,目的在防止对手后面勒住你的脖子,然后五圣朝天就是右手五指在后直接插向对手的下巴,所以这一手意识在后面的右手 2. 叶底藏莲,意识是在下面藏着的那一只手,老师说是这只手进攻对方的.然后老师又演示了如何打击对方,见老师上下手一交换,腰一顿,右手和右脚同时击出,重点在于手脚同时到. 3. 凤凰展翅,后一式左右手伸开转身时右手同时自然收回至胸胸 4. 白鹤啄食,右手的五指一定要并拢 5. 月挂松梢,之前也没好好去理解招式的名字,老师说想一想“挂”字,挂字就意味着垂直,所以右手一定要直,然后月在哪里,在树顶上,还是树顶下?原来头是月,然后打这一式身体慢慢站直,吃力在脚后跟. 6. 拳走直线,小凌老师后来在知道黎明时说,前一定要走直线,不管是高,中,低哪个位置出拳. 之后拍满师照,老师不辞辛劳和每个同学合影水浪拳及十大形,还要不断指导每个同学的动作,非常的不容易. 旁边看着,不管那一招式,下蹲,健步,还是直立,老师的身体始终是直的,而与之合影的同学们或侧倾,或躬身,或俯仰. 这就是差距.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9-08-10学拳小记 这周在乐清,听说要来台风,周四连夜从乐清回上海,回来的时候,浙江已经是大风大雨了,当时就觉得这次台风的威力不小。周五下大雨,老师特意在群里关照大家以安全为主。周六上午,虽然没有下雨,不过风很大,16号线也停运,看来台风已经开始影响上海了。 虽然有台风预警,但是我和老蔡到的时候,储教练已经在热身了。老师来了之后,见老蔡台风天还赶来学习,宣布老蔡满师,祝贺老蔡。 在练习完十大形之后,继续“四把”的学习,因为上周缺课,所以这周没有学下半套,而是温习之前学过的。这次则由储教练负责“削峰填谷”。;两个要点需要注意:1. 打“恨地无环”这一记,双手一起到位,不能有前后;2. 打“鹞子入林”的时候,右肩领前,储教练说的时候,没怎么明白,后来看了论坛上卢老师的照片之后,马上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这次上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拍满师的拳照,我们那么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一个拍过来,很累,但是老师的动作却从始至终都很标准。老师常说打拳要打出拳的精神,这次虽然只是拍照片,但是从老师拍的每个动作,都能看出拳的精神,这次台风天来学习,真的是收获满满。
作者:陈清怡 2019-8-10 学拳小记 本周五台风超强台风“利马”登陆浙江,尽管上岸后逐渐转弱为热带风暴,从上海边的太湖擦身而过,但是周末的上海依然经历了狂风暴雨,大量航班停飞,地铁停运。排水不及时的地方已是一片“海洋”,车行水中,如泛舟湖面。 因为台风,小凌老师在群里留言,周六大家可以不用来培训点训练。结果等我到训练点时,储教练和一班师兄弟早已经练开了。不多时,小凌老师也来了,国燕教练也来了,晓希也来了。晓希在南京,好多高铁都停了,也不知道她怎么赶过来的。陆陆续续,代瑜来了,达达来了,谢哥也赶过来了,一堆人,感觉台风天的训练点比平时还要热闹。 9点左右,和小凌老师行过上课礼,开始训练,一边是十大形往返,一边是水浪拳看拳。我们在一边打十大形,不知道谁跑过来说,刚才小凌老师宣布佩春满师了,因为佩春不畏风雨,老师都说可以不来训练了,他依旧赶来训练,已经具有了十大形的精神,可以满师!我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前面一直没有看见佩春,以为佩春没有来,结果佩春早就来了,一直和任敏在最边上过水浪拳呢,难怪没有看见。听到消息,为他感到高兴。 小凌老师的点评 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指导晓希的时候,小凌老师又一次的说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晓希在打水浪拳的时候,不经意有些盲动。小凌老师说,纠正了一个地方,但是另外的地方这种无意或是有意的动作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 停顿 指出晓希在水浪拳有些地方没有停顿。晓希问是不是她打的太快了,没有停顿,要慢一些?小凌老师说不是,停顿这个是意识,快也可以停顿。该停的地方要有停的意识。我理解,在每记拳拳照的地方要停顿一下,这个停顿不是断。不过不知道除去拳照的地方,其他地方是不是还有要停的。 3. 拳路的多样性 不知道是谁,好像是建军问的,某一式手到底是哪个地方过(忘记具体的了),哪个是对的?小凌老师说(非原话,是我理解的意思),拳路有一个多样性,只要是符合拳理的,都是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的回答,一下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小凌老师说老老师不同时期教的拳都是对的?为什么有时候国燕教练、小凌老师,或者储教练在水浪拳行拳上面有些不一样? 这就如同一个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用同一式去打对方。为了打到对方,高个出拳就会低一点;而矮个出拳就会高一点。看的人觉得2人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动作都是对的,因为都符合拳理。这就成就了拳的多样性,原来如此! 和老师的拳照 因为很多同学满师,乘着中间雨停息的一段时间,小凌老师让大家自选动作和老师一起拍拳照。 我自己的体会,拳照是非常有用的学拳手段。可以看到很多细微的地方和意识,困惑的时候看看拳照,就是不一样。老师的拳照非常难得,公开的不多。难得有机会和老师同框一起拍拳照,那就更容易对比了,真是求之不得!同学们纷纷选出自己想拍的动作,和老师合影。我们轮流上场,老师一个人,辛苦老师了,这里也谢谢老师给大家这样的机会。谢谢小凌老师!
作者:黎明 张黎明2019.08.10 这次课,恰逢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登陆后,擦这上海边上的太湖而过。周六这天,大风大雨一阵一阵的。好在上午时候,风雨还好,下午的时候就变成狂风暴雨了。 老师前一天在群里留言,考虑到台风,为安全起见,大家可以不用来上课。实际情况,今天来的同学还是很多的,侃希更是从南京赶过来的,大家佩服的不得了。另外,老师看到蔡佩春也从嘉定赶了过了,说这么大的台风,能坚持过来学习,已具心意拳的精神,免考通过,当场宣布满师。 课上,老师继续对我、达达和建军指导水浪拳下半套。从黄龙转身到鹞子穿林。 五圣朝天:双手握拳回收时,拳面高度要超过喉咙,有防守的作用。 叶底藏莲:关键是藏的莲,也就是后手,隐藏掉主要的进攻手,包括后脚。实际使用时,后手后脚同出,分别进攻假想敌的上下盘。 白鹤啄食:这记拳,我有三个问题。首先是转身过程中,右手有多余动作,应该是随着身体转到而带动;其次,啄食这一下,右手臂抡圆时,要走直线,轨迹应该在一个垂面上,我打的比较随意,是从斜方向过来的;第三,最后是啄食一刻的手型问题,手要在啄食时才变成鸟嘴形,同时要略带钩,向正下方啄,不能往斜向前下方啄。 月挂松稍:这记拳的问题也比较多。挂,有东西挂着树梢上,沉甸甸的,那肯定是直直地挂在那里;月这里指的是头部。这样,树梢就很明显是往上伸的右手臂了。老师还讲到,这记拳打的时候,初学者的重心往往是在前脚掌,正确的应该是在脚跟。说到这里,我马上想起,在长流不息之后有一记拳和月挂松稍蛮像的,当时提到过的踵息。于是求证老师,答是一样的,都是踵息。
作者:刘飞 学拳小记 刘飞 2019-08-10 天气已经立秋了,最近还是有些热的,但这两天是台风天,小凌老师、王教练、储教练还是风雨无阻的来到源深。身体状态不算太好,空调吹多感冒了,不过这已经是好久以来第一次感冒,打拳让体质好了不少,练拳也还行,没感觉到疲惫。 先跟着储教练和师兄弟们打十大形,还是打踩步、抡劲、龙吊膀的老三篇,比以前呼吸顺畅,打完没怎么喘。跟着练了单把,单把我还是练得不好,下面的脚是刮地风,是和手同时往下压的,右肘向下、左肘向前(有肘击的意味),右手立于耳侧上,沉肩坠肘,动作要连贯。四把也跟着储教练练了一会,我的动作打的太快太乱,分解动作打的不清楚,比如刚开始虎扑和虎箭两个动作之间,我就缺了往回撞的蓄力的这一记,学的时候知道,练得时候忘了,还是练得不对。 后面大家跟着老师拍了拳照,在拍照的定式照中都能明显看出跟老师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老师年近七旬,所有动作做得舒展到位,下蹲蹲的低,上举举的平,每个动作都是练习的目标,也是未来培养的标杆。打一头碎碑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老师打的比我要低要好,但看照片以后更清楚看到差距,老师的小腿是垂直地面、大腿平行地面,而我却有很大角度,这不仅是功夫的问题,还有严谨打拳的态度。打樵夫担柴时,老师说这一记好,老师也是担着我们这群人前行的,这是一代宗师的崇高、包容和对内家拳传承的坚持。 指导晓希、黎明、建军、达达打水浪拳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晓希水浪拳的节奏问题,这个问题我和大家也都存在,就是快慢和连续的问题,晓希没有停顿,我貌似好些,但我的速度更快,动作做的更加不到位,很多动作都是划过去的,这个在以后教学中更要注意,老师曾经指出我打的太快跟性格相关,显得有些凌乱,该慢要慢下来,从容不迫,该停的地方就要停住。储教练在十大形中也指出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要到位。 师兄弟们大部分都满师了,未来传承的路上还有很多要学习,大家对水浪拳、十大形都有自己的理解,打起来都较为从容,但我自己体会还是要在练习中体会,在沟通中成长。向老师、教练请教可以成长,跟师兄弟们切磋也可以成长,但老师也说了教拳才可以让大家更好的成长,我曾经试过教刘茗露,也曾经在斐济教过完全不明白拳的外国人,对此非常赞同,教学相长是至理名言。
作者:罗建军 拳走直线
这次训练,我向小凌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五圣朝天那里提起来手是直接出去,而鸿雁双飞提前来后要向下然后再出去?小凌老师说,(以下为大意)我们练的是内家拳,不是那些招式固定的,出拳方向只能这样。出拳可以从这(胯),也可以从这(肩),还可以从这(胸)。不管是哪里,都是走直线。走直线,并不只是直的,弧线也可以是直的(投影)。 我的理解,我们技击时要求快狠准,怎么做到呢?拳走直线就是一种方法,出拳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无定法。
月挂松梢 老师讲了月挂松梢的含义,这里树比月高,月挂在树上,好比圣诞树上挂得铃铛是垂直的。这里的月就是百会穴,所以月挂松梢这一式,需要力从脚跟起,然后虚领顶劲,提起来。我想这里的月和注di贯月的月应该意思相同,但是不是追风赶月的月
意识在后手 叶底藏莲,顾名思义,莲是重点,所以这一招,意识应该在后手,前手是不要的。小凌老师展示了这一招后面的用法有点类似于龙形裹洪前一式。 同时小凌老师在指导晓希闭门推月转第二式开枝散叶时也指出意识要在后手,右手是通过身体的带动往下 指导黎明凤凰展翅后一式时也指出靠身体的转动带动右手。
束长 指导完毕后,老师就接着拍和我们在一起的拳照,从老师的拳姿里,我体会到《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序里写得:“上下有束长之势,左右寓开合之劲。当其束而合也,胸腰内涵,肩胯紧裹,神气内敛,身如弓之引满,蓄而待发;当其长而开也,胸腰凌直,肩胯舒展,神气随势外发,而身如弓之复原,拳如箭之脱弦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