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内家拳的哲学——听肖力行老师讲“氤氲之气谈及”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034 )
作者:晓舟 内家拳的哲学 ——听肖力行老师讲“氤氲之气谈及” 2017年11月25日,对凌氏团队来说是个“大日子”,肖力行老师首开纯理论课讲座,这也是凌氏拳艺理论课堂的第一讲。上师大南大楼留学生院的多媒体教室里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专程乘飞机、高铁赶来听课的学生。 因学生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练拳最好,肖力行老师讲出了“氤氲之气”。又因学生们对什么是氤氲之气,为什么氤氲之气对练拳有好处的热烈讨论,促使肖力行老师几十年来第一次开讲纯理论讲座。然而,整堂课听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却是:这根本就是一堂拳术大师讲的哲学课!肖师用最生动简明的语言,别开生面的为我们开启了内家拳的哲学大门。 肖力行老师一上来就向大家坦言上这堂课的难度。肖师说:“今天来听课的有不少博士、硕士,但也有小学生和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要讲内容主要涉及《道德经》、《易经》这样普通人认为的天书。连孔子都说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在这里却让‘民可使知之’,应该使你们来听课的每个人都能听懂。” 在接下来三个小时不到的课程中,肖力行老师说了他的“一己之见”,用最通俗易懂的“民话”为我们解读了《道德经》、《易经》这两本天数。以六个问题引领我们走入了哲学世界, 一、 什么是氤氲之气? 肖力行老师将大家关于“氤氲之气”的讨论和疑问予以汇总解答,用自创的极简示意图(“道之简图”)将《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现出来,玄而又玄的句子变得一目了然,不认识字的人都能懂。肖师利用图示,直截了当地向大家指出了道是什么、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大家立刻就能从中识别出什么是氤氲。 接着,肖师从氤氲二字的含义说起,给我们全方位的阐述了氤氲之气的内涵,出现时间,产生条件,以及人体的感觉等,讲解的十分细致、清晰、透彻、到位。 二、 何种情况下才会存在“无中生有”? 《老子》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本身就是相对的概念,怎么可能无中生有?历来给《老子》注释的书中都会提到这个问题,但无论是从何种角度去解释,都无法自圆其说。肖师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把“无”真正的涵义考证出来了,并找到了相对应的字体依据和对应的读法,正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学说哲理,做到了自圆其说。 三、 用“太极”理论来命名、来解释拳艺合理吗? 通过肖师自创的“道之简图”来看自然演变,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中理解“太极”的含义,就能很明显地看出用“太极”来命名拳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肖师又从太极拳的历史演变做了印证,内家拳从心意六合拳单操开始,一路演变,到心意六合拳套路为终。 四、 “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如何理解? 《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到底是让人“有为”还是“无为”,叫人云里雾里,各种版本的解释中更是逻辑混乱,自相矛盾。肖师则提出,首先要有对象和背景,看是对谁说的,在何种情况下说的。先把之界定出来,读懂读通根本不难。果不其然,加上了肖师论证的对象和背景,再读“无为而无不为”一句,其意自明,一点问题都没有。 五、 《老子》究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作者姓李,为什么这本书不像诸子百家的其他书那样也叫“李子”,偏要叫《老子》。带着这个问题,肖师进行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给出了自己的简介。《老子》究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如何去读才是正确的。根据肖师给出的答案,《老子》一书中诸多前后矛盾,无法一以贯之所产生的原因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千年来,学者们不断去思索的未解之谜,看来或许就是走进了死胡同。肖师的解读犹如醍醐灌顶,至少对当今的读者而言,不知少走多少弯路。 更非比寻常的是,肖师将《易经》中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比较阅读,开创性的画出了后一句的“八卦图”,为我们还原了《老子》学术价值的内核,以及迄今为止都无法被逾越的哲学高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肖师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把《老子》这本书读通之人。正所谓今古未有之一人,方有今古未有之妙解! 六、 水浪拳和道家存在何种关联? 肖师毕生的精力都放在内家拳的传承上,对以传承为使命的拳艺宗师来说,绝不会花费难以计数的宝贵时间来钻研与拳无关的问题。如果,把肖师上述所讲内容吃透,或许水浪拳和道家的关系就能不言自明。 “礼失求诸野”,当《论语》、《道德经》、《易经》等等这些经典的解读偏离原意越来越远的时候,肖师为我们建立起的一套内家拳哲学体系反而能解出这些经典中诸多的X。因为,拳保留了传统文化中最原始的元素,内家拳的得道者完全能够用自身体悟进行印证。肖师说,“这部分我没办法教,只能提供你路径、方法,要用最终的体悟去感受。说出来的等于是白说,而且大有可能说的人自己根本就是不懂的。因此,你们就要有所为,而且应当在凌氏拳艺所搭建的平台上大有作为,这样才能有得,也才是有德。” 肖师的这堂精彩而紧凑的纯理论课既是开创性的,更是颠覆性,非但为我们解答了六个极有意义,又极富挑战性的历史性问题,更宕逸了我们固有的思维,点亮了我们尘封的心智。肖师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肖师的师道风范值得我们敬佩,肖师为内家拳建立的哲学体系更加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和追求。 晓舟 2017年11月28日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11/29 13:04:20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晓舟这篇文章写得好,简单扼要。一如其恩师风格,条理清晰。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7/11/28 21:02:18 编辑过]
作者:于一碧诗
听肖力行老师讲氤氲之气——感悟之一 听了师尊对氤氲之气的答疑,有些明白为什么老师说,中医现在失传了。也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说,在那些讲坛上所谓的中医大家、名医都是骗人的。是因为没有哲理。 老师说要有体系,要自圆其说。看老师讲解氤氲之气,用得就是《道德经》《易经》《论语》,用“老子”讲“老子”,说人话,说民话,深入浅出,一以贯之。那才叫耳目一新,非大家不能为。 再看看现在的中医,满口阴啊阳啊不切实际的之乎者也,务虚高深莫测。一到务实,都是西医的话在表述。什么三高啊、什么炎症啊、血压啊、检测报告啊,哪有中医的体系?可以肯定这些人自己生病都是去看西医,吃西药的。自己都不相信,说的尽是假话,不懂装懂。可想而知,体系都没有,何能治病?这就难怪自己年轻时,身体欠佳。中药吃了很多,专家名医也看了不少,无一有用。跟了老师三年练拳,病根去除,焕发青春。 师尊这次几个小时的讲解,由浅入深,信息量极大,给我启悟之多,之深,之广,值得我一生学习。深感德行不够,只得感悟到一点说一点,也请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争取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点一点领悟消化。真想再经过这一、二年我们文武双修,有所提高的情况之下,请老师忙过这一、二年,抽空通篇给我们讲讲这些经典。又怕累到师尊,于心不忍,左右为难! 王国燕 2017.11.28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7/12/11 21:46:21 编辑过]
作者:于一碧诗 听肖力行老师讲氤氲之气——感悟之二 为能亲耳聆听肖师上课,南方和侃希一位福州来一位南京来,特意前一晚到上海。上午训练结束,老师特意安排他俩一起坐达达的车去上师大。一路上,老师不顾上午训练的疲劳,耐心细致的回答南方、侃希的提问。 为了及时赶去讲课,路上老师找了一家很有特色的羊肉面馆,要了羊肉面,白切羊肉、二个热炒,速战速决,吃得大家都说好。餐未毕,南方起身,老师已知他的用意。叫住了他说:你们今天是客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过今天这里不是乐,是悦,怎么能让你来买单呢?下次老师到福州,你再招待吧。达达微信支付,老师认为符合礼义,大家其乐融融。 下午上课,老师引经据典,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颠覆了我们平时对这些经典的认知。 三个小时的讲课,引人入胜。临近结束,老师说:今天上课的内容,大家回去总结一下,题目我给大家起好了,就写“由氤氲之气谈及”。这次国燕很好,写了一年教拳的总结。之前,训练结束大家写学拳小记,多数学员开始觉得难写。在老师的要求,不得不写,现在大家小记越写越好,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有内容和深度。从中看到了各位写文章时的内心活动。有的文章是在不亦君子乎的情况下写的,有的是不亦乐乎,有的是不亦悦乎。有从不亦君子乎到不亦悦乎,也有从不亦悦乎到不亦君子乎。不管怎样,最后的底线不亦君子乎还是做到了,很不错的。说到大家心里去了,课堂上一片哈哈大笑。 老虎有些天没看到了,这次老师讲课,说到生动之处,他笑声不断。没想到他小小年纪领会程度倒蛮高,也可见老师讲课的风趣。 自从听老师讲了与众不同的论语第一章第一节,知道了何为君子。这次老师一天二次用这段话,对其理解更深了一层,完全感悟到孔子说的原意了。多少年来,从没见过,有在现实中用的。不得不敬佩老师,再难读的书,也能在重重迷雾中,读出它真正的含义,还能应用自如。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