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8-03-25学拳笔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104 )
作者:黎明 学拳小记 张黎明2018.03.25 本周的课因故临时调整到周日,可能受此影响,来的同学不是很多。 人少的一大好处,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储教练更多更全面的指点。大家都说,这次课的干货太多,可能会消化不良。 这次课采用了小凌老师上课指点拳的模式,每个人轮流打一式十大形,储教练分别给出针对性的点评。针对我的问题,大致记录如下: 踩步摇散把: 123的节奏太过于匀速,从2到3需要有速度的变化,要有加速度。 龙吊膀:双手甩的有些随意,开度也太大,要控制在可以自已控制的范围内; 抡劲: 和龙吊膀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垫步、跨步和跟步的步幅几乎一致,没有节奏感。储教练同时指出,这个和踩步打的匀速,其实是相同的问题。踩步那个节奏,那个劲没有打出来,其它动作也会犯一样的毛病;所以根子还是在踩步没练好,没练到位; 虎扑双把: 猴束蹲的动作,还是放回来的,不是缩、束回来的,换一个说法,也是节奏的问题,就是加速度的缩回来,也就没有加速度的扑出去的劲; 穿拳: 从2到3的动作,不要开始就握拳,应该是到最后击打的瞬间,才由掌变拳。建军边上补充说明,按老凌老师的书中所属,这里的描述是“前击”,实际运用的 ,掌、拳都是可以的。 储教练在讲解穿拳的时候,还说到两个我之前没有注意的、没有领会地方。动作2时有一个前后手先略微拉开,再前脚大步跨出,前手后拉,后手击出。 一个地方是:这个过程中,后手击出的最终位置,应该是前手拉开时所到的那个位置。这个之前是没有明确概念的。 另一个地方,前后拉开这个动作,之前的理解是由前后肩带动手臂的拉开;这次储教练进一步说明,实际是由左右胯的前后拉开,就那么一点点的相对拉开距离,然后带动肩,进而带动手,逐步增加运动幅度的前后拉开。胯的前后拉开,幅度虽小,也自然就带动了下半身的膝、足的相对拉开。 好像一下子有点明白的外三合的含义了。以胯为核心起始,由肩与跨合,带动肘与膝合,最后体现在最外层、最容易观察到的手与足合。
作者:罗建军 因训练时间临时由周六改到周日,来得人比以前少一些,这样我们每个人得到的指导就多了。我们这次让储教练检查了老三篇,穿拳,虎扑双把。每一组动作先上一位同学打一个来回,储教练指出存在的最大问题,然后下一个同学,全部同学这一组看完后,就开始下一组动作。 踩步: 问题:就是节奏,动作比较匀速 改正:动作三时要加速 龙吊膀: 问题:手是甩向身体的 改正:和抡劲类似,是由身体向前,把手裹进来的。 我的感觉:似乎与转胯和后脚向前的节奏也有关 抡劲: 问题:1.手(肩)没沉下去 2.手臂外侧不直 改正:1.整个手在往下一点 2.手指刚一点,从肘至腕至手指外沿需为一直线,像把刀一样 虎扑双把: 问题:猴竖蹲时手往回收得动作慢了 改正:收得时候有个加速的过程,然后迅速推出去 穿拳: 问题:左右式转换时的猴竖蹲,手脚动作没齐到,手比脚快 改正:脚快一点,手脚齐到 另外穿拳1.猴竖蹲前后手拉开时是胯先微微拉开,2.前手要往前透,3.后手是先掌,要停下时变拳,4.后手停住时,肘部贴着肋部(我感觉和踩步后手位置类似)与后腿几乎在同一侧面上。5.之后后手(拳)是由身体带动直接上的,不用刻意绕一下。
罗建军 记于2018年3月30日 </div></div></div>
作者:陈清怡 2018-3-24习拳小记:本次学拳是十大形特训的第十六周。周六储教练要去奉贤参加追悼会,因为怕停一次耽误大家的十大形学习,很客气的微信我说能不能把十大形的训练推迟到周日。赶快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确实很多同学周日已经有了安排,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周日可以。于是和储教练确认将这周的训练改在周日。
八点四十左右到了源深,储教练已经开始教拳,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来,人不是很多。就像黎明说的,人少有人少的好处。纠正完上次学的“怀抱顽石”,储教练开始像小凌老师一样,我们一个一个轮流打,储教练一个一个点评看拳,实在是难得。这次依次看了“踩步”、“抡劲”、“龙吊膀”、“虎扑双把”、“穿拳”。
踩步 — 还没有做到手到脚到。 抡劲 — 动作3的时候后手和前手不在一个平面上,后手意识没到,偏了。 龙吊膀 — 动作3的后脚跟步没有马上跟上,变成拖地上来的。应该前脚出去后,后脚马上跟上。龙吊膀动作2到3上前的过程,和抡劲一样前手的位置是不动的,是身体向前手合上去。
抡劲和龙吊膀的时候,和储教练说,这两个动作是最不累的。结果储教练说这个都在还没到位,重心还没有完全在后腿上,如果保持肩膀45度向前,合胯,腿是非常累的。于是按储教练说的做了一些,稍微侧肩45度,胯稍微侧一点点,重心一些全在后脚上来,大腿真是非常的酸。
虎扑双把 — 一定要注意束展。猴束蹲是束,虎扑是展。一收一放。(这里只能体会到形,还体会不到真正的束展)。
穿拳 — 动作猴束蹲然后出拳的时候,一手向前,一手向后,实际这中间有一个拉开胯的动作一定要注意。前手向前透出去可以很远,然后后手跟打着出去。这个透出去,实际也是有攻击性的,和储教练隔了差不多1米5的样子,储教练演示穿拳,腿一抬,前脚一个大步,前手就到了我的肚皮上,后手跟进就顶了过来。这里特别指出(1)我出拳的时候是斜出的。应该是贴着肋直出。看储教练的演示,出拳肘不离肋,拳、足尖和鼻尖是在一条线上的。这个是第一次明白什么是“三尖向照”。使劲顶推储教练的拳,跟本推不动。(2)我动作1横摆转90度,打对方腮部的时候,这个动作太过夸大。我是手横摆在外绕一个大圈,回来横击对方腮部。储教练说这个动作就是一个过渡动作,有这个意思,过渡一下就承接到下一个动作去了,不要太着意这里。
怀抱顽石 — 轻步站转身手就直接收回贴着臀部下蹲,不要有其他动作。动作1向前垫一小步,翻掌前靠这个实际是双手被人拿住后的办法。储教练抓住我的双手,让我往后拉,试了几下拉不脱。但听储教练说:“翻掌”!于是乎双掌一翻往后一拽,手立马脱了出来。
这次储教练点评,自己站在边上看同学们打拳,感觉大家打得都还不错,进步都比较大。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8/3/30 21:42:4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