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学拳小记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6-23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155 )


作者:刘运杰
发表时间:2018/6/24 20:59:31

用心良苦

623日,我到训练场的时候,小凌老师、国燕教练、储教练都已经到了。跟小凌老师、国燕教练打过招呼后,让储教练指导十大形。踩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放松,动作三有一半的力量在自己身上;龙吊膀,动作三前手的手型不对,也是放松不够;还需继续练。

水浪拳修正从“鸿雁双飞”到“无用之用”。鸿雁双飞之后接后后手提起时,是边提边转,不是一下转到位的,手伸出时一是手要平,二是腕要直;前后两次的“闭门推月”,后一次的步幅要大些,为后边的动作留足“余量”,更要注意身体正对的方向,这样两腿的角度才能摆好。“孤雁出群”时重心在前脚,双手前推时,可发力,击打对方的腹部。

小凌老师看我打踩步时,说你动作上后腿没有蹬直。从你打的拳,可以看出你的性格。你人是太好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纠结;我说是患得患失吗?小凌老师马上回应:对。可能跟你成长的环境,或者工作的环境有关系,你的内心扭曲了很多,其实不用那么纠结。这个通过十大形,慢慢可以把你的性格改变过来。

增加你的豪气,也就是你追求的“匪气”,其实尽力去做,去追求,该得到的东西都会得到。老师斯言,用心良苦,通过打拳、文章可以看出学生的性情,对症下药,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后来老师提到后期可能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编制不同的套路,来助我们成长,感恩感谢,跟随老师学习,是我们的福气!

回答侃希的临崖勒马的双手位置的问题,我们众说纷纭,老师说,意识到,后期动作会慢慢到位。

回答建军的拨云见日,双臂是否呈圆形的问题,老师说,也是圆,只不过这个圆有点斜。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8/6/27 18:33:5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运杰 在 2018/7/28 17:06:00 编辑过]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8/6/24 22:57:04

2018-06-2学拳笔记

晓希

 

今天老师指出我以下问题:

燕子衔泥: 右手从头顶上方丢向前,手不好离开头部太远,大约在肩膀上方。转身向后到正北的时候,右手要贴近身体大幅度划向前,手臂向前伸远一点。

 

流星赶月之后的转身:边转身边把双手交叉上举,等到身体转到位,左脚转到位,手也正好架到位,不要先把手转好了架好了再转身体和脚。

 

燕子斜飞后:右手放下贴住右胯,再抬手向上,注意手指向上的同时要垂肘,肘尖朝向地面,手臂外缘跟身体中线平行,手臂尽量往身体中线放,现在放不到位没有关系,记得肘尖朝下就行。然后到丁八步,右手提起来,手掌侧面朝上,再翻掌从上至下,如春风拂面,其实是在敌手脸部划下的意思。

 

今天看Lucia上次学的路径都熟练了,我继续教Lucia到拨云见日。

今天老师又交给我一个新的学生,是从芜湖来的韩骏,他学得很快,第一节课就从起势学到了临崖勒马2,动作全部可以连贯起来,而且有模有样,感觉是颇有基础的学生。

 

今天后来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跟着老师学习如何教拳,下次要调整一下我教拳的时间安排,中间应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琢磨,我应去跟着老师学教拳。

 

昨天晚上,老师对我的拳照作业进行了点评,真可谓一字千金。我和同学们今天又当面向老师请教了一些疑惑之处,记录如下:

 

停车问路:老师说“前手肘往下一点,小臂成斜线。”右手从右腰侧穿向左手处,注意右肘尖要向下垂,不好翻向外。右小臂呈斜线。右手从头顶划过的时候,右肘才抬起来。

 

拨云见日:老师说“二手中指要相对,使意气相连。在书法中表现的就是,墨断意不断。”右臂和左臂都抱圆,这个圆要在一个平面上。不管是平行于地面的圆,还是与地面有角度的圆,这个圆本身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这个圆可以是连线完整的圆,也可以是连线中间有缺口的圆。拨云见日就是连线有缺口且与地面有角度的圆,两手中指之间的连线,肉眼可见部分是断开了,肉眼所不可见的意识、意气的连线依然在那里。

 

临崖勒马:老师说:“后手中指水平于地面,前后手在一直线上”。老师说我这个阶段,只要有意识地把后手对准前手,打打就到一条线上了,就到位了,要尽量以简御繁,靠不断地打去体悟,现在不要去细究对到哪个角度,对到哪条线等等,说那么细没有用,如果靠说能够把拳打好,那大家只要动嘴说就行了,那是不可能的,要靠打!

 

课后老师揭晓了“歇步压剑”这个动作打一字的谜底:“忍”!从意思上说:歇,是暂停的意思,暂时停一下,一会还要起还要进。压:是压住心中的东西,不管是压力还是磨难,总之要压下去,再结合国燕教练写的话:老师当时真“想要长啸一声”,这些都意味着忍。从形态上说:右手压在剑上——刀上一点,是个“刃”字,腿部的造型,正象一个倒置的“心”字,刃在心上,所以是“忍”字。我很开心我猜对了这个字!! 但是我主要是从国燕教练写的那段话得到了启发,尝试体会老师的心情,再结合动作形态猜出来的。如果没有国燕教练的那段话,大约我是猜不出来的。老师顺便说到,中国字都是抽象画。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保存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把象形文字进行了抽象的提炼,成为了方块字,中国字其实就是一幅幅的抽象画,既简单好用又含义丰富,得以承载和延续文明。而其他古老的文明,没有从象形文字进行抽象,而象形文字太复杂,不便于使用,所以渐渐地就失传了。

 

最后老师对再版书第三阶段的工作作了指示:1. 确定所有文章的理念都是正确的,举例:这本书是关于十大形的,那么文章题目里的水浪拳都应换成心意拳,文章里的水浪拳原则上也应换成心意拳 2. 纲目划分和文章选择按照工作组6-10集体讨论的意见,再加上上周增补的文章, 3.进行考字就版,审阅每篇文章,纠正错别字  4.对每篇文章的照片进行审核,缺的补,不好的换掉。课后工作组留下进行了讨论,对工作进行了分工,预计一周内完成文字工作,照片工作再花一周。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7/28 16:43:35 编辑过]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8/6/27 10:54:57

看到晓希说:“今天后来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跟着老师学习如何教拳,下次要调整一下我教拳的时间安排,中间应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琢磨,我应去跟着老师学教拳。

觉得是个问题。晓希每次来学习,都是提前一天从南京来上海,很不容易。由于要带新来的插班同学,十分认真,几乎用掉了她学拳的全部时间,为师也是于心不忍。

可喜的是,二位新来的同学,肢体语言颇佳,又很聪明。请晓希看一下,行的话,下次,最多下下次,让他们跟上国燕教的大班速度,把你解放出来。一面协助国燕教,一面带他们。自己也可教学相长。


作者:罗建军
发表时间:2018/6/29 16:41:04

本次双训日水浪拳部分,王国燕教练明显放慢了节奏,给我们指出了要点后让我们一遍一遍的练习,直到大家都到位了才开始下一个路径,后面小凌老师也来把关。从鸿雁双飞到无用之用式一,综合起来:

 

手不能折

从鸿雁双飞过渡到开枝散叶,手上提时,顺着身体中线边提边转,不能折

 

腕直手平

开枝散叶手向前伸时,方向是从下斜上,注意手掌的高度,根据各人身高,不可太高,技击上是攻击敌手喉部,同时保持腕直手平。

 

前后衔接

开枝散叶左右式穿插着左右两式推门闭月,老师问这两个推门闭月一样吗?我们回答不一样,为什么?老师追问,在我思考的时候,东雷回答,因为它们后面的路径不一样。对的,我想起来了,以前老师说过这个的,当时黎明问晓舟教练打踩步动作二时为什么手这么向后,恰好晓舟教练当时问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开枝散叶下面手的位置和拍拳照时不一样,老师当时说这两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这次推门闭月也一样,后面的那一式因为接下来是孤雁出群是弓步,所以由开枝散叶打到它时步子要往前大一点,所以两式推门闭月就不一样。我想这就好比兰亭序里的二十多个形态不一的之一样,整套拳里的定式要根据后面的路径加以变化以达到整体流畅的效果。

 

裆圆

在讲解闭门推月时,老师强调要圆裆,裆从形态上是圆弧形,然后膝盖微微内转一下(胯)。

 

Hold

在练习转身过渡到无用之用式一时,我看见其他学员打到前面去了,就随意打了一下然后转身,老师马上就发现了指出,散掉了,同时做了一下示范,我跟着打之后感觉有点明白了:“哦,要绷住。”“不对,是hold住”老师立刻指正。一瞬间,很多信息在脑海里一起涌现,这就是hold住哇!我曾在晓舟教练的文章中读到过:

“师父一直是讲上海话的,教拳的时候常常引用一些诗词名句,用沪语读来抑扬顿挫。但说到一个词用的却是英语,我记得特别牢,就是“hold,打到某些地方,师父常会叫:“hold住,hold住!”我想,“hold就是不散。

犹记得小凌老师记载他问老老师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松,老老师回答“荷叶承露,有倾即泻”,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以为讲的是松应该像荷叶一样,想起小时候经常拿芋艿叶,有时也拿荷叶来玩,晃过来晃过去,看着里面的露珠滚来滚去,又不让它滚到外面去,一玩就是好一会儿。我想,松可能是指得荷叶承的露珠:1.在荷叶表面不粘不滞。2.滚动时饱满凝聚。还是晓舟教练的文章里写道:

“我在2013年夏写了一篇文章“水浪拳的儒释道缘”,师父为我修改了一处:水,未见其形,而无所不能形;云,舒卷随意,而飘逸中浩然有骨。(红字为肖师所加)今日重读此文,恍然大悟,师父所点出的水之形,云之骨,指的因是水与云共同的特质,凝而不散。”

那么怎么做到呢?晓舟教练在分析意腰尝的文章里写道:

“老师不说,学生练的时候就不会瞎想,功夫一点点加深,自然而然地练出腰的浑然一体,打出整劲。这才是练内家拳要的。”(小凌老师语)

上次训练老师回答“周身清利顶头悬”为什么要用周这个字时说周有调配的意思。综合这两点,我想要做到hold住,就要浑然一体,时时动态调配,不僵不滞,不散不乱。

 

欣赏画和音乐

我为了能够欣赏画和音乐,曾故作风雅的参观了些画展,听了些音乐会,还买了些书看,结果收获甚微,只好拿没有艺术细胞来安慰自己。听了老师对其歇步压剑拳照为何是一个忍字的分析(详见晓希师姐的文章),我突然发觉这不就是欣赏画和音乐的方法吗?老师又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谢谢你,小凌老师!

 

另外老师还指出无用之用式一转身前双手上下不要隔太开,是要打人的,王国燕教练告诉我孤雁出群后一式手不要太高。

 

在答疑的时候,因为看到小凌老师对晓希拔云见日拳照的点评里写道两手中指要相对,我向老师请教到:拔云见日左右手上下分开的,怎么做到两手中指相对呢?老师用一个动作的三种型态向我解释了这个问题,他先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圈成一个圆,平放着,然后食指分开(形断意不断),再然后手形不变倾斜了一定角度左高右低(拔云见日),老师回答问题就是这么简洁明了!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8/6/29 19:16:34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18/6/30 22:34:45

2018-6-23习拳小记:

本次学拳是周六的源深,到的时候依然是小凌老师和储教练都已经到了。简单的打了几下踩步,一起去练水浪拳。

水浪拳

这次的水浪拳是“鸿雁双飞”、“开枝散叶”、“孤雁出群、“无用之用”的细节纠正。发现平时不注意的地方还真多。

鸿雁双飞-身体是三七开的,我是五五。

开枝散叶-以前一直没有注意从“鸿雁双飞”侧身,右手自后由下到前的过程,手在垂直地面的时候,已经转臂手心由后转向前方。王国燕教练特意多次演示纠正了大家的这动作,应该是手臂垂直地面的时候,依然是手背朝前,在提臂穿左手的过程中,逐渐转动手掌,将掌心朝前朝上穿出。

 

这个右手掌从左手掌下穿过去的,注意是水平前穿,我是向斜上方穿出,不对。穿出的时候还要注意要腕平、手掌穿出。小凌老师特意指出,有的同学手腕不是直的;还有的同学不是手掌穿出,而是手“爪”(手指是弯的,呈爪形)穿出。这个都不对,要注意。

 

“开枝散叶”后的“闭门推月”脚步不是丁字步,而是后脚略微带扣。

 

孤雁出群-“孤雁出群”后,双掌重叠,向前推顶。我打的在高度在胸部,不对。小凌老师演示的是在腹部。

 

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前转身,不要随意转,手臂翻转后转身,这个过程中两个手臂要绷住(建军记得是HOLD住),不能散掉。

 

转身后,王国燕教练强调,两个手掌中指相对,若怀中抱物,有沉重感就对了。

十大形

“一头碎碑”

小凌老师指出我动作1右手手臂刻意下垂,不对,自然放下就好。回家看了一些以前自己的视频,对镜子看了一下动作,发现自己动作1手臂下垂的时候,肩部特意下垂,手臂去下面捞那么一下。自然下垂的话,其实手臂直接放下,肩部保持就可以了。

 

在边上练,金星特意跑过来和我说,手臂下垂后,右手自下而上,向前划圆而起的动作。我的手臂是完全伸直,应该是手臂略弯呈带角度的L形,这样才能起来后用手肘打人。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自己打,一点也没觉得。他这么一说,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这里谢谢金星好几次指出我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抡劲”

储教练指出动作1,宝剑入鞘的动作,其一手要自胸口下;其二手和身体要有轻微的接触,贴身而下;其三宝剑入鞘后,手腕不要弯,有时候手为了贴身,手腕就不自觉弯了。不对,不能弯。我自己体会,还是侧身不够,侧身侧好了,好像就不会手腕弯了。

 

“穿拳”

“穿拳”的转身,老唐、郭博士、黎明和我之间有一些小的争论。就是穿拳转身,大家都知道最后是转270度。但是在具体怎么转上,大家有了分歧。黎明认为是脚和身体同时转270度,然后完成动作123;但是老唐他们则认为是脚转180度,完成动作1,然后身体再转90度,完成动作23。不是一步到位的直接转270度。其实差别就在于,转身的时候动作1180度还是270度。

 

带着疑惑找到小凌老师,打了2种差别给小凌老师看,结果说都对的。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实际应敌的时候,对方不会站的正南正北给你打,按实际需要转角度。

后记

1.  左右对称动作的差别

小凌老师问大家在水浪拳“孤雁出群”的两个上步是否一样。大家不是很确认。(当时想起以前讲过“风卷残云”左右对称打的时候,着意点都是右手,因为右手是习惯手,有力量。不是左右对称的着意。)小凌老师的回答是不一样,主要是第二个上步要给后面动作起到承上启下的左右。后面因为是双手重叠向前推顶,所以第二步要向侧面跨一点,留出空挡。

 

2. 建军问“拨云见日”两手报圆,手臂不在一个高度,怎么能中指指尖相对?

小凌老师答曰,双手抱圆,这个圆不是和地面平行的,是有一个斜度的,这样双手不在一个高度,但是指尖还是可以相对。

 

3. 侃希问“临崖勒马”前后手的相对位置。

小凌老师说前后手一个平面,后手中指对前手拇指。

 

4. 本次学拳,小凌老师正式介绍了2为新加入的同学。一位是已经训练过2次的Lucia;另一个叫韩骏,是律师,从安徽芜湖过来学拳。这个就真的比较远了,以前侃希从江苏南京过来,已经很远了,结果韩骏同学需要垮过江苏,从安徽过来学拳。这个实在是令人钦佩!


作者:晓希
发表时间:2018/7/1 16:40:41

感谢老师对我的小记的点评!感谢老师考虑周到,要为我调整教拳学拳的时间,谢谢老师!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作者:陈东雷
发表时间:2018/7/6 13:10:25

 

2018-06-23 学拳笔记

 

此次是夏至后第一次上课。

 

夏至当天看到同学微信群中多有体悟,我当日没有明显哪一式有不同感觉,只是原来每一式中的气感在一式完成时并没有消散,会和下一式的气感连绵不绝,和小凌老师说在无用式转身时的Hold住有点类似,但又好像不完全相同。

 

回想去年夏天也有气息连绵不绝的情况,冬天也有过,不过气息相对沉缓,夏天的气息更活泼些。

 

此次王教练继续给我们纠正水浪拳的细节。

 

开枝散叶

不足:开枝后的闭门推月前手手腕不直,也没有沉肩坠肘

纠正:开枝后的闭门推月前手手腕不伸直,沉肩坠肘自然就有了

不足:第二次开枝散叶后落脚双脚间距与第一次相同

纠正:第二次开枝散叶后落脚双脚间距教第一次大,为孤雁出群的弓步做准备

 

 

孤雁出群

不足:右手翻掌后和左手齐平

纠正:右手翻掌后稍领前于左手

 

                                               陈东雷

                                            2018-06-2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7/14 15: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