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8-03-17学拳笔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085 )
作者:晓希 2018-3-17学拳笔记 虽然已经阳春三月,可是前天突然来了个倒春寒,气温突降,重回冬天。今天依然天气阴沉,冷气嗖嗖,我又穿上了羽绒衣。 老师前几天因为赵来兴师兄的大殓,很累,又对白菊花过敏,身体状况很成问题,但是还是准时到了上课现场,还是既教十大形又教水浪拳,很是辛苦,很是敬业,很是有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上课中途,老师喊我过去,让我从头开始打给他看。我打了起势的部分,老师就让我停,然后对我说:“你打拳的风格蛮好的,不过问题还是很多,到了你目前这个程度,有了这点功夫,我给你讲一些东西,你可以明白了,你可以更进一步了。“老师话音刚落,就在此时此刻,一直阴暗沉沉的天空突然亮起,一缕金色阳光洒落下来。 老师立刻敏感地觉察到了天色的变化,说:”侃希啊,你看阳光突然出现了! 就因为我对你讲了这些话,说明你大有希望! “ 我也觉得神奇,天色早不亮晚不亮,就在老师对我说完话的那一刹那亮了,然后等老师说完我大有希望,阳光又迅速退去了,天色回复暗沉。仿佛阳光专门是为了配合老师对我说这段话而来。更让我觉得学拳习拳,似有天意,自当认真努力,不负老天。 老师对我指出的起势的问题如下: 起势: 是动骨头,而不是动手臂,骨头是指肩膀骨头,以中指为轴心转手臂,转骨头的过程身体顺着就微微向前了,然后再转骨头向后,身体自然跟着向后,转骨向前再向后,身体跟着,有一种微微前后荡漾的感觉。我往后转骨头的时候,有些站立不稳,要往后倒的感觉,老师说这就对了!这么轻微的转骨头都能带动身体这么大的幅度让你立不住,可见动作正确后的威力! 双手从头顶下降到肩膀处,不要降得太低,降到胸口就偏低了。 双手在肩膀略下一点高度处两手要分开,有一个左手往左右手往右的分的动作,然后右手向右下画圈再与左手会合,左手往前略伸等着右手的到来,因为左手的路径短而右手的路径长,要做到左右手同时会合,必须把左手的动作放慢,才能做到左右手同时到达停车问路的定势。
今天这个日子值得记录,今天老师开始了对我的第三遍的系统性指导。老师说,纠正拳分三步,第一步是纠正路径,把路径和方位打对;第二步是削峰填谷,把大的问题去掉,整体水平拉平到一个状态;第三步是考字就版,把每一记拳细致地雕琢一下,第三步结束后,打出来的拳应当到达一个稳定的比较高的层次。 希望通过这一轮老师的指导,加上我的努力,我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再记录一些老师教其他同学的内容: 声东击西:要一步到位,身体手臂不好七动八动的。击打敌人的点是右手鱼际和手腕交界处。脸向东看。 川流不息:注意力在右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时候有一个交错对搓的动作。 高山流水:上手象水一样落下来,代瑜东雷都说要先转手指朝下方好象水向下流,落到另一只手手肘处再向身体外伸出去——我看了老师这个转手指的动作好像不明显,下次课要再观察老师的动作;
关于我教拳的部分: 今天教吴骎、香子、赵同学,从无用之用一到川流不息,带打三遍,吴骎基本掌握了,然后她就可以带其他同学打了,学习能力很强。 任敏:反复练习了川流不息,领悟到腿部的重心要有顺势的变化,然后她打出来就像了很多。 东雷:发现他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起势身体摆动太多太大, 伏虎听风以后右手要画大圈, 鸿雁双飞右手指尖翘起,右手指尖翘起右手不平的现象多处出现 燕子衔泥:身体应随手臂一起摆动,
下拳课后,大家一起讨论了几个问题: 1. 远程视频教学:晓舟教练决定下周三中午12:00,用钉钉软件,试验一下上海-福州-海南,三地同时上线视频教学的效果。以后要达到的目的:老师在上海上拳课,外地学生可以同步看到上海课堂的情景,老师也可以看到外地学生的动作,老师和外地同学可以互动,指导和提问可以流畅进行。 2. 再版《心意六合拳传真》一书的工作:老师说以前的书里面的印刷排版错误,再版的时候要改过来。但是对原书里的不同理解,不要改动原文,而是在文章后面加注释说明老师现在的研究心得是什么,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前辈的尊重,也清楚列明了老师对古老拳艺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提高。老师还说要改的地方老师都列出来了,以建军的认真和现在的认识水平,足以胜任最后的校对,不需要再请示他了。 3. 关于英文翻译,老师说“质译山房”的房主由建军担任,琢玉轩的相应版块由建军负责,这个版块里要设立两个栏目,一个栏目是大家翻译的成品,另一个栏目是大家对翻译的讨论和建议,最后要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版本,这个版本放到栏目一里面,如果有两个版本大家都觉得不错,难以定夺,那么这两个版本都放到栏目一里面。老师说现在翻译局的成员有10个左右,还是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进来。已经加入翻译局的同学,要早日动手进行翻译,贡献更多的讨论素材。 我前面一段时间忙于其他事情,还没有着手进行翻译,下面会投入一些精力到翻译工作上来。 晓希2018-3-17 老师抓拍的晓希声东击西拳照。2018-3-17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3/19 20:59:0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18/7/28 16:47:02 编辑过]
作者:renmin 学拳小记 浦东源深体育中心 2018-03-17
先来记录一下这节课小凌老师帮我纠偏的地方:
高山流水:上节课老师帮我纠正过了,可是还是领悟的不深,还是有几处错误。一个是手的错误,手肘处向身体外伸出去的手是直直向前伸出,不应再回到胸骨处再伸出(上左腿时伸得是右手,上右腿时伸的是左手;前手臂笔直伸出,后手臂的位置是在耳前),脚的错误是方向,上步的时候是斜前 45度,脚尖是向前的。 童儿送书 :手臂抡回的幅度要够大。
写到这里想起为什么常常感觉自己打的不对,现在想来就是很多时候动作不到位,表现形式是没能做到大开大合,比如儿童送书;还有就是虚实转换错误,打起拳来觉得怪,比如川流不息,这些都需要在练习中反复去琢磨。
这节课晓舟老师也带我练习了水浪拳的上半套,指出我有耸肩的毛病,这个对我很重要,之前侃希师姐也说过我小动作有点多,具体在哪里没说,估计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希望这些坏毛病早点纠正,不要养成习惯。
作者:罗建军 这次大训练日储教练有事没来,先是由小凌老师指点我们打拳,然后是理事长和我们交流。 小凌老师看了我打的怀抱顽石和踩步。 怀抱顽石: 因为是上周刚学的,虽然我打得磕磕碰碰,小凌老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打快一点。小凌老师还说明,起式和后面是连在一起的,不应分开。 踩步: 老师看了我的踩步,认为和他预想的有点不一致,打了50分。具体指出两点: 1.动作3时,后手应该是合上前手肘部的,不是贴上去的。 对于这个问题,之前我也请教过储教练,后手和前手肘部应该是怎样子的?当时储教练也说是合上去的,并且给我做了动作示范。我以为已经了解了,最近自己练习,不知不觉中又打偏了,看来是没有理解清楚。课后经过练习和思考才算知之一二。应该是“肩摧肘,肘摧手,后手摧前手”,前手在手掌掠过肩部,腮部后,后手就应该合上肘部然后向前推出去。我之前是前手肘部被手掌带着往前走,后手动作意识不够。 2.动作1时,后手的意识不够。 我搨法时,意识主要在前手,老师说我后手意识不够,有点散。 总结下来,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的后手意识不够。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8/3/23 21:19:3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