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9-04-21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266 )
作者:童金星 学拳小记2019-04-21 穿拳: 1.左右肩膀不正,左右肩虽然有前后,但不应有上下。 2.前后脚有时候在一条线上。 以上两点导致脚下不稳,出拳乱晃。 以后练习时应注意,保证身形中正,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龙吊膀: 由于平时走路的习惯,前脚迈出去,后脚跟步的时候脚尖是斜向下的。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保证后脚跟上的时候尽量保持脚底平行于地面,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膝,提胯而不是拖着脚跟上来。 之前储教练也纠正过我这个问题,我理解错了,以为后脚跟的快一些就行了,老师说,听声音就能听出来我们打的对不对,很多人打的龙吊膀,后脚是拖着跟上来的。 收势: 老师指出我收势有两处有误: 1、鹰捉前有多余动作,手臂向前带了一下。 2、发声,收势发声,气息由下而上,顶到喉咙处突然转折,由上而下发爆发音。我的前半段基本正确,但是最后发声的时候像是被堵住一样,没有把气息一下子全发出来。 我事后想了一下,可能是我早上在小区练习,怕发声太大吵着别人睡觉,久而久之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要找空旷无人处练习,把声音发出来才是。
这次训练穿拳打的有点多了,回来躺了一会儿后才发现屁股酸疼的厉害,自学习十大形以来,脚踝、小腿、膝盖、大腿都酸过,还从来没体会过整块屁股如此酸疼。我自己试了一下,主要是在穿拳拧转的最后那一下,大腿连着屁股的那块肉酸疼的厉害。 建军师兄在训练时帮忙拍了我打穿拳的视频,一看,出拳果然是歪斜的,自己打的时候就感觉不到。想起老师在指导我收势的时候讲到了“全息”的概念,即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什么样子,还能感知到外界的变化。我们现在离 “全息”的境界还相去甚远,借助摄像或者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动作,在独自练习的时候可以辅助纠正,也是不错的手段。这两天工作休息之余,特地跑公司卫生间的镜子那去看自己穿拳的动作,略有心得:我穿拳打偏掉可能是因为我本末倒置了! 我打右拳的时候向左偏,打左拳的时候向右偏,是因为没有向前打!我之前的侧重点是把胯转过来,却忘了最简单的要把拳头打出去!上次训练的时候小凌老师就跟我讲过,我的穿拳打的有点太刻意去合自己的腰胯了,现在功夫没到先不要去想。但是我理解有误,我以为是要转的少一点,却没想到其实我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就像出直拳一样,没错,动作是蹬腿转腰出拳,但是蹬腿转腰这一系列动作是为了把拳头打出去,而不是为了把腰转过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这两天打穿拳侧重点就是把拳头打向正前方,感觉很扎实,可能是因为屁股比较酸,所以打的并不是很用力,却感觉很顺畅。 我感觉拳打出去的时候腰像个定滑轮,两条胳膊像绕在定滑轮上的绳子,这边拉过来,另一边送出去。 在这之前有一段时间打穿拳也有这种感觉,那时候出拳也不是很歪斜,但打着打着就出错了,就像龙吊膀一样,之前储教练也讲过,后脚跟步要干脆利落,我当时简单的理解成后腿跟步要快,结果打起来有时对,有时不对,主要还是没有理解透彻,没有把握住要点。 我们在老师和教练的指导下纠正动作时,会出现歪打正着的情况,理解错了,但可能当时打的拳看起来是对的,时间一长又错了,所以还是需要老师和储教练经常指导才行!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有师承,有正确的训练方法,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努力练习,这还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没有师承,那肯定是不行的! [此帖子已被 童金星 在 2019/4/23 21:45:0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童金星 在 2019/4/27 18:00:45 编辑过]
作者:罗建军 这次训练我向小凌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老师,你幼时卢嵩高老师曾经给你折丹田,练童子功。我的小孩子现在5岁多了,可以给他练这个童子功么?” 小凌老师的回答,原话已记不太清楚,我整理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层面,若有错漏谬误之处,请大家指出。 首先、卢嵩高老师当年给小凌老师练折丹田童子功,是因为小凌老师当时体弱多病,为了其强体健身。所以这个功本身有缺点和适用性,若体弱可以一试,若身体健康,就不必了。 其次、功,左边为工,右边为力,表示人为之力,非天成之物。童子功就是小时候经常做的事情,我们大家都有童子功。 再次、要信而不迷,可以去做个统计,武术大师有多少是练过童子功。我们要学会分辨。 最后、有师承不一定成,无师承那是万万不成。第一分会跟老师已经几年了,练出来没有?这样用心用力的教尚且如此,那些没有师承的说无师自通,可能么?所以很多东西最后就失传了。
在老师指正环节,我打了龙吊膀,之前小童也打过,老师的指点一样,后脚跟上去要提胯,如果踩步打好了,这个就会了。
老师纠正晓舟教练水浪拳时,我在旁旁观,因为这一段老师刚好给我也纠正过,所以对比着看,也很有收获。我所看到的(不是老师讲解的): 1、燕子抄水前一记,右手落下时,不能离脸过远,同时转身,与前脚成一定角度 2、朝阳贯耳前一记,和我上次的指导一样,右脚向右。 3、勒马听风这一记,平出,两手前后一线(感觉和惊马窜道类似),然后腰胯带动两手向下微动 4、燕子衔泥,右手肘不要翻,沉肘。
罗建军 记于2019年4月26日。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9/4/29 16:50:08 编辑过]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9-04-21学拳小记 本周练拳,来的比之前要早很多,储教练还是一如既往的那样已经到了训练场地了。 趁着没人,让储教练先给我看看我的抡劲和龙吊膀,抡劲需要注意的就是3的时候不能“弹簧手”,后手到位之后就不能上下摆动,打3的时候,也不要太用力;打龙吊膀的时候,在2跨步的时候,身体也要及时跟上,不然就像木偶那样,看起来很僵硬。不过打得比之前好的地方是打抡劲的时候,身体没有上下起伏了。
作者:陈清怡 2019-4-21 学拳小记小纪起笔,发现这周好像要记的东西不多。出发去训练场地的时间就有点晚,结果虹桥好像车展公众开放日,上了南浦大桥大清早居然堵住了。这么多年也算是第一次。
这次的训练主要是十大形。大家一起打了老三篇和穿拳的长距离。之后小凌老师给大家看拳。我打的依旧是踩步和单把。因为紧张,踩步是摇摇晃晃的,很不稳,老师却说有进步。我说没打好,老师说他看的是打出来拳里面的东西,有进步。老实说,我也不明确进步的地方。
对于单把小凌老师说距离已经有了,就是动作3的时候前后脚的距离太近了。我说有点刹不住,小凌老师说头要顶着天。我说好。回来琢磨着,看看怎么才能顶着天,好像颈根要顶着才行。但是拳有时候就是一个意像好像也行,琢磨着想一下顶天立地,估计也管用。
小凌老师让小纪里面记一下,说我打拳的现象要在以后讲《论语》的时候讲一下,也不知道是什么现象,好像也没说。
金星的穿拳,起势不是直接打出去,而是有一个准备动作,被小凌老师纠正要直接打出去。
自己这周练习,不知道怎么左边髋骨有点疼,踩步也就不发力了,缓着打慢慢往前走。单把也就意思想想,比划一下动作。
作者:王国燕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9/5/6 22:12: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