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8.10.13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191 )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8-10-13学拳小记 因为中秋和国庆假期,我们的训练中断了2周,今天开始了节后第一次的训练。 这次水浪拳学习,是从穷幽极海到踏雪探梅,这次的学习难度也较之前高。 接瓶花落砚之后,手指要先朝下,然后下蹲,蹲可以暂时不蹲到底,但是左手手指要碰到地面,右脚脚后跟不能离开地面。 高山流水,下手的手指朝上顶着上手的手肘部位,上手下落时,手指先朝下,然后下落,在前伸,身体有一个略微转腰的动作。 童儿送书,前手要虎口张开,前手收回来的是直线收回来,手的高度在眉毛附近,这一记,应该是训练肩催手,肘催手。 童儿送书之后,手收回,再甩出,同时人上步,后一记一样,人的步伐要跟上,最后踏雪探梅的方位要对,不能偏。 [此帖子已被 shutjy 在 2018/10/20 10:55:55 编辑过]
作者:刘运杰 学拳小记 10月13日,看到晓舟教练开始打水浪拳,起势和缓,动作柔和,跟其以前的水浪拳不一样。事后跟小凌老师讲起此事,小凌老师说我的观察力提升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练,肯定会越来越好。 本次训练继续修正水浪拳的动作。(小凌老师和国燕教练的指导综合写在一起) “穷幽极海”前边的两记退步,自己总是打得不顺,这次跟着国燕教练总算找到一点感觉。 “穷幽寂海”左手要垂直触及地面,右手贴左手肘部,蹲下去。 “高山流水”一是提腿要正向,不是侧向提腿;二是举手要高,另一只手手指轻顶其大臂,打出舒展的气势;三是高举的手下落时,是沿着另一只手下落,且边下落边转动,然后指向前;四是落脚时有斜向45度。 “童儿送书”要注意双手相合放在腰侧,不是前边,也不能太往后;送出去的高度与自己的眼眉同高,所谓举案齐眉。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对方高度来调整。 “踏雪探梅”先平扫,再压,然后前出。动作3要注意前后两手的呼应。 踏雪探梅这记拳,小凌老师讲了身体的方向,不是很清楚,下次再请教。在这次课上,小凌老师讲到了肩催肘,肘催手。在这几天练习水浪拳的时候,在手臂伸展的动作,能够有所体会。凡是能做到这一点,动作都会慢下来。
作者:柏伟磊 高山流水觅知音 2018-10-13学拳小记 经过了国庆节的休息调整,这次继续在源深体育场进行训练,接着修正上次的驽马回头开始到踏雪探梅。 驽马回头接瓶花落砚,需要注意瓶花落砚的前手手掌要竖起,守住中线,后手举起在右耳旁,手指向上,比前手略高,不能耸肩,双手拉开后撤步的时候注意不要抬后撤脚,是直接后退步。 在左右各一次瓶花落砚之后接穷幽极海,注意下蹲之前是两手提起手指向下再下蹲,需要做到一气呵成,穷幽极海一式比较难,首先蹲的时候身体要正,后脚跟不能抬起,目视前方,左手在前要直着往下,不能歪,右手在后要和左手形成呼应,成一直线,并且不能耸肩。 穷幽极海之后接高山流水,这两式身体跨度较大,穷幽极海要蹲到底,高山流水要往上伸,但手不能笔直,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肩膀和手肘要透出去,需要注意,不管是左边的高山流水还是右边的高山流水,下面的手是虚拖在上面手的手肘下的,不是实的。 同时,两次高山流水之间的转换动作特别要注意,比较难。首先,上手下的时候要和下手相呼应,也要和脚相呼应,手指向下,如瀑布一般水流到湖面再向前流出,同时下手的掌心由向后随着上手的动作转至手心向前,与此同时,抬起的腿往前方四十五度跨出,随双手动作成弓箭步,此时身体配合手脚有一个略微转腰的动作,这一点很重要。 随后前伸的手下压略微收回再转换成高山流水,共右左右三次。 高山流水后接童儿送书,双手转换的路径要清晰,前手伸出时虎口要张开,高度在自己的眉毛位置,同时和后手的后拉至腰部动作要呼应,在双手送出之前前后手同时翻掌,前手回拉至后手所在的腰部位置,然后打出童儿送书的定式动作,这一动作的高度同样在眉毛位置,需要注意前手手掌向上,是平的,后手手掌竖起,用虎口和拇指托着前手手掌,同样的,要透出去,但身体不能歪,手臂不是直的,是靠肩和肘透出去的。 先右一次童儿送书,再左一次童儿送书,两次动作的身位成九十度夹角。然后接踏雪探梅。 我记得老师之前说过,踏雪探梅的动作来自于枪法,要领是手臂的绞和前出像棍子一样,绞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前出的时候要正,要做好不容易。 路径动作就记录到这。这次修正路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对高山流水一式的完美演绎,让我感叹颇深,整个动作和高山流水这四个字协调无比,感叹内家拳的美,感叹古人的智慧,用简单几个动作的肢体语言就能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画面,或许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体现吧。 再展开一些,伯牙鼓琴遇知音,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故有高山流水之称。有诗云: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 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当知音不在的时候,宁可琴断音消,因为知音死了,就好像自己死了,这个世间,再无人能懂自己。 在此无意感叹知音难觅,因为对于可遇不可求的人和事,我们能做的很少,但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要觅到知音,是否要先懂得自己,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所为所求呢,不然又怎么知道什么样的人和自己有共同点呢。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了要寻求别人的认同,父母的、同学的、老师的、朋友的、同事的、领导的……而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习惯按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渐渐地,别人在买所以我也买,别人孩子在学,所以我的孩子也要学。然而,自己的所为所求又是什么,是否自己买的是自己需要的,是否孩子学的是他喜欢的,却是模糊的。而这恰恰决定了人生是充满快乐,还是充满焦虑。 小凌老师说,人生先要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能让自己充满快乐,甚至能够自娱自乐,那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了。学习内家拳,为己而练,目的明确,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打磨自己,再辛苦也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好像就不那么辛苦了,继而遇到挫折就不那么容易放弃了。文武双修,从多种渠道去开拓自己的眼界,互相印证,从而明了自己这一生的所为所求是什么。 从穷幽极海到高山流水,如果看做是一种上下的求索,行拳时,要做到立身中正,虚灵顶颈,进而做到外三合内三合,那么这何尝不是一种明了呢,因为失了这份明了,那就不是拳,而是操了。
作者:罗建军 罗建军 2018-10-13 历经中秋和国庆两个假期,已连续两周未进行训练了。到达场地时晚了一会儿,水浪拳的训练已经开始了,这次对我们雕琢的是从穷幽极海到踏雪探梅。不知怎的,我觉得这次的路径有点难。 穷幽极海: 接瓶花落砚,后退,右手上提,收左手,两手手指向下,手掌上下处于一条线上(似乎有点鹰熊斗志里的鹰形的味道)。下蹲,犹如水向下流一样。注意左手指要触着地。 高山流水: 上举之手下落时,指尖向下,然后一起下落,一动无有不动。我觉得这里正好体现了水浪拳特点:落似水之浪绝。 童儿送书: 手的高度-眉毛。老师强调了前手手形,虎口张开。我感觉手形和抽梁换柱里的前手很像。手收回来是直线 踏雪探梅: 右手前出的时候注意身体方向。 老师继续对我,黎明和达达进行纠正: 1.临崖勒马后,左手立掌贴于右手虎口然后两手向下,这里我和黎明有个停顿,达达打得比较好 2.荷叶承露,两手指向上分开时我手指动了。 3.下蹲后起身,右手掌要过头顶 4. 摘星换斗后提手提脚,转身。转身后退一步然后归位,这里身体不要变方向,我归位时又转了一下 5. 弯弓射虎后先'转左脚(胯),转身,两手交叠,向下,右手翻于左手上,中指尖稍微超出一点,拇指位于小指根部 6. 接上,两手上提,注意需要肩沉,这时随着两手上提,两'肘向外撑开。我感觉就像伞一样。
这段时间天气变冷了,晨练时,在收势时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温度,一丝丝的,在指腹,在指间,稍微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叫贴纱垂帘了
作者:renmin 学拳小记
作者:童金星 学拳小记10-13 有大半个月没来训练,虽然自己练拳没怎么间断,但感觉有些拳打的不能称心。 穿拳这记拳,学了好久,但是最近打却感觉打不出力来,自己感觉到的问题有两个:1、前脚咚咚的跺地,没有踩步踩出去的感觉;2、打拳收不住,往前冲的厉害,但这种冲却感觉不实在,是空的。 老师看我打穿拳,指出了前手没有后拉,这记拳更重要的是前手往后拉,后手才能打出劲来,随后在储教练的指点下一试,果然如此,脚上没有那种咚咚的声音了,而且通过两手对拉,腰胯能自然地展开合起。以前打穿拳,前手向后后手出拳,中间有时候两只手会打架撞在一起,但是有了前手后拉的意识之后,便没有了这种情况。
除了穿拳,老师还纠正了收式。转身出手,意识应放在手背,而非手臂,这样才能自然的以梢末击打,更能放长击圆,以前练这式一直告诉自己要把肩透出去,但很多时候却把意念用死了。而现在,只需要把击打的意识放在手背感觉就好多了。 所以说功夫这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我好像越来越能体会这句话了。
作者:王国燕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8/10/29 11:27:07 编辑过]
作者:郭明虎
郭明虎 学拳小记10月13日。
今天王老师带领大家纠正巩固了:穷幽寂海,高山流水,童儿送书,踏雪寻梅。 穷幽极海。穷幽极海需要注意的地方。两手在胸前抬起时,不能够耸肩。任然保持沉肩坠肘的意识。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下面的手紧贴着上面手臂的外面朝上移动, 上面手掌向下移动时,手指尖朝下。两手交叉后,上面的手掌水平向前伸出,另外一个手举在身体斜上方。 童儿送书: 注意送出的高度,老师用了一个举案齐眉来形容高度应该在眉毛附近。另外送书的过程要有肩催肘,肘催手的意识。 踏雪寻梅:真的感觉有扒开雪堆寻找盛开的梅花的意识。
作者:陈清怡 2018-10-13 学拳小记中秋和国庆连着,因为假期轮空的原因,十大形和水浪拳有快一个月没有一起训练了。过完国庆,重新回到一周一次的训练节奏上来。
水浪拳 这次水浪拳的纠正动作为“穷幽极海”、“高山流水”、“童儿送书”、“踏雪探梅”这4记动作。 “穷幽极海”-下蹲的时候,10指向下,贴身而下。自己觉得像是瀑布贴壁而下,飞入潭中。 “高山流水” – 小凌老师说比较难打。手指尖轻托肘部而上,单脚立后,高的手贴着下面托肘的手,慢慢而下,当2手手腕相近时,弯掌抬臂使得手掌跟上下相对。然后翻腕向前伸出。表述起来有点困难。 “童儿送书”- 注意送出去的时候,被托的手掌是平的。小凌老师说这一记,要体会肩透出去的感觉。结果打了好多遍,好像还是手推出去的,肩膀什么也没动。 “踏雪探梅”- 从侧面转身,是身体带动手的转动,而不是手转过来,其实2个手的位置定死了,是身体在转动。这个和十大形的原则是一致的。
十大形 手臂伸出来,金星打收势的回身横摆手臂,让我体会手臂的力除了横摆的水平力之外还有一个往前冲的力,体会较大。小凌老师看见我们在体会收势的力道,指出我和金星刚才打收势的意识不对。意识应该在手掌上,而不是在手臂上!还特别演示了收势手臂的用法,轻轻横摆过来,我伸手挡住,结果小凌老师手臂一下又透出来一节,打到脸上。挡了2次,每次都被小凌老师打中。小凌老师解释说,这个意识在手上,然后是靠肩的外送透出去的,其实手臂和手肘的相对位置都没动,就是靠的肩。这个让我想起了刚刚水浪拳讲的“童儿送书”,可能等肩膀松了就能透出去了,现在一团死肉,紧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